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气是什么意思_佛教习气指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4-25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习气】-习气是什么意思

  1、 佛教语。谓烦恼的残余成分。佛教认为一切烦恼皆分现行、种子、习气三者,既伏烦恼之现行,且断烦恼之种子,尚有烦恼之余气,现烦恼相,名为“习气”。  2、多指逐渐形成的不良习惯或作风。

习气(佛教解释)

  习气,汉语词汇。

  拼音:xí qì

  释义:1、 佛教语。谓烦恼的残余成分。佛教认为一切烦恼皆分现行、种子、习气三者,既伏烦恼之现行,且断烦恼之种子,尚有烦恼之余气,现烦恼相,名为习气。

  2、多指逐渐形成的不良习惯或作风。

词义

  习惯;习性。

  基本解释

  [bad habit;bad practice;habitual practice] 不良的习惯或作风。

  官僚习气。

  1、行为举止上不良的习惯和作风。一般指旧时代遗留下来的陋习,如小市民习气、市侩习气、流氓习气等。共产主义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克服守旧心理以及旧习气。

  2、书法术语。对书法情调的品评语。泛指用笔、结体等方面流于熟滥的情调。寓有贬义。清代王澍论赵孟頫书:子昂天材超逸不及宋四家,而工夫为胜,晚岁成名后,因难简对,不免浮滑,甚有习气。

  3、此词语为贬义词。

引证解释

  1、佛教语。谓烦恼的残余成分。佛教认为一切烦恼皆分现行、种子、习气三者,既伏烦恼之现行,且断烦恼之种子,尚有烦恼之余气,现烦恼相,名为习气。

  ①《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摧伏众魔及诸外道,灭除一切烦恼习气,入菩萨地,近如来地。

  ②《大智度论释初品》:汝三毒习气未尽,以是故,汝影覆时,恐怖不除。

  2. 习惯;习性。后多指逐渐形成的不良习惯或作风。

  ①宋苏轼 《再和潜师》: 东坡 习气除未尽,时复长篇书小草。

  ②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财计》: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歛矣,而民间之习气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

  ③清 昭连 《啸亭杂录太宗读金史》:曾御 翔凤楼 传谕诸王大臣,不许褒衣博带以染 汉 人习气。

  ④ 郭小川 《秋歌》:滚它的吧,市侩哲学,庸人习气,懦夫行径。

【文章转自阿里云代理 http://www.558idc.com/aliyun.html 欢迎留下您的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