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八识是哪八识_佛教八识详解

发布时间:2023-04-25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八识】-佛教八识是哪八识

  八识是佛家唯识宗创始人对人类心理活动抽象出来的一种理论上的认识。前五识眼、耳、鼻、舌、触就是指引起心理活动的感官,第六识就是在前五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故称之为意,第七识末那识,指的是由前六识与外在物质沟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识,第八识则是在前七识循环往复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习气、习惯,这些习气习惯潜藏人心灵深处,不断地不觉察地影响人的生活与工作。

【八识】-佛教八识是哪八识

八识(佛教解释)

  八识是佛家唯识宗创始人对人类心理活动抽象出来的一种理论上的认识。前五识眼、耳、鼻、舌、触就是指引起心理活动的感官,第六识就是在前五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活动,故称之为意,第七识末那识,指的是由前六识与外在物质沟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识,第八识则是在前七识循环往复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习气、习惯,这些习气习惯潜藏人心灵深处,不断地不觉察地影响人的生活与工作。

  唯识宗表示世界本原及诸种认识活动的佛教用语。所谓八识:第一眼识,实即视觉;第二耳识,实即听觉;第三鼻识,实即嗅觉;第四舌识,实即味觉;第五身识,实即触觉,此五识,通称前五识。第六意识,义近通常所说的心识。前五识,只能攀缘了别、色等外境,第六意识,则能缘虑内、外诸境。第七识,末那识,由它而有第六识,故第六识又是意之识;第七识在不停顿地起思虑作用,第六识的思虑作用则时有中断。第七识依第八识而有,第七识所缘的也是第八识,第八识既是第七识的所依,又是第七识的所缘。

体相与本源

  三种体相

  第八识具有三种体相,因而也有三种名称:

  ①阿赖耶识,意谓藏识,又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能藏谓能储藏各类种子;所藏谓所储藏的各类种子及其栖藏之处,第八识犹如神奇的仓库;执藏谓第七识恒常地执第八识为我。此三种藏义,它是第八识的自相,在它之上是修行人追求的最高识——第九感。

  ②异熟识,也有三义:变异而熟,第八识里的各类种子,在成熟时要起变化,犹如谷、麦等种子发芽时必起变化一样;异时而熟,第八识里各类种子,因果异时,如前世种下的种子,今生成熟,召感果报,今生种下的种子,来生成熟,召感果报,异处而熟,在人间种下善的种子,召感更好的人间以至天堂的果报,种下恶的种子,则召感地狱饿鬼、旁生(各种动物)的果报,因果异处,也称异熟。此三种体相是第八识的感果之相,亦即果相。

  ③一切种识,或种子识。此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种。是谓第八识的因相。

  轮回本源

  唯识宗认为,第八识是轮回本源,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由于第八识里储藏无数的各类种子,不断成熟,展转不断地变,宇宙间千差万别的各类现象,相应地分别而生起。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一切都唯识所变,表现出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第八识并不随人们肉体的死亡而消灭。唯识宗以及佛教其他各派认为人们死后仍有生,并把人们从生到死,又从死到生的过程分为4段:初出胎(一说初入胎)的一刹那,名生有;既生之后,未死之前,称本有;临死的一刹那即弥留之际,谓死有;既死之后,未生之前,为中有(孤魂野鬼)。中有,也即人们既死之后,未生之前间隙中的第八识。所谓去后、来先作主公,即指此种情况。第八识近似灵魂的精神实体。

详解

  眼识

  我们的眼睛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耳识

  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区分这个是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作用了。

  鼻识

  鼻子具有嗅觉,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舌识

  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咸,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身识

  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同样他也只具有触觉的功能,一区分快感和痛感,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意识

  它又称心识,其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五位中心法是根本,除了预知推断或机体觉外,佛法重点在于通过修炼达到心识不受五尘传递而干扰,心中不为所动,最终做到六根清净的目的。

  此外,它对内外之境,不分有形无形,及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有比知、推测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业,皆由意识而作。心理学上,研究到前六识为止,在佛法上的分析,还有第七、第八——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存在,前六识合称了别境识。

