念佛是什么意思_念佛有什么含义

发布时间:2023-04-25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念佛佛教名词

  佛藏经念佛品云,佛告舍利弗。若有比丘教余比丘。汝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唯爱涅槃毕竟清净。如是教者名为邪教。谓是正教而是邪教。舍利弗。如是教者名为恶知识。是人名为诽谤于我助于外道。亦为他人说邪道法。舍利弗。如是恶人我乃不听受一饮水以自供养。舍利弗。是念佛法断语言道过出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诸念皆寂灭相。随顺是法。此即名为修习念佛。不可以色念佛。何以故。念色取相贪味为识。无形无色无缘无性。是名念佛。是故当知。无有分别无取无舍。是真念佛。

念佛(佛教名词)

念佛(佛教解释)

  佛藏经念佛品云,佛告舍利弗。若有比丘教余比丘。汝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唯爱涅槃毕竟清净。如是教者名为邪教。谓是正教而是邪教。舍利弗。如是教者名为恶知识。是人名为诽谤于我助于外道。亦为他人说邪道法。舍利弗。如是恶人我乃不听受一饮水以自供养。舍利弗。是念佛法断语言道过出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诸念皆寂灭相。随顺是法。此即名为修习念佛。不可以色念佛。何以故。念色取相贪味为识。无形无色无缘无性。是名念佛。是故当知。无有分别无取无舍。是真念佛。

词语概念

  基本解释

  1、[Nembutsu] 净土信徒对阿弥陀佛名号的反复念诵,以此作为往生净土的手段。

  2、[chant the name of Buddha;pray to Buddha] 信佛的人念阿弥陀佛或南无阿弥陀佛。

  隔壁的毛奶奶吃斋念佛一辈子。

  引证解释

  1、佛教修行方法的一类,约分称名念佛、观想念佛与实相念佛三种。一般指前一种,即口诵阿弥陀佛或南无(nāmó)阿弥陀佛。

  ①五代 齐己 《赠念法华经僧》诗:念经念佛能一般,爱河竭处生波澜。

  ②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林黄慎轩之逐》:近来缙绅士大夫,亦有捧呪念佛,奉僧膜拜,手持数珠,以为律戒。

  ③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你以为你父亲吃斋念佛就有人心吗?

  ④明 施耐庵《水浒》第四十三回《假李逵剪径劫单身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李逵看时,见娘双眼都盲了,坐在床上念佛。

  2、用以表示感谢佛的保佑。

  ①《红楼梦》第九十回:不说 黛玉 病渐减退,且说 雪雁 、 紫鹃 背地里都念佛。

  ②老舍 《茶馆》第二幕:可是呀,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有个事儿作,也就得念佛!

基本含义

  念佛:心中不出声想念,或出声称念。佛这里特指佛的名字。佛教有很多法门,念佛就是其中的一个,也叫念佛法门。虽然在佛教中也有不同的解释但根据《佛说阿弥陀经》中的一段经文: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明确了念佛的定义,念佛的定义是指持念佛的名字。

  念佛的意义:阿弥陀佛在过去修行的时候有四十八个心愿,其中有一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白话的意思:假设有一天我得到成佛,十方世界各种生命,真实相信喜爱,向往到我修建的世界,即使少到十次这样想念,如果不能转生到我的世界,我绝不成佛。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请参考相关解释。

  根据阿弥陀佛的这条心愿,念佛的意义就是凭借着阿弥陀佛这条心愿的力量,让我们都可以去净土生活。.

  念佛之人:

  故知:念佛之人,纵使是愚痴卑贱、恶病污秽,其人现生已是人中妙好人、最胜人,佛凡一体,弥陀光照,诸佛护念,菩萨相随,天神拥护,消灾延寿,而命终往生,证大涅盘,远远超胜世间上任何人。

  念佛的人,纵然是愚痴卑贱的不净凡夫,可是他现生就是大白莲花,是妙好人、最胜人,能够跟阿弥陀佛一体,被弥陀的光明常加照摄,被诸佛团团围绕而护念,被诸大菩萨紧紧相随,被天神所拥护,自然消灾延寿,免除一切障难,而临终自然往生净土,远远超过世上的任何人。

相关概念

  △ 念佛心不动是得一心,得一心即可见佛。得理一心生实报庄严土,得事一心生方便有余土;二六时中心中常有阿弥陀佛,即能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现在念佛人多,往生人少,是打妄想的时间多,念佛的时间少。故经云:若能念佛心不动,则常睹见无量佛。

  △ 念佛人讲求一心不乱,一心即是心中没有念,亦即是一真法界;诸佛菩萨弘法利生,并未动心起念,凡夫把动念与不动念分为两个,而佛是无住生心,所生之心统是无住,所动之念统是无念,生心与无住不二,生心与无住同时,即无分别,能所均断,才能念到一心不乱,即是见性

  △ 四缘:(1)亲因缘,又译为因缘。谓六根为因,六尘为缘,如眼根对色尘时,识即堕生,余根亦然,是名因缘,亦即阿赖耶识中之种子。每一众生均有十法界之种子,各各俱足,取什么缘即得什么果,若取成佛的缘,今生必定成佛,主宰命运的在我们自己手中。(2)等无间缘,又名次第缘。谓心心所法,次第无间,相继而起,相续不断。(3)所缘缘,又名为缘缘,是心里攀缘之对象,不能间断,是自己本身的力量。(4)增上缘,谓六根能照境发识,有增上力用,诸法生时,不生障碍,名增上缘。以念佛而言,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是亲因缘;二六时中绵绵不断是等无间缘;很想往生,念兹在兹是所缘缘;一切道场善知识是增上缘。

