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胜_殊胜是什么意思_殊胜指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4-25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殊胜

  事之超绝而稀有者,称为殊胜。如吾人常赞叹极乐净土因缘殊胜,因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普度众生,凡有一念之善者皆可往生净土,莲花化生,实乃稀有之事。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是(1) 、稍胜,略胜(2)、特别优美(3)、特别的胜境的意思。

殊胜(佛教解释)

  事之超绝而稀有者,称为殊胜。如吾人常赞叹极乐净土因缘殊胜,因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普度众生,凡有一念之善者皆可往生净土,莲花化生,实乃稀有之事。

佛学术语

  【殊胜】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殊胜有几个含义:

  (1).稍胜;略胜。《宋书范晔传》:号泣何关人,向见道边亲故相瞻望,亦殊胜不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魏晋宋诗》: 晋 人 张 陆 辈,惟 景阳 殊胜,在 太冲 之下,诸家之上。

  (2).特别优美。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二: 舒州 皖公山 洞,留题甚众予尝亲到名公题刻已遍,山水殊胜。

  (3).指特别的胜境。 唐 柳宗元 《永州崔中丞万石亭记》:见怪石特出,度其下必有殊胜。 宋 朱熹 《念奴娇》词: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念佛法门

  发起因缘

  念佛法门,又称净土法门,又名莲宗,又曰净宗。乃是释迦如来至极悲心,观机施教,观察众生之机,唯此持名念佛一法,最易得度。故无问自说,说出一卷《佛说阿弥陀经》。不假他人发起,即告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自唱极乐依报,弥陀正报,二种名字。此万世持名念佛从出之大源,乃金口所亲宣之妙法也。三根普被,六趣咸超,其利益有不可思议者焉。

  念佛就是修行

  大凡人之修行与不修行,就在身、口、意三业分别。若身行恶事,口说恶言,意起恶念,即是不修行。而念佛法门,能令众生三业清净,即是修行之法。今试验之,有一众生,闻此念佛法门,深信不疑,愿生净土,实行念佛。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字字从心生起,字字从口念出,字字从耳听入,念得分分明明。一句如是,句句如是,口念心念,心口如一 。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心中唯有佛,佛外更无心。以此念佛一念,而除一切妄念。妄念既止,则意业清净,此即是意业修行。口念佛号,不说闲言,古人云:少说一句话,多念几声佛。声声不离佛号,则口业清净,此即是口业修行。众生身业,都为意业所驱使。意业不起念,身业无所行。念佛之人,一心念佛,六根都摄,则身业清净。此即是身业修行。如何说念佛不是修行之法? 如上所举念佛能令三业清净,可为修行之明证矣。

  念佛最为稳当

  唯有念佛法门,有自他二力可依靠。自力,即自己一心念佛之心力。他力,即阿弥陀佛因地所发四十八愿之愿力。自力之外,更加他力。但肯老实念佛,无不往生净土。只要抱定一句佛号,一生持念到底,常为诸佛之所护念,常为佛光之所 含摄。一生即可求生净土,不至错入歧路,亦不会中途成魔,及隔生遗忘。

  念佛殊胜方便

  念佛殊胜方便,即是可普摄群机。若智若愚皆有分,是僧是俗总堪修。人不分男女贵贱,处不论寺庙俗家,时不拘闲忙动静,但肯一心念佛,无论何人,皆得往生;疾超生死,永息轮回,其殊胜为何如也。

  念佛能消业障

  一切众生,自从无始一念妄动,而有无明。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起心动念,多造恶业,能为障碍,即障蔽自己佛性。业障不除,佛性不得现前。故我释迦如来唱此念佛法门,教人消除业障。经云: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何以念一声佛号,能灭多劫重罪?以发心念佛,即是大智慧现前。譬如一灯光明,能破千年暗室,念佛灭罪,亦复如此。

  念佛莫求福报

  世间有人,发心念佛,不明念佛旨趣。或问之曰:汝精进念佛,所求何事?则答之曰:为修来世。如是之人,就是念头打错了。我佛所以立此念佛法门,乃是为着娑婆世界众生,备受众苦,逼迫心身,无法解除。故教人念佛,求生西方,可以离娑婆之苦,得极乐之乐。今念佛不愿往生西方,乃愿再生人世,享受人间福乐,实为可惜。殊不知人间,万般都是苦、空、无常、何有真乐?纵得荣华富贵,得受世间财、色、名、食、睡,五欲之乐,此等快乐,都非真乐。

  念佛能断烦恼

  烦恼之为害甚大,名目虽多不出两种:一为我执烦恼,二为法执烦恼。一句弥陀如阿伽陀药,能医众病。世间之药,尚有殊胜功用,以一药能医愈众病。何况万德佛名,念之岂不成益。余每当逆境之来,心生烦恼,遂即经行念佛,四步一声佛号,循环往复,念之数匝,渐觉心地清凉,热恼自息。又有时事多心扰,更深不能成寐,亦专称佛号,历时少顷,即心神安定,便能睡着,无诸梦想。又当写经之时,一笔一句佛号,精神不散,妄念不起,写久不觉辛苦。故每教弟子写经念佛,依教而行者,颇不乏人。因此而念佛进步,能得真实受用,少起烦恼。由是均信念佛是有莫大之功效。人人果能信此念佛一法,专心称念,无有间断,念到心空境寂,烦恼自然无自而生。

