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的唯一途径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学佛,是为了成佛。不少人都觉得这句话很虚玄,不禁会疑惑:“我们可能成佛吗?自古以来,究竟有哪些人成佛了呢?”《心经》曰:“三世诸佛。”所谓三世,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诸,则是众多义。也就是说,从过去到现在乃至未来,有着无量无边的佛陀。我们熟悉的,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等,事实上,已圆满成就的佛陀远远不止这些。许多大乘经论中都说到,在十方世界,有恒河沙数诸佛正在说法,正在度化众生。
佛教徒早晚功课中诵念的《阿弥陀经》中,就有关于十方佛的记载。经云:“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ge,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经中还介绍了西方极乐世界的情况,说明其国土在娑婆世界以西,中间相距十万亿世界。经中又举六方佛称赞弥陀净土,所谓“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诸佛数量之多。
那么,身为凡夫的我们,又是如何成佛的呢?经曰:“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告诉我们,三世十方诸佛都是依般若成佛的。由此,也可说明般若对于成佛的重要性,它贯穿于有情从学佛到成佛的各个阶段。然而,般若是圣贤的智慧,凡夫如何才能证得,如何才能把握呢?佛教中说有三种般若:一为文字般若,二为观照般若,三为实相般若。其中,唯有实相般若才代表般若的实质,文字般若及观照般若都是因为能出生、长养般若之故,才被称为般若。
以下,对般若及成就般若的方法作简要介绍。
一、学佛要从文字般若下手。经曰:“从闻、思、修入解脱门。”或曰:“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在修学佛法的八正道中,也是以正见、正思维为首。但我们要知道,文字般若并非以文字作为般若。世间文字很多,在许多情况下,文字构成的知识不但不能引发般若,恰恰是障碍般若产生的力量。因此,佛陀特别告诫我们,文字般若须在“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的前提下获得。
唯有亲近善知识,我们才能听闻正法,由此引发般若。在《阿含经》中,佛陀向我们强调了亲近善知识的重要性:“我亦由善知识成无上正等正觉,以成道果,度脱众生不可称计,皆悉免生老病死……与善知识共从事者,信根增益,闻、施、慧德皆悉备具。”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亲近善知识所起到的,正是“近朱者赤”的效果。佛陀这样的大智慧者,尚且是因亲近善士而成就,何况我辈凡夫呢?
正法,即如来教法。世人无明,不能正确认识诸法实相,颠倒黑白,处在无尽烦恼、妄想中,并由此覆盖本有的智慧德相。听闻正法,是为了正见宇宙人生,如实了知世间的缘起性、因果性、无常性、苦性、空性,改变无始以来的错误认识,从而息灭妄心。一旦妄心息灭,般若智慧自然显现。
在三种般若中,由文字般若产生观照般若,这是照见一切实相真理的智慧。《心经》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及“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都是观照般若的体现。由观照般若正见诸法实相,从而引发实相般若,又称一切种智,是非寂非照、远离虚妄的实相。
二、声闻乘的五分法身以慧为核心。五分法身,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戒,是迈向究竟解脱的行为规范。通常,我们的六根是在情绪支配下行动。凡夫由于强烈我执及贪、嗔、痴三毒的作用,不免造作杀盗淫妄等种种恶行。而戒律具有防非止恶的功能,能够调伏身心、约束行为,帮助我们转化六根、三业。此外,戒在约束三业的同时,也限制了妄想的泛滥。凡如法受持戒律者,心念自会逐渐单纯,逐渐净化,更有利于禅定成就,故云戒能生定。进而,又能由定发慧。常人因妄想执著,使般若慧光被遮蔽障覆。若以禅定力平息妄想执著,无漏慧便能朗然显现。由无漏智慧的开显,使我们摆脱烦恼束缚,从而证得涅槃,成就解脱。最后,则由解脱而成就解脱知见。解脱知见包含尽智与无生智。所谓尽智,乃断尽一切烦恼,得入无学位的智慧。所谓无生智,乃证得无生法忍的智慧。这两种智慧皆于成就解脱后产生,是观照常明、通达无碍的后得智。