  △ 众生心净则见佛,佛无时无处不现身;闻法亦如是,如以清净心看经,其义如泉涌。见解行持不同于世俗,一动感情即起障碍,如想得自在,无其他路可走,只有时时刻刻保持清净心,此是过来人的经验谈。

  △ 念就是妄想,时刻不停,众生从无始以来就是如此,只能将他转换过来归到净念上,久久自然归于无念。用功必须修至无念才能证性,方为究竟。

  △ 正念是无念,有念就不正,念佛念到无念而念是实相念佛,《楞严经》上大势至菩萨之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此净念即正念,才是入于如来的大涅盘道。

  △佛法就是求清净心,凡夫不了解空相,以为打个妄念没有关系,其实关系大了,息掉妄念很难,与其令阿赖耶识中种其他的种子,就不如种念佛的种子。凡夫执有,错了;二乘执空,有体无用,也错了;不执空也不执有,又错了,恐怕走到无想定的路子,必须照金刚经所说的修一切善、离一切相就对了。

  △ 正念是没有妄念,就是自性起用。此处最易错认,因未离心意识故。以不正念还有个念,那就错了。我们念这句阿弥陀佛算不算正念?如果以绝对的标准来讲,这句阿弥陀佛还是妄念,清净心中没有阿弥陀佛。为什么净宗将这句阿弥陀佛当作正念?因阿弥陀佛名号虽是妄念,此一妄念最接近正念,故净宗用此一妄念的方法达到正念。(无住生心集)

  △ 真发心念佛,所得到的是理一心不乱。如果不能发菩提心,但有菩萨之大愿,用识去念佛,求带业往生,谓之事念,专心即可。念佛求功夫打成一片,心中无杂事,今生即可以生凡圣同居土,净土法门殊胜在此。

  △二六时中念念均有佛号谓之执持,断掉即为失念。失念时虽无妄想,但堕在无记性中,亦属烦恼;若再起烦恼,则问题更多。故在行往坐卧中,心里要存有佛号。使用念珠原为记数,手中持着念珠可随时提高警觉以防失念。

  △ 以理心智心念佛必有成就,以散乱心念佛得福报而已。必须有恒心;一曝十寒,无济于事。

  △ 千经万论就是令人求清净心,即无分别智,是真正的智慧;即是照见五蕴皆空之照,一动分别心即照不了。心地染污即照不见,心放不下即是染污。念佛一心不乱即是信心清净,一天念十万声而仍有烦恼,是培福报,不可能往生。

  △ 念佛有止有观,一切杂念万缘统统放下是止,一心专念六字洪名清清楚楚是观。念佛就是修定,一面念佛一面打妄想,得不到受用。经论上教我们要诚敬,诚在内心,敬在外表,内外彻底诚敬,自然与佛菩萨感应道交

  △ 不念佛还好,愈念念头愈多。不要怕!继续念,慢慢地念头就会熄灭了,千万不要不念。

  △ 不念佛还好,一念佛妄想更多,但是知道它是妄想即不要理它,仍然念佛。如果妄想不断,距一心不乱还有一段路程,要照顾佛号,不要照顾妄念,久而久之,妄念自然会减少。

  △ 自古以来,念佛人均是佛号与妄念同时而起,只要不理会妄念即是以清净心念佛。有人临终往往现起瑞相,他人看到自然生起信心,所以求生净土,自利中便有利他作用。

  △ 修行人世间事尽量少管,佛门中事也少管。不要有是非人我,一心念佛,有空时间就看经,与佛菩萨交往谈天,岂不甚好?

  △ 念佛用口念,更要心念。有几种念的方法至为得力:

  (一) 寂静念。寂灭清净已经与三昧相应,禅宗译为静虑,如此念佛即大禅定,行住坐卧均在念中,六字洪名,字字分明,心中一念不生。

  (二) 清净念。有漏的烦恼没有了,无漏的烦恼也没有了,二边俱转,这种念法即真心现前。

  (三) 不浊念。浊是虽在念而仍有疑惑,因而并不太认真;故学佛人在理论与方法上,应彻底明达,毫无疑惑,以净信心去念。如此念佛,利根人一年即可成就,烦恼重的三年定可往生,只看我们愿不愿意去而已。

  △ 念佛功夫虽未至念而无念,但能行愿真切,仗弥陀悲愿力,亦蒙佛接引,往生极乐,到了极乐世界即不退转。不退是初住地位,念佛一生即可办到,若修他法须经久远劫数。此方便之方便,今幸闻此法,岂可交臂失之?

  △ 修净土念六字洪名,字字分明,能念所念俱遣,能念的心是空的,所念的佛是空的,才能开智慧、断烦恼。

  △ 每一众生从无始以来,住于生死,受尽苦恼,轮回世间,是可耻的事。修行固然是苦事,而苦尽甜来,并不是做不到的;若做不到,佛就不说了。有信有解必可往生,上根利智之人一天就能往生,最钝者七天亦能往生,千万不可看轻自己。无量劫来在生死轮回受苦,比菩萨修六度万行之苦大的多,修行之苦有限度,六道回无限度,学佛吃苦,吃了有好处,生死轮回之苦是白受的。

【本文由:高防cdn http://www.558idc.com/gfcdn.html 复制请保留原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