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典篇 算术师摩嘎蓝经

发布时间:2023-05-03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圣典篇 算术师摩嘎蓝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沙瓦提城东园鹿母殿堂。

  当时,算术师摩嘎蓝婆罗门来到世尊之处。来到之后,与世尊共相问候。互相问候、友好地交谈之后坐在一边。坐在一旁的算术师摩嘎蓝婆罗门对世尊如此说:

  朋友苟答马,犹如这座鹿母殿堂可以看到次第而学,次第而作,次第行道,如此直到最后的楼梯级。朋友苟答马,这些婆罗门众也可以看到次第而学,次第而作,次第行道,也就是学习。朋友苟答马,弓箭师们也可以看到次第而学,次第而作,次第行道,也就是箭术。朋友苟答马,我们靠算数维生的算术师也可以看到次第而学,次第而作,次第行道,也就是计算。朋友苟答马,当我们得到学生,首先如此教数:一为一,二为二,三为三,四为四,五为五,六为六,七为七,八为八,九为九,十为十。朋友苟答马,我们也教数至百,教数至更多。朋友苟答马,是否能够讲述在此法、律中也是如此次第而学,次第而作,次第行道的呢?

  婆罗门,可以讲述在此法、律中的次第而学,次第而作,次第行道。婆罗门,犹如有经验的驯马师获得一匹良种之马,首先会用马勒来驯服,然后再进一步作驯服。正是如此,婆罗门,当如来获得可调之人,首先会这样调教:

  来,比库,你应成为持戒者!应以巴帝摩卡律仪防护而住,具足正行与行处,对微细的罪过也见到危险,受持学习于诸学处

  婆罗门,当比库成为持戒者,以巴帝摩卡律仪防护而住,具足正行与行处,对微细的罪过也见到危险,受持学习于诸学处以后,接着如来进一步调教:

  来,比库,你应守护诸根门。当眼看见颜色,不取于相,不取随相。若由于不守护眼根而住,则会被贪、忧、诸恶、不善法所流入。实行此律仪,保护眼根,持守眼根律仪。当耳听到声音鼻嗅到香舌尝到味身触到触当意识知法,不取于相,不取随相。若由于不守护意根而住,则会被贪、忧、诸恶、不善法所流入。实行此律仪,保护意根,持守意根律仪。

  婆罗门,当比库能够守护诸根门以后,接着如来进一步调教:

  来,比库,你应于食知节量。应如理省思所吃的食物:不为嬉戏,不为骄慢,不为装饰,不为庄严,只是为了此身住立存续,为了停止伤害,为了资助梵行,如此我将消除旧受,并使新受不生,我将维持生命、无过且安住。

  婆罗门,当比库对食物知节量以后,接着如来进一步调教:

  来,比库,你应实行警寤而住!白天以经行、坐禅使心从诸障碍法中净化。在初夜时分,以经行、坐禅使心从诸障碍法中净化;中夜时分,以右肋作狮子卧,足足相叠,念与正知,作意起来想;后夜时分,起来之后以经行和坐禅使心从诸障碍法中净化。

  婆罗门,当比库实行警寤以后,接着如来进一步调教:

  来,比库,你应具足念与正知!在前进、返回时保持正知,向前看、向旁看时保持正知,屈、伸[手足]时保持正知,持桑喀帝、钵与衣时保持正知,食、饮、嚼、尝时保持正知,大、小便利时保持正知,行走、站立、坐着、睡眠、觉醒、说话、沉默时保持正知。

  婆罗门,当比库具足念与正知以后,接着如来进一步调教:

  来,比库,你应常去远离的坐卧处——林野、树下、山丘、幽谷、山洞、坟场、树林、露地、草堆。他常去远离的坐卧处——林野、树下、山丘、幽谷、山洞、坟场、树林、露地、草堆。他托钵回来,饭食之后,结跏趺而坐,保持其身正直,置念于面前。

  他舍离对世间的贪爱,以离贪之心而住,使心从贪爱中净化。舍离恼害、瞋恨,以无瞋之心而住,怜悯一切众生类,使心从恼害、瞋恨中净化。舍离昏沉、睡眠,住于离昏沈、睡眠,持光明想,念与正知,使心从昏沉、睡眠中净化。舍离掉举、追悔,住于无掉举,内心寂静,使心从掉举、追悔中净化。舍离疑惑,度脱疑惑而住,对善法不再犹豫,使心从疑惑中净化。