为什么五分法身是以慧为核心呢?因为持戒、修定皆非佛教特有的法门。比如持戒,世间各种宗教都有相应的戒律,即使在社会上,每个国家也有类似于戒律的法律。至于修定,印度许多外道都有习定之法,中国道家的吐纳法也属修定的范畴,即使佛教所说的四禅八定,也是属于世间禅。佛教虽然强调戒、强调定,但并不以持戒为究竟。也就是说,仅仅持戒而不修定慧,是无法获得解脱的。在六根本烦恼中,更将外道执著持戒以求解脱的方式列为戒禁取。此外,佛教也不以修定为究竟,为修行最终目的。在菩萨戒中,甚至将贪著禅味视为犯戒。与其他宗教的不同之处在于,佛教所提倡的持戒、修定,都是开发无漏慧的途径,是通过戒、定来成就智慧。由有智慧,始能解脱烦恼,证得涅槃。
三、菩萨道的六度法门以般若为导。六度,又称六波罗蜜,是修习菩萨道的六种主要法门,分别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宗镜录》说:“五度如盲,般若如炬。”世人也修习六度中的前五度,但因缺乏般若指导,所做只是普通的世间善行,不能升华为菩提资粮。以下,分别对六度进行介绍。
(一)布施,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施舍。《摄大乘论》云:“又能破裂悭吝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资粮,故名为施。”布施又有不同内涵,如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是以财物帮助他人;法施,是以所学佛法及知识技术帮助他人;无畏施,是以仁爱慈悲使众生获得安全感。布施不仅能利益他人,也能使自身获得极大利益。一方面,布施能帮助我们破除悭吝。凡夫贪著财富,面对需要帮助的人,往往因悭吝而不愿施舍。哪怕是平日几乎用不着的物品,一旦要送出去,又觉得它重要起来。布施,正是克服悭吝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布施还能广种福田,改变贫穷之因。凡夫目光短浅,以为布施一点,自己就失去一点。殊不知,布施就像农民播种,每一粒种子,都会带来丰厚的回报。如果说种田还可能因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减产,但耕种福田却毫无风险,必能获利。发心越广大、越纯粹,收获也就越大。那些在春天舍不得播种的人,秋天能有收获吗?他们若知自己因悭吝而错失良机,必定后悔莫及。不少人一生为贫穷所困,正是因为往昔不愿布施所致,倘若不从现在开始努力改变这一业因,贫穷状况将难以改变。就像在贫瘠的土地上,无论怎样努力耕耘,都难有所获。唯有从改良土壤着手,方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说,布施既能破除贫穷,也能使人生拥有福德。
对于修习布施法门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也要特别加以注意。有些人布施是为博得美名,以此沽名钓誉;有些人布施是因有愧于人,以此换得心安;有些人布施是为显示富有,以示高人一等;有些人布施是为逃避厄运,以此破财消灾;有些人布施是为受人拥护,以此笼络人心;有些人布施是因争强好胜,以此自我炫耀;有些人布施则为功利使然,以此作为盈利方式。在佛教看来,这些布施都是不如法、不究竟的。虽然也能带来相应利益,却会因发心偏差导致种种后遗症。
所以,布施也要在般若引导下进行。《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以无所舍法,应具足檀波罗蜜,施者、受者,及财物不可得。”如法的布施,是从慈悲心出发,以智慧观照世间需求而修布施。在布施时,则不住施相,不认为我是施舍者,对方是受惠者,也不执著自己施舍给他多少财物等。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虽行布施而不住于相,其功德如虚空般广大无边,不可穷尽。
(二)持戒,在佛教中,戒律主要有声闻戒、菩萨戒之分。声闻戒偏重止恶,如在家的五戒、八戒,出家的沙弥戒、比丘戒等。菩萨戒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而积极提倡行善。故菩萨戒由三聚净戒组成:一为摄律仪戒,是止息一切恶行的戒律;二为摄善法戒,是奉行一切善法的戒律;三为饶益有情戒,是利益一切众生的戒律。正如《摄大乘论》所说:“又能息灭恶戒、恶趣,及能取得善趣等持,故名为戒。”
对于佛法修行来说,持戒有着重要意义,所谓“戒是无上菩提本”。其一,能息灭恶戒,受持佛陀所制净戒,必然不会再持民间及外道的种种恶戒;其二,能关闭恶趣门,持戒能止息一切恶行,便不会堕落恶趣;其三,能生善趣,持戒能令我们生于人天善道;其四,持戒能获得等持,等持是定,即由戒生定。
