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330、恭敬写经的要求是什么?
331、如何如法处理不可供、不可存的经像?
332、抄录佛祖经论依据什么次序?
334、有字有佛像的衣服等,可不可以作殓具?
335、慢佛、毁佛会遭祸吗?
330、恭敬写经的要求是什么?
书经时须比新进士下殿试场,严恭寅畏,无稍怠忽。能如是者,必能即业识心,成如来藏,于选佛场中,可得状元。
接手书,见其字体工整,可依此书经。夫书经乃欲以凡夫心识,转为如来智慧。比新进士下殿试场,尚须严恭寅畏,无稍怠忽。能如是者,必能即业识心,成如来藏,于选佛场中,可得状元。今人书经,任意潦草,非为书经,特藉此以习字,兼欲留其笔迹于后世耳。如此书经,非全无益。亦不过为未来得度之因,而其亵慢之罪,亦非浅鲜。(《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第274页复弘一师书二)
331、如何如法处理不可供、不可存的经像?
经像不能供不能存者,必须另设化器,严以防守,不令灰飞余处。以其灰取而装于极密致之布袋中,又加以净沙或净石,俾入水即沉,不致漂于两岸。有过海者,到深处投之海中,或大江深处则可,小沟小河断不可投。如是行者,是为如法。
像之可以供可以存者,供之或存之。其不能供不能存者,焚化之。毁像焚经,罪极深重,此约可供可存者说。若不可供不可存者,亦执此义,则成亵渎。譬如人子于父母生时,必须设法令其安全。于父母亡后,必须设法为之埋藏。若不明理之愚人,见人埋藏父母以为行孝,则将欲以活父母而埋藏之而尽孝。或见人供养父母以为孝,遂对已死之父母,仍依平日供养之仪供养之。二者皆非真孝也。经像之不能读不能供者,固当焚化之。然不可作平常字纸化,必须另设化器,严以防守,不令灰飞余处。以其灰取而装于极密致之布袋中,又加以净沙或净石,俾入水即沉,不致漂于两岸。有过海者,到深处投之海中,或大江深处则可,小沟小河断不可投。如是行者,是为如法。若不加沙石,决定漂至两傍,仍成亵渎,其罪非小。而秽石秽砖,切不可用。(《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三第10页复如岑师代友人问书)
332、抄录佛祖经论依据什么次序?
先经,次论。经论又须先大乘,次小乘,不可前后倒置。
凡录佛祖经论,须先经,次论,然后方及此方著述。经论又须先大乘,次小乘,不可前后倒置。如纶音告示,不可倒列。一部中不能如此列者,一门断不可不依此而列。否则令无知者藐忽佛经,而大方家谓不知法耳。(《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十四第231页复丁福保居士书五)
334、有字有佛像的衣服等,可不可以作殓具?
不可。
问,有字有佛像之衣服等,可作殓具否?(师旁批云不可。)经典可焚化以送亡人否?(师旁批云不可妄焚。)
答,如焚当另备化器,不可以经灰归锡箔灰卖。宜另包,用净布作袋,内加净沙,有人过海,投之深处,否则勿焚。不加沙,恐不沉,仍漂岸边。(《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二第1940页答卓智立居士问)
335、慢佛、毁佛会遭祸吗?
会。护法神必令其遭祸,以儆其效此作恶者。
佛虽慈悲广大,而欲度众生,须有折摄。若慢佛、毁佛,佛实不生憎爱,然不行折伏,则无以为劝。以故护法神,必令其遭祸,以儆其效此作恶者,其慈悲为何如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十第1510页复卓智立居士书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