  当他舍离此作为心的随烦恼、使慧羸弱的五盖,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寻、伺寂止,内洁净,心专一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成就并住于第二禅;离喜,住于舍,念与正知,以身受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舍、具念、乐住。成就并住于第三禅;舍断乐与舍断苦,先前的喜、忧已灭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成就并住于第四禅。

  婆罗门,对于那些尚未到达而希望住于无上解缚安稳处的有学比库,我会像这样来教授他们。对于那些诸漏已尽、修行成就、应作已作、已舍重担、获得己利、灭尽有结、以正智解脱的阿拉汉比库,这些法也可助成现法乐住及念与正知。

  如是说已,算术师摩嘎蓝婆罗门对世尊如此说:

  是否朋友苟答马的弟子受到尊师苟答马这样的教导、这样的教授,所有人都能成就最终的目标——涅槃,或者一些人不能成就呢?

  婆罗门,我的弟子受到我这样的教导、这样的教授,一些人能成就最终的目标——涅槃,一些人则不能成就。

  朋友苟答马,是何因何缘,涅槃存在,通往涅槃之道存在,作为指导者的尊师苟答马存在,但是朋友苟答马的弟子受到尊师苟答马这样的教导、这样的教授,却只有一些人能成就最终的目标——涅槃,一些人不能成就呢?

  婆罗门,我就此问题反问你,请按你的意思回答。婆罗门,你认为如何,你善知通往王舍城的道路吗?

  是的,朋友,我善知通往王舍城的道路。

  婆罗门,你认为如何,若有个人来这里想去王舍城。他来到你跟前这样说:尊者,我想去王舍城,请指示我王舍城的道路。你这样对他说:好的,朋友,这条道路能去王舍城。从此走不久,走了不久后你将看见某某名的村庄;从那走不久,走了不久后你将看见某某名的市镇;从那走不久,走了不久后你将看见王舍城宜人的园林、宜人的树林、宜人的土地、宜人的池塘。他受到你这样的教导、这样的教授,却取错误的道路走向相反的方向。

  若又有第二个人前来想去王舍城。他来到你跟前这样说:尊者,我想去王舍城,请指示我王舍城的道路。你这样对他说:好的,朋友,这条道路能去王舍城。从此走不久,走了不久后你将看见某某名的村庄;从那走不久,走了不久后你将看见某某名的市镇;从那走不久,走了不久后你将看见王舍城宜人的园林、宜人的树木、宜人的土地、宜人的池塘。他受到你这样的教导、这样的教授,顺利地去到王舍城。

  婆罗门,是何因何缘,王舍城存在,通往王舍城之道存在,作为教导者的你存在,但是受到你这样的教导、这样的教授,一个人取错误的道路走向相反的方向,另一人顺利地去到王舍城?

  朋友苟答马,对此我能做什么呢?朋友苟答马,我只是指路人。

  正是如此,婆罗门,涅槃存在,通往涅槃之道存在,作为指导者的我存在,但是我的弟子受到我这样的教导、这样的教授,却只有一些人能成就最终的目标——涅槃,一些人不能成就。婆罗门,对此我能做什么呢?婆罗门,我如来只是指路人。

  如是说已,算术师摩嘎蓝婆罗门对世尊如此说:

  朋友苟答马,在此有些人无信心,为生活而不是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奸诈、虚伪、欺瞒、散乱、傲慢、轻浮、饶舌、爱说闲话、不守护根门、饮食不知节量、不实行警寤、不希求[心]平等、不极尊重学、奢侈、懒散、为堕落的先行者、疏忽远离、懈怠、缺乏精进、忘失念、无正知、无定力、心散乱、劣慧、愚钝,尊师苟答马不与他们一起共住。

  然而,那些良家之子因信心出离俗家而为非家者,不奸诈、不虚伪、不欺瞒、不散乱、不傲慢、不轻浮、不饶舌、不爱说闲话、守护根门、饮食知节量、实行警寤、希求[心]平等、极尊重戒、不奢侈、不懒散、抛弃堕落、为远离的先行者、勤勉、精进、努力、现起念、正知、有定力、心一境、有慧、不愚钝,尊师苟答马与他们一起共住。

