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念佛的正行,要各自随自己的身份而定,不能所有人都固定一个方法。如果没什么事务的拖累,就应该从朝至幕,从幕至朝,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大小便利,一切时,一切处,令这一句佛号,不离心,不离口。如果是洗漱干净,衣冠整齐,地方清洁,或者出声念或者默念都没什么不可以的。如果是在睡觉以及裸露,洗澡或大小便的时候,以及在污秽不洁净的地方,只能默念,不要出声念。默念功德是一样的。出声念便不恭敬。不是这些时间地点不能念佛。而是这些时间地点,不能出声。而且,在睡觉的时候出声,不但不恭敬,而且容易伤气,不能不知道啊!
虽然长时间念佛,没有间断,必须在晨朝的时候向佛礼拜完毕后,先念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后,就念赞佛偈,就是“阿弥陀佛身金色”那个偈。念完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随即就只念南无阿弥陀佛或者一千声或者五百声,应当围绕着念佛,如果不方便围绕,或者跪着,或者坐着,或者站着都可以。念完佛后,回到原位,跪着念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和清净大海众菩萨各三遍。然后念净土文,发愿回向往生。念净土文是要依照文字的意思而发心的。如果心不依文字而发,就成徒设虚文,不能得到实际的利益了。净土文念完,念三归依,礼拜而退。这是早上的功课,晚上也是这样。
若想多做些礼拜,可以在念佛归位的时候,拜佛若干拜以后,称菩萨名九遍,拜九拜。礼拜完就发愿回向。或者在功课念完礼拜,随自己的便,都没什么不可以的。但必须至诚恳切,不能潦草粗率。蒲团不能过高,高就不恭敬了。如果事务多,没有闲暇的时间。可以在早上洗漱完毕后,有佛像就拜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是一念,念到十口气,然后念小净土文。或者只念“愿生西方净土中”那四句偈。念完拜佛三拜而退。如果没有佛像就面向西方,也照着上面说的做。这叫十念法门,是宋朝慈云忏主为那些王公大臣,政务繁剧,没有时间修持的人所立的。
为什么要尽一口气来念呢?因为众生的心散乱,没有时间专念。这样念,借气摄心,心自然就不散了。然而,必须随着气的长短自然地念,不能勉强自己多念。勉强多念就会伤气。因为散心念佛,难以往生,这个方法能令心归于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念佛的数量虽然少,功德却很深。极忙的和极闲的,都各自有修行的方法。那么半闲半忙的,就可以以此为根据,自己斟酌自己的修持方法了。
——增广•卷一•与陈锡周居士书•P82
另外,念佛的人,必须事事任劳任怨,心心念念提妨过衍。知过必改,见义必为,这样才能与佛相合。能这样做的人,决定往生。如果不这样做,就与佛相反,绝对难以感通。而且,凡是读诵大乘经典,以及做一切于世于人有益的事情,都用来回向西方。不能只把念佛的功德回向西方,其余的功德另外去回向世间的福报,这样心念不归一,就难往生了。要知道,真能念佛而不求世间福报,自然会得到世间的福报,如果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所得到的世间福报反而下劣。而心不专一,往生就没有把握了。
——增广•卷一•与陈锡周居士书•P82
念佛最好念六字的,或者先念六字,到快结束的时候再念四字。始终念四字的,不太合适。因为“南无”两个字,就是皈依,恭敬,顶礼,度我等等的意思,人往往喜欢图快,图多,所以有很多念四字的。常听说,有人主张专修,只叫人念四字佛号,什么发愿啊,拜佛啊,都说不用做。这完全是个门外汉。只知道自己做工夫,不知道求佛的慈悲力加持。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他只在行上讲究,而行又去掉了礼拜,这个行就难以十分恳切。时间长了就容易悠忽浮泛。请依照文钞,别依照他说的。他那是自己的见解,不是依照净土法门的宗旨。众生的心,需要用种种善法来调治。譬如吃饭,需要用菜来佐助。只有打佛七,可以专持一句佛号,一切经咒,都不持诵,然而也不可以把礼拜和发愿全废弃。除了打七之外,照常持诵,都没什么妨碍的。修行人最怕师心自立。常听说他资性固然好,但见识有偏颇。专一念佛还可以,废弃礼拜和发愿等,就大错特错了。
——三编•卷一•复陈飞青居士书四•P82
【本文由:香港云服务器 http://www.558idc.com/ne.html网络转载请说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