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根活佛开示修行的基础与关键

发布时间:2023-07-20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作者:普降甘露 

    上师开示道:“《法华经》云:三界不安,犹如火灾。众苦充满,甚可怖畏。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三界的众生,犹如生活在火海一般,备受煎熬。以此我们不难看出,了脱生死,当选首要。那我们如何了脱生死而达到自在解脱呢?除非依靠佛法,别无捷径。在佛法兴盛的今天,有那么多的宗派在我们的面前呈现,让我们眼花缭乱,无从选择;有那么多的经典,让我们爱不释手,目不暇接。佛法森罗万象,博大精深,它的体系庞大无比。但万法不离其一,那就是对人生最完善最圆满的教育,最究竟的解脱,从而达到涅槃。  

   古代的高僧大德们,观察到弟子们的根性不同,就告诫他们说:‘把该放下的要全部放下,一门深入,不要朝三暮四,只有我们修行的这个法门才是最殊胜的,才是成佛最快的’。其目的是让弟子做到一心不乱,不要夹杂。但是经过岁月的洗礼众生根性的下降,传承到今天,演变成了只接受己宗而排斥他派,只有自己才是最好、最棒的,彼此之间互相诽谤,互相打击,这不是真正的佛法,是不圆满的。 

    要想得到真正的解脱,必须要认识并具备以下几点:一、要端正自己的学佛心态:学佛是为了升官、发财?还是为了健康、平安、大富大贵,多子多孙?如果报着这样的心态来学佛,这是不清净的,自私的心,只能得到人天福报,不会有太大的作用。这样的心态是不正确的,因为无论是天界、人间、还是地狱都不能逃脱六道轮回,同样没有出离火海。正确的学佛心态,应该是为一切众生都得到自在、解脱和涅槃,这样的心态是纯洁的,没有污染的,是圆满的。上对佛、菩萨、上师要有恭敬、感恩、真诚之心,下对众生要有爱心和慈悲心。

    二、是要参拜明师,学佛是了生脱死的身家大事,光靠自己看几本经书,念几句佛号,打一打坐,是不行的。大家要知道,没有师父引导的修行,是盲修瞎练,最终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走火入魔,所以要参拜明师而不是名师。在藏传佛教里,拜师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件事情。上师要观察弟子,弟子也要观察上师。那么我们刚入佛门,看不清什么样的上师是明师怎么办?那就要看这位上师有没有悲心,他是不是很贪图好吃的,好玩的,爱钱如命?如果答案是,他就不是合格的上师。如果他为了众生可以失去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一心只系众生,视众生的苦难为己难,他有求必应,他有强大的悲心,超凡脱俗的智慧,那么他就是一位合格的上师。我们就要抓住这来之不易的缘分,只有愚痴的人,一生都在等待缘分。一旦遇到了合格的上师,那就要全心全意依靠他,我们的生、我们的死、我们的一切一切,都要依靠上师,因为上师就是解脱的根源。

    三、要知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既然得到了人身就要珍惜,既然闻到了佛法就要精进。因为人生无常,瞬息万千。生命时时刻刻都在生与死之中,昨天的我们已经死去,昨天的一切永不复返。随时随地都有失去人身的危险。我们还要具备出离心,什么是出离心?要知道我们生活的这个空间是苦的,每天在苦中作乐,如同火煎炒油炸一般,就是一定要出去、离开这个充满痛苦和烦恼的世界。

    四、是开始正规的修行,无论任何法门,都要有修学次第。修行大圆满也是一样,要从九加行开始,所谓加行是大圆满修行的基础,是不可跨越的一个台阶。相对而言,加行也是最殊胜、深奥而又复杂的修行过程。如果没有这深奥而又复杂的基础,则无法达到大圆满的最高境界。比如做一件好看的衣服,我们首先要从购买面料开始,然后在准备尺子、剪子、设计款式、包缝等等复杂的工具与工序,才能开始缝制衣服。但其中的每一项准备工作,都是缝制衣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不过在刚开始的时候,漂亮的衣服还没有全部呈现在你的面前。明白了这些,你就不会在对加行的修学没有信心。如果加行修学的扎实、到位、透彻,下面的程序将会自然显现你的面前。

    为什么要从基础做起呢?那是因为修佛并非简单的事,是一生的任务,必须要打好基础,扎扎实实的稳步前进。解脱痛苦,得到安乐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圆满,而大圆满的精华在于加行基础法。无论做什么事情,没有做好基础的准备工作,下面的一切即将免谈,那是纸上谈兵,是空中楼阁,那是没有用的,花拳绣腿而已。所以要下大决心努力实修加行法,所谓的加行不是仪式上的过程,走走过场,而是实修的境界。历代上师实修加行的次序是这样的:行礼、皈依词、菩提心、供曼扎、上师相应法,消业百字明,还有三大真言,共为九加行。

    讲到这里,上师发给我们每人一份资料,是修行大圆满前行九加行的修持仪轨。我们双手捧着这份厚厚的仪轨,看着上师那慈祥的目光,就仿佛在千古黑夜燃起一盏明灯,让我们看了解脱轮回的曙光。接着上师用藏文带领这大家,念诵起九加行的第一加行皈依词:啦嘛啦夏胜秋,桑吉啦夏胜秋,苯啦夏胜秋,赛罢啦夏胜秋。上师的声音,时而委婉时而高亢,传出法堂,飘向远方......

 

【文章原创作者:大丰网站设计公司 http://www.1234xp.com/dafeng.html 处的文章,转载请说明出处】
上一篇:静坐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