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世报应、佛教因果报应

发布时间:2023-04-24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报应】-现世报应佛教因果报应

  指有施必有报,有感必有应,故现在之所得,无论祸福,皆为报应。如行放生、布施梵行善业,即因种善因而招感善报;反之,行杀生偷盗邪淫恶业,即因种恶因而招感恶报

报应

  指有施必有报,有感必有应,故现在之所得,无论祸福,皆为报应。如行放生、布施、梵行等善业,即因种善因而招感善报;反之,行杀生、偷盗、邪淫等恶业,即因种恶因而招感恶报。

基本信息

  【词目】报应

  【拼音】bàoyìng

  【基本解释】指人做善恶之事,会得到相应的结果。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第六十二回《放冷箭燕青救主劫法场石秀跳楼》:你这财主们,闲常一毛不拔;今日天开眼,报应得快!

佛教名词解释

  一切众生心性原同,而其身心受用,苦乐悬殊者,以宿世之修持不一,致今生之感报各别也。故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感应篇云,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君子乐天知命,不怨不尤,聿修厥德,自求多福,以期消灭宿业,培植来报也。

  世之最可怜可悯者,莫过于贫无衣食之瞽目残疾人。均是人也,人皆眼目明了,彻见一切,彼则虽处光天化日之下,无异暗室幽谷之中。人皆手足完全,随意动作,彼则肢体残缺,诸凡不便。如是之人,又加以无家室以庇身,无衣食以养体。彼等同为天地父母之所生,固为吾之同胞。

  吾人幸受天地父母之所覆载,而境遇稍亨。若不设法,令彼身有所托,心有所依,俾其宿业消灭,来报胜妙,便失天地父母平等生育之心,兼负天地父母锡吾福乐安适之念。况乎博施济众,老安少怀,视民如伤,恩先无告,古圣贤无不提倡而躬行之,以为天下后世法。

  岂可不仰体天地圣贤之心,以行一视同仁之道,而漠然置之乎。以故一亭王居士,特发大心,纠集同志,立一残疾院,于上海南车站附近,俾彼无家可归之残疾人,安住其中,供其衣食,以尽天年。有手足不完具者,派人照护,其有目能视,手能作者,随彼身分,作诸工业,以稍贴补其服用。

  又请通达佛法之人,数日一往其中,为彼演说改过迁善,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之法。俾彼等了知前因后果,聿修厥德,一心念佛,以期往生。庶可永离娑婆生死轮回之苦,常享净土常乐我净之乐,其为彼等虑者,可谓恳切周挚,至极无加矣。然人众既多,所费实繁,端赖富有力者,发同体之悲心,捐无尽之宝藏,补天地化育之遗憾,培自己庄严之法身,则幸甚幸甚。

  生报

  即是前生作孽今生报,今生作孽下世报。这种因果报应,同样分福报和祸报。有的人前世行了善,积了德,犹如在银行存的款还未用完,故转到今生来用,故今生享福。如他今生虽然享福仍行善积德,银行存款越来越多,利息也越来越多,故下一世仍然是享福之人,为福报。

  有的人上世作的恶太多,或者老来作恶,当世清算不完,这一世就苦。如某人对前世的恶,后世的苦认识不到,继续作恶,那他下一世还要继续受苦难;如其及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改恶从善,或许当世即会转运,通过努力化苦为甘。

  速报

  即是报应来得快叫速报。如昨天做坏事今日遭恶报,上午做坏事,下午遭恶报,或者九点作坏事,十点就遭恶报。因果报应不仅只是恶报,福报也如此,只要你做了善事同样得速报。

  速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此人上世作的恶,这一世还未了结,而他更加变本加厉,干了更加伤天害理惨无人道之事,如有的杀人放火,有的行窃抢劫,有的暗害别人,有的贩毒吸毒,有的卖假酒假药毒害群众,有的行贿贪污,有的诈骗钱财……后来被押上历史审判台,有的被判刑,有的被枪决,有的或者遭祸而伤残,或夭亡。忘恩负义,知恩不报,反而相害,这种人得恶报也特别迅速。

  如有一个人,她在特别困难时,本人无饭吃,无房住,孩子无钱上学,丈夫的饭碗也丢了,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老人出来帮助她安排工作,并且借房给她家住,有了饭吃,有房住,孩子上了学,她不但不感谢老人的救命之恩,反而黑了良心,贪污老人的钱,结果苍天有眼,让她跌断手,看她还贪不贪。

  遭凶必报

  又有一人,多年来,他有困难,其朋友总是无私帮助他,可他总觉得一年给一万两万元太少,心有贪念,就起黑心,有一天他一手拿着其朋友给的钱,一手就要害其朋友,相害未成,又对朋友进行敲诈钱财,当朋友看出他良心坏,就警告说:"你这样做,定遭恶报",结果不仅家中凶灾未平,第二天本人突然腿断痛得要命,后又突生奇病。

  还有一人,他找到一个如花似玉的对象,对象遗憾地说:"你什么都好,就是多了一个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他听后,回家就磨了一把锋利的刀,并写了一张纸条:"母亲,不是儿子不孝,你老人家八十多岁了,该上天享福了。"然后把刀和纸条藏起来。

  奇怪的是那是四月天气,这一天万里无云,下午5点左右,突然乌云盖顶下起倾盆大雨,接着就是雷呜闪电,一个炸雷把这个企图杀害老母的不孝之子打得七窍流血而丧命。其老母痛失其子后,收其遗物,发现枕下面有利刀和纸条,才知其子遭雷打是报应。因此,忘恩负义之人,极易遭凶速报。

  佛门讲因果报应,确有至理。凡物有起因,必有结果,如农之播种,种豆必然结豆,种瓜定是结瓜,毫无虚假。今观世人得福报或遭恶果者,均有原因,只缘世人不细心观察耳!从古至今书中都有记载,善恶报应不爽毫发,余素览世俗故事,每读至得福报处,顿然心欢!遭恶果者无不毛骨悚然,其因果真如立竿见影、桴鼓发声,为善为恶影响显然。

  故选录《因果报应》,以醒世人,如能细心体悟,力行善道,获福非浅!倘行不善,业缘日积月累,待至恶贯满盈,报应临头岂不赫然!不过善恶报应迟早不同,到时必然应验。有人说:某某并未行善,反而发家致富;某家仁善好施,出现事业蹇滞,这是何道理?这种情况常有见之,作恶发家,只因祖宗积有善德,德泽浓厚,阴在子孙,故而享福。

  如银行蓄有存款,任意取用,可祖德耗尽,存款取完,福泽随之消失。为善之家,如果祖有业缘,虽然不顺,但是恶迹去完,定然发福。古有楹联曰:为善不昌,祖有余殃,殃尽必昌;作恶不灭,祖有余德,德尽必灭。”本书所载事迹,昭明着目,世人能改恶向善,必然后裔昌盛,福禄绵延。

【转自:韩国服务器 http://www.yidunidc.com 欢迎留下您的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