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之名,最早出自其产地或者集散地,是指产于普洱或者由普洱运出来的茶叶,这一点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但普洱茶是什么时候开始叫起来的?普洱茶涵盖的地域范围是哪里?普洱茶什么时候专指云南晒青茶?这些问题都还没有统一的结论。
普洱茶既然是以产地或者集散地命名,那么,它和普洱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普洱作为地名,自古就已经存在。据清《普洱府志》考证,普洱在商周时期就属中央政权管辖;西汉属益州郡哀牢属地;东汉属永昌郡属地;隋朝为濮部属地;唐乾符六年(879)普洱设治,为南诏国银生节度辖地;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治为司,属云南省元江路所辖;明代普洱属车里宣慰司,直到清雍正七年(1729),成立普洱府,辖三厅一县一司(思茅、墨江、景谷、普洱、景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普洱县隶属云南省思茅地区;2007年思茅市改名普洱市,普洱县改为宁洱县,隶属普洱市。
云南虽然种茶历史悠久,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范围。普洱茶形成商品应该在明代。据明万历年间的《云南通志》记载,车里之普洱,此处产茶,《滇略》中也记载,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说明当时普洱茶在当地已经很流行,从上流社会到平民百姓都喝普洱茶。这也是普洱茶最早在文献中以普茶出现,而且经过蒸压成团,其工艺也和今天的普洱紧压茶已经基本相同。所以,《滇略》中的普茶应该就是现在的普洱茶。而且已经有一定的流通量,在明天启年间(1621一1627),普洱茶的流通量已经达到四五百担。
那么,明清时期的普茶就是现代意义上的普洱茶吗?一要从中国茶叶的加工工艺演变来看这个问题。虽然中国现在六大茶类齐全,但早期中国茶叶主要就是绿茶。最早的工艺是水潦杀青,太阳晒干;然后改水潦杀青为锅式杀青,由太阳晒干演变为烘干或者炒干。云南也许是因为偏远,也许是其他原因,却没有跟随内地的工艺革新,至今继续保留了晒青工艺技术。所以,其工艺上和现在普洱茶没有多少区别。二是云南红茶的生产技术的传人已经到了19世纪30年代,其他茶类的生产时间更晚。三是树种,云南茶树的种植树种过去和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也只有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局部地区存在一些品种改良。
所以从这三方面来看,云南早期的普茶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普洱茶。
普洱茶的涵盖范围应该包括普洱府所产茶叶和普洱府周边地区在普洱府集散的茶叶。随着需求的扩大,普洱茶种植面积和产茶范围越来越大。现在以西双版纳、临沧和普洱为主产区的云南省11地市为普洱茶原产地,除了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临沧市以外,还涵盖了昆明市、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玉溪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8个州市,共600多个多镇。
【感谢龙石为本站数据质量管理平台提供技术支撑 http://www.longshidata.com/pages/qualit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