从表面看,戒律似乎很重视形式,重视细节,这就使人们很容易因此著相。但我们要知道,持戒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通过持戒规范行为,调柔身心。如果终日只是执著于应作、不应作和犯罪、不犯罪中,忘却戒律的根本精神,忘却持戒的究竟意义,反而会被戒律所缚。若能在般若引导下受持戒律,便能避免这一过失。《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云:“罪不罪不可得故,应具足尸罗波罗蜜。”从缘起上看,虽有持戒与犯戒的差别,但在空性的见地上,持犯之相了不可得。因此,菩萨既要认真持戒,同时又不可执著持戒之相,这样才能如法持戒,圆满菩萨道的修行。
(三)忍辱,《摄大乘论》云:“又能灭尽忿怒怨仇,及能善住自他安隐,故名为忍。”忍辱体现了菩萨的涵养,包括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三种。耐怨害忍,是忍受怨家仇人的种种无理非难;安受苦忍,是对身体病弱、天气冷热、衣食不具等种种恶劣条件处之泰然;谛察法忍,是认同并接受与自身认识相距悬殊的真理。
忍,能使我们消除愤怒。当嗔心种子萌芽时,如果缺乏忍耐,才会产生愤怒。若能对他人的伤害心平气和,和颜相向,就不会结为怨仇了。因而,忍耐能使我们内心安祥,彼此和谐。《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心不动故,应具足羼提波罗蜜。”常人不能忍辱,正是因为心随境所转。怎么才能在面对任何境界时如如不动呢?还须以般若智慧观照,照见我法二相了不可得。在《金刚经》中,佛陀回忆他往昔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时,之所以能丝毫不起嗔心,正是因为透彻无我。因此,我们也应以般若观照,了知诸法如幻,不为境动。倘能做到这一点,世间其实并没有什么需要忍耐的。也唯有这样,才是圆满的忍辱。
(四)精进,《摄大乘论》云:“又能远离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善法令其增长,故名精进。”精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努力,但并非所有努力都属于精进范畴。精进是有其特定内涵的,一是止恶,一是行善。只有努力地止恶行善,才是佛教强调的正精进。精进又包括披甲精进、修善法精进、饶益有情精进三类。披甲精进,以勇士勇往直前地上阵杀敌为喻,形容菩萨在止息恶行、断除烦恼时勇猛不懈;修善法精进,是精进努力地修习一切善法;饶益有情精进,是不间断地饶益一切有情。
精进的意义,在于止息恶法,对治懈怠,令善法日益增长。精进也要在般若引导下进行。世人一生中都在为财富、家庭、地位努力奋斗,不可谓不“精进”。有时,甚至“精进”地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虽然得到一些眼前利益,却造下无尽罪过。在般若引导下的精进,是以止恶行善为准则。这样的精进,不仅能使我们现生心安理得,还能使未来获益无穷。
(五)禅定,《摄大乘论》说:“又能消除所有散动,及能引得内心安住,故名静虑。”禅定,是与散乱相对立的。如同水火,有散乱就不得禅定,成就禅定就能消除散乱。禅定又能使心境处于寂静状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说:“不乱不味故,应具足禅那波罗蜜。”在般若指导下修习禅定,便照见诸法如幻如化。但能心不随境所转,自然如如不动,远离纷乱。此外,世间修禅往往容易住著禅定中,贪著禅悦。若依般若观照,则能不住于相,远离对禅味的贪著。
四、成佛是智慧的成就。佛,梵语佛陀,汉译觉者、智者。菩萨,具称菩提萨埵,其中,菩提就是智义、觉义。所以,成佛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成就圆满的智慧,圆满的慈悲,又名无上菩提。发心趣向佛道者,则为发菩提心,即发心成就智慧和解脱。
声闻解脱道中,将成就涅槃的法门称为三十七菩提分。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菩提分,即菩提因,也就是说,这三十七种法门是成就菩提之因。
成佛乃智慧的成就,因而,佛经中又以智慧为出生诸佛的父母,如《维摩经·佛道品》说:“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经中将智慧比喻为三世诸佛的母亲,一切诸佛出世,皆依智慧成就。《大智度论》亦云:“诸佛及菩萨,能利益一切,般若为之母,能出生养育。佛为众生父,般若能生佛,是则为一切,众生之祖母。”因为般若能养育诸佛,就好比诸佛之母。如果将佛陀视为众生慈父的话,那么,因为般若能出生诸佛,就称得上是众生的祖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