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者,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要法也。然五度如盲,般若如导。五度无般若,不能究竟到彼岸,不得称为波罗蜜。而般若如心,五度如身,般若无五度,亦不能究竟到彼岸,不得称为波罗蜜。若二者具足,则一一度皆可究竟到彼岸,皆得称为波罗蜜也。
金刚一经,乃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者,遍修六度万行之轨范也。以经文简略,但举布施为例耳。若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行布施等,故能度脱一切众生,而不见能度之我,与所度之法,并受度之众生相。则四相不生,三心叵得,无所住而生心,无所得而作佛矣。以故受持四三二一句者,功德难宣,持全经者,又何待言。是以自古至今,人多读诵,其顿悟自性,彻证唯心,生预圣流,没归安养者,何可胜数。其次则消除罪业,增长善根,转祸为福,即愚成智者,更加多多也。
许止净居士,取古今载籍中感应事迹,分类述颂,其友刘契净,又为之注。庶阅者咸知义理渊深,功德广大,生正信心,勉效前修,随其功行浅深,亦得种种利益也。
经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倘能发至诚恭敬心受持,便堕未来诸佛数中,愿各勉旃。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三》:“金刚经功德颂序”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名为六度,亦名六波罗蜜。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谓由此六法,于生死此岸,度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故也。然五度如盲,般若如导。五度无般若,不能究竟到彼岸。而般若如目,五度如足。般若无五度,亦不能究竟到彼岸。二者具足,则一一度皆能到彼岸,皆得名为波罗蜜也。
开如和尚,以此名室,可谓知法。而其志与行,亦可想见。爰书此三字,并略述义意而赠之。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三》:“六度室跋(代唐烋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