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关于禅密
1、直指法与参话头
最初禅师都是直接指示,并没叫人去参话头。六祖大师之前,师师相传都是直接指示,并没 叫人参话头,六祖大师传惠明也是直接传示──不思善不思恶。“不思善不思恶”就是一切放下,不 要动念头。惠明良久不动念,六祖大师就直接指示“正与这么时”,“那个”就是你的本来面目。“那 个”很清爽,要你一念不生,不是叫你摸着石头说不知道,它还是有知觉、有灵性。“那个”一念不 生,无止无界,无觉无受,但不是木头也不是石头,那就是你的本来面目,这就叫直指,就叫明心见性。
到了宋朝,人心渐下,因为释迦牟尼佛己经圆寂五百年,到了正法五百年过后一千年的相法 时代。以前那种直接指示的法门得来不费工夫,不必经过劳动,好像不必费心费力,就能得到祖 传遗产。正因为不必付出心血,就不知道来处艰辛,不知道珍惜,不断挥霍,把钞票花光。禅也 一样。哇!这就是呀?“这就是”,为什么我还不发神通?尤其是现代人,告诉他“一念不生,了了 分明,就是本来面目”,既然是本来面目就要发神通,为什么还不发呢?总以为未见神通玄妙,以 为不是,不肯承当,反向心外求法,以期神效,故不得已祖师们才不再直接指示,改用参话头, 兜兜圈子,用一则无意味的话头,安在学人心上,生起大疑情,使整个身心掼入疑团内,时节因 缘到来,桶底脱落,从宋朝开始才有参话头。
本来参话头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参一则刻板话头,而是因人而异,也就是禅师看来者的根器如 何,指他一个话头,后来明师少了,才千篇一律参一个“念佛是谁”。念佛是谁,也很好。在“谁” 的上面用力去参,“念佛究竟是谁”,是我在念吗?如果是我,身体是我吗?身体显然不是,一口 气不来,死了,身体还在,佛号也念不出来。现在我能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到底是谁在念啊?让你在那里起疑情,这样才能隔断内外。疑情不起,光在那里念话头是无用的。所以说, 佛法现在渐渐衰微了。
摘自《禅净密互融互通的修法》
直指之道变化多端,非仅直叙一途:有反逼、暗示、纵夺、引逗等等妙用之分,端赖师家视学人之机临场灵活运用,方收宏效,不可死执一种,以是师资至堪重要,若无大手笔宗师,亦徒唤奈何而已。
摘自《略论禅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