  念佛速了生死

  念佛法门,虽可横超三界,速了生死,而于临命终时,是一最大关头。果然平日信愿深切,净行成就,或得理一心不乱,或得事一心不乱,自可预知时至,正念昭彰,一切境缘,不能为碍。则其往生也,如入禅定,一弹指顷,托质宝莲,业卸尘劳,神栖安养,圆证三不退也。

  (9)念佛具足三学?念佛一法,切切不可看轻。乃是最简单、最圆妙之无上法门,可谓大陀罗尼门,能总一切法,能持无量义。世尊说法四十九年,不出经律论三藏。三藏所诠,即是戒定慧无漏学。经为定学藏,律为戒学藏,论为慧学藏。一句弥陀名号,一心称念,即可具足戒定慧三学。念佛何以能具足戒定慧三学?楞严经云:所谓摄心为戒,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

  念佛普摄群机

  念佛法门,对上中下三种根机,无机不摄,有情众生,具有知觉,但发真心,无一不能得度。只要一心称念六字洪名,不必广学诸法。善导大师云:若要学解:从凡夫地、乃至佛地,一切诸法,无不当学。若欲学行:当择具契机之一法,专精致力,方能速证实益。否则,经劫至劫,尚难出离。

  念佛可度众生

  夫念佛法门,以一心念佛,求生净土,离苦得乐。一往观之,似属小乘,但为自利。实际论之,正是大乘,可以利他。何以故?念佛往生,花开见佛,亲闻佛法,证无生忍,得身、口、意三轮不思议业,普人尘刹,广度众生。而因中厌苦者,正欲拔众生之苦也,即菩萨之大悲心。因中求乐者,正欲与众生之乐也,即菩萨之大慈心。何得谓念佛是小乘,而非大乘耶?

  念佛得成佛

  念佛之人,而得诸佛慈悲之所护念,弥陀愿力之所摄持,命终往生,经登不退,任运进修,直至成佛。《弥陀经》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观一生补处之句,一经往生。即是最后身,岂不是一生即得成佛耶?此乃约事而言。若约理说:念佛功深,无念而念,念而无念;心佛圆融,自他无二。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证唯心净土,见自性弥陀,即成佛道。其圆顿为何如耶? 相对于其他法门来说,念佛还有下面九个殊胜之处:

  一、字少易念,不若经咒之难持。

  二、随地可念,不必定在佛前。

  三、随时可念,不论早晚闲忙。

  四、随人可念,不分贵贱智愚。

  五、增长福德

  六、消灭重罪。经云:至心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七、天神恭敬

  八、恶鬼远离。

  九、临终往生,必定蒙佛授记

因缘殊胜

  因缘,一个佛教中常常说的用语。

  佛教中很讲因果,因果,之中又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因,一个是果。用一个字,把因果全说在内的话,这个字就是缘了。也正因此,在西方国家里,是没有缘分这个词的。人们常说因为有缘才相聚,人们也在相聚了之后经常会说,缘分啊!

  因缘说的是原因和结果的总称,但偏向于因。

  佛教的教义里是没有高低,等级之分的,但有的时候在世间也有一些区分,和执见,比如大德高僧和一般的小和尚对于一个普通的信佛人,也是有不同的看法的。他会认为大德的佛学得比小和尚好得多。尽管实际不尽然。

  因缘殊胜也就是在这种前题条件下所产生的。比如一个人将要往生,一群亲人,和一些较好的佛友在为他助念,就会认为他的因缘殊胜,但如果有哪位很有名望的大德高僧为其助念往生,那么他的因缘就更为殊胜了。

  所以,这个词的意义里是偏向因的,而不是偏向果,因为往生到了极乐世界就都一样了。一些事物的因或者说是条件好,称为因缘殊胜。

  其它我们修行中的人,非修行中的人,都有殊胜的因缘,做成功了一件事情,答对一道题,得到一次奖励,使自己的心里感到安慰,交到一个知心的朋友,发现多了一个爱自己的人,这都是最殊胜的因缘。即使没有殊胜的因缘,也还是可以成佛道。因为佛的因缘本身就不殊胜,苦难是最多的一个,没有人为其详尽的说法,全靠自己悟。但他是做榜样给我们,精进刻苦,了脱生死。我们心中就更明了,有了他这样的榜样,每每想起,不就是有了殊胜的因缘吗?

【文章转自:游戏服务器 http://www.558idc.com/yz.html 复制请保留原URL】
上一篇:禅语-佛教经典禅语
下一篇:经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