  末那识

  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科学上指第七感时间觉,佛学解释为修行人放弃善恶的分别心。由于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余势,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中本来无常,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嗔(chen)、痴、疑、慢和爱恋与憎恶等种种烦恼。

  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可因它执着自我,故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即是最后一个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

  阿赖耶是梵音alaya的音译,又称为藏识,含能藏、所藏、执藏三义,它是一切善恶种子寄托的所在,在六识之外,肯定有潜在的阿赖耶识存在,它是瑜伽行派思想的特色之一,科学上指第八感空间觉,佛学解释为修行人放弃的执念。

  阿赖耶识是本性与妄心的和合体。由无明(无明二字的含义见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解)而起的妄想概念称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再因这妄想概念而幻现一种对象的境界,称为阿赖耶识的相分。

  一切众生,每一个起心动念,或是语言行为,都会造成一个业种,这种子在未受报前都藏在阿赖耶识中,故此识有能藏的含义。前七识的作用是能熏能缘,第八识是前七识所熏所缘,故有所藏义。第七识恒定执此识中的见分为我,而为它所爱,故有我爱执藏义。

佛学观念

  佛学八识四智的现代科学观

  人的脑电波有四种波形:β波,14~30Hz,出现在觉醒时,在额区较显著;α波,8~13Hz,出现在闭目安静时,在枕区较显著;θ波,4~7Hz,出现在瞌睡时,在顶区较显著;δ波,0.5~3.5Hz,出现在深睡时,在额区较显著。常人的这四种脑电波均无明显相干性。佛学静功修行较浅时,脑电波为α波相干,随着功夫加深依次为θ波相干、δ波相干和β波相干。常人的β脑波即眼耳鼻舌身前五识,前五识的特点是分别依,分别就是思考问题的状态。α波即第六意识,意识的特点是染净依,α波转为β波时为染,转为θ波时为净。θ波即第七染污识,染污识的特点是根本依,θ波出现在儿童时,它是前五识的根本。δ脑波即第八含藏识,含藏识的特点是俱有依,δ波出现在婴儿时,它是生来俱有的。修炼者α波相干即妙观察智,θ波相干即平等性智,δ波即大圆镜智,β波相干即成所作智,这就是八识转四智的现代科学论证。

  β波相干或成所作智的层次最高,相当于道家返朴归真的水平。唐玄奘《八识规矩颂》说前五识转成所作智为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亦可证明这一点。这也是平常心即是道的原因,因为β波就是平常心,人思维的常态。如此,禅宗六祖惠能所谓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亦应改为六七阴上转,八五果上圆才对。

  人的大脑前额叶约占整个大脑皮质的35%,它是最后形成的最高级的神经中枢,但尚属功能定位与调控的空白脑区。大脑两半球存在着不对称的机能定位,尤其在前额叶表现的最为明显,而且还存在左前额——右后脑的优势活动脑轴。出现在左额叶的δ波和β波,均无明显相干性。这说明,提高δ波和β波在不同脑叶间的相干性,是佛学修行开发大智大慧的无上捷径。

  佛学中能所双亡为定、为无心地,此时脑波为δ波相干,δ波为同步化波,表明大脑抑制过程增强。能所双融为慧,,为有心地,此时脑波为β波相干,β波为去同步化波,表明大脑兴奋过程增强。δ波为同步化波,是由于大量神经元同时发生突触后电位变化,电活动趋于步调一致所致。这表明,δ波更有利于开发大脑潜能,佛家所说定能生慧是完全正确的。

  佛学静功修炼必须要达到能所双亡的状态,才算是真正入了门。此时思维停止,一切皆忘,入此境界,修炼者会体验到从未有过的快感甚至光明。修炼,佛家又称之为修持,就是将出现0.3至0.7Hz的δ脑波的时间延长、持续下去,逐步提高其在不同脑叶间的相干性,使其转为大圆镜智。

【本文由:香港云服务器 http://www.558idc.com/ne.html网络转载请说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