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希望自己的心从贪、嗔、痴状态里摆脱出来,就是佛教中所说的出离心,它能使我们由此获得解脱。佛教讲到的解脱,是相对执著而言。执著有我执和法执两种,它能使我们的心灵受到束缚,使我们的眼界变得狭隘。
佛经说,我们的心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整个宇宙在我们的心里也不过是几片云彩而已,试想,我们的心原本应该有多大?可我们的心现在究竟有多大呢?我们每天考虑到的可能就是自己一个人,就是自己的一个家庭,就是自己的一个公司。我们的荣辱得失,我们的生活、事业、感情,就是我们的一切。
我们将自己禁锢在我执的范畴内,从对自我的关心,到对亲人和朋友的关心,乃至对民族和种族的关心,其实都是我执的不同表现形式。无论是个人主义、还是种族主义,它们的性质从本质而言都是同样的,都不利于社会安定和世界和平。强烈的个人主义,会造成人与人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强烈的种族主义,会造成种族之间的永无止境的冲突。如果我们能够放下对自我的执著,以平等心来看待一切,从所有众生的利益着眼,就可以超越个人的一己私利,超越民族和种族的界限,使心量变得更为广大。
如果说我执是烦恼障产生的根本,那么法执就是所知障产生的根本。因为法执,当我们看到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时,很容易产生实在感,产生自性见,进而去分辨好坏、美丑和善恶。而所有这些分别,又是建立在我们有限的感官经验上,不可避免地充满种种错误。因此,法执就像有色眼镜般障碍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使得我们不能看清世界的真相。
发起出离心,就是帮助我们从我、法二执中解脱出来,拥有清净而超然的心态。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具备正确的认识能力,从而拥有真正的解脱和自由。佛法的解脱,包含着心解脱和慧解脱两个方面。心解脱是让我们的心从我执和烦恼的状态里解脱出来;而慧解脱是让我们的认识从法执和错误的知见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