  朋友苟答马,犹如所有的根香,黑旃檀香被认为是其最上;所有的树心香,红旃檀香被认为是其最上;所有的花香,素馨被认为是其最上。同样的,尊师苟答马的教导是今天最殊胜之法。

  奇哉!朋友苟答马,奇哉!朋友苟答马。朋友苟答马,犹如倒者令起,覆者令显,为迷者指示道路,在黑暗中持来灯光,使有眼者得见诸色。正是如此,尊师苟答马以种种方便开示法。我归依尊师苟答马、法以及比库僧,愿尊师苟答马忆持我为近事男,从今日起乃至命终行归依。

  算术师摩嘎蓝经脚注部分:

  68 算术师摩嘎蓝经 (Ga?akamoggallànasuttaü):译自M.107。

  算术师摩嘎蓝婆罗门问世尊:世间的各种学问都有循序渐进的教学程序,在佛陀的教法中是否也是循序渐进的呢?世尊回答说:佛陀的教法也是循序渐进。当佛陀要调教一个人,会按照这样的教学程序:持戒、守护根门、饮食知节量、实行警寤、正念正知、远离独坐、舍离五盖、修习禅定。婆罗门又问世尊,是否每个人在受教之后都能证悟涅槃?佛陀回答说只有一些人能,一些人却不能,因为佛陀只是指示通往涅槃之道的指路人而已,至于是否真的依教奉行则取决于禅修者个人。

  69 苟答马:巴利语Gotama的音译。佛陀的家姓,通常用来指称佛陀。我们现在的教法时期是苟答马佛陀的教法时期。

  汉传佛教依梵语Gautama音译为乔答摩、瞿昙等。也常依佛陀的族姓称为释迦牟尼(?akyamuni)。

  70 在此,最后的楼梯级是指第一块楼梯板。七层楼高的殿堂是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做完的。在清理地点后,从竖立柱子开始一直到完成彩画装修是这里所说的次第而作。

  71 学习:《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三种吠陀是不可能在一天之内掌握的。这里的学习即是所说的次第而作。

  72 箭术:学习射箭术是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就成为神箭手的。准备箭靶、学习握弓等是这里所说的次第而作。

  73 在此,世尊因为清楚外道们在那里掌握了技术,就会在那里骗人,所以不用外道来比喻自己的教法,而用良种马来比喻。

  自从良种马被驯服之后,它即使遇到有生命的危险也不会违越主人的指令。同样地,在佛陀教法中正确行道的善男子,即使遇到有生命的危险也不会违越戒的界限。

  74 不取于相:即他不取着于男女相、净相或会导致烦恼存在之相,而只停留在所见的程度。

  不取随相:能够使诸烦恼显现的细部特征称为随相。他不取着于手、足、微笑、戏笑、说话、看等各种行相,只是如实地看而已。

  75 我受用此食物将能退除先前饥饿的苦受,也不会由于无限量地食用而生起吃得过饱的新的苦受,应如病人服药一般受用食物。

  76 念与正知:想要具足正念与正知的状态。有两种漏尽者:经常住者和不经常住者。其中,经常住者是指即使在做了任何事情之后也都能够进入果定者,因为他们经常安住于果定,所以在想要进入果定的刹那即能进入。不经常住者则即使有少量的事情要做都不能进入果定。

  在此有个故事:据说有位漏尽的长老收了一位漏尽的沙马内拉之后前往林野的住处。在那里,大长老找到了住处,但沙马内拉却没找到。那位长老在想:沙马内拉没有住所,但在这森林中有狮子等危险,他应该怎么过呢?结果连一天的果定也不能进入。但沙马内拉却在三个月间都能入果定。等到晚上,沙马内拉问长老:尊者,适合作为林野住者吗?长老回答说:不适合,贤友。在向像这样的漏尽者说了念与正知等这些法之后,他转向于省思自己的戒清净等后才能进入。

  77 佛陀在《法句》276偈中也说到:你们应努力!如来唯说者;行道禅修者,解脱魔系缚。

  78 据说婆罗门在听了如来的谈论之后,产生这些人不能成就,这些人能成就的想法,于是才开始说了下面的这些话。

【本文由:高防cdn http://www.558idc.com/gfcdn.html 复制请保留原URL】
上一篇:真实的自我 第一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