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法门(bu er fa men),佛家用语,指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今用以称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法门:指修行入道的门径。原指不靠言语传授,只靠内心思考求得大彻大悟的修道门径。后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语本《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於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唐裴漼《少林寺碑》:“ 空心 、 元粹 、 惠性 、 淹远 ,传不二法门,有甚深道业。”
不二法门(佛教解释)
不二法门(bu er fa men),佛家用语,指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今用以称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法门:指修行入道的门径。原指不靠言语传授,只靠内心思考求得大彻大悟的修道门径。后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语本《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於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唐裴漼《少林寺碑》: 空心 、 元粹 、 惠性 、 淹远 ,传不二法门,有甚深道业。
简介
佛教用语,指显示超越相对、差别之一切绝对、平等真理之教法。即在佛家八万四千法门之上,能直见圣道者。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载有三十三种之不二法门。今之俗语多援引佛教不二法门一语,转指学习某种学问技术唯一无二之方法。
在佛教中,对事物认识的规范,称之为法;修有得道的圣人都是这里证悟的,又称之为门。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不二法门是最高境界。入得此门,便进入了佛教的圣境,可以直见圣道,也就是达到了超越生死的涅盘境界。从佛教哲学观来看,不二即是非此非彼又即此即彼、众生平等、自他平等、心佛平等等,是佛教认知世界万事万物的方法与观念,演绎阐述的是世间万物本质与表象的关系。
《维摩经所说经》记载:问文殊师利: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维摩诘默然不应。文殊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2]
不二法门
不二之法门也。不二之理,佛道之轨范,故云法。圣由之趣入,故云门。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不二法门,在诸法门之上,能直见圣道者也。维摩经载文殊师利问维摩诘:何等是不二法门?维摩默然不应。殊曰:善哉善哉!无有文字言语,是真不二法门也。肇曰:言为世则谓之法,众圣所由谓之门。十二门论疏上曰:净名以理为门,一道清净,故称不二。真极可轨,所以云法。至妙虚通,故云门。见不二条。
什么是不二
一实之理,如如平等,而无彼此之别,谓之不二。菩萨悟入一实平等之理,谓之入不二法门。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说三十三人所得之不二法是也。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什曰:有之缘起,极于二法。二法已废,则入玄境。肇曰:离真皆名二,故以不二为言。大乘义章一曰:言不二者,无异之谓也,即是经中一实义也。一实之理,妙寂离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云不二。十二门论疏上曰:一道清净,故称不二。
不二:世间万物千差万别,皆是相对而论,其实没有什么不同。
来源
据说佛家有无量法门,而不二法门为第一法门,人一旦进入门,就是进了超越了生死的涅境界便可以成佛了。当然这只是从思想境界上而不是从空间上来说的。法门可以理解为一种门道或途径,所有修行的人只要依着这样的途径去不断修行便可以获得正果。既然说它是一种思想境界,它又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呢?不二是一种非常深奥的理念,也不是我们言语可以说清楚的,简单的说,不是一,不是二,没有彼此的分别就是不二。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尽管在现象上有千差万别,但从佛性上来看都是没有分别的,只不过是因缘凑合,都是虚无的,没有相对,也没有绝对。
传说古印度有位叫维摩诘的人,他是释迦牟尼门下著名的居士,也是一位在家菩萨,维摩诘与其他菩萨不同的是,其他菩萨都没有家室,而维摩诘却不仅有娇妻美妾,而且拥有大片的庄园田地,是当地的一位富翁,但他即虔心侍佛,刻苦修行,同时也积极参加世俗的活动,他这种即出家又不出家的举止实在令人捉摸不透。有一次他声称病了,释尊便派弟子文殊等前来探病,与他进行了一场佛法真理的大辩论,维摩诘以他高深的佛学底蕴和超人的口才回答了众人的提问。他认为只要心中清净,佛土也就清净了,虽然他有眷属良田,但他的心却不为贪念所蒙蔽,虽然他的行为不同于其他菩萨,但他实在是在追求佛道真理。所以一切都不必拘于形式,而在于自己内心如何把般若智慧运用于生活中去,于是他便证实了出家和在家的不二。谈到最后,文殊菩萨又问维摩诘:那么你认为到底什么才是不二呢?维摩诘听后闭上了眼睛,什么是也不说。文殊赞叹道:妙啊,没有文字、言语者是真正的不二。
佛家不二法门文化,其中主题人物是维摩诘菩萨,佛家大乘经典《维摩诘所说经》,共十四个章节四万字。
【本文由:香港云服务器 http://www.558idc.com/ne.html 复制请保留原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