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随法师:印光大师法要 壹、判一代圣教

发布时间:2023-07-25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印光大师法要》
--壹、判一代圣教

一、判别教法

(一)二门分判

修持法门 有二不同

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

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名为通途法门。

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为特别法门。

通途全仗自力,特别则自力佛力兼而有之。即有深修定慧断惑之功,而无真信切愿念佛求生,亦属自力。今以喻明:

通途如画山水,必一笔一画而渐成;特别如照山水,虽数十重蓊蔚峰峦,一照俱了。

又,通途如步行登程,强者日不过百十里;特别如乘转轮圣王轮宝,一日即可遍达四大部洲。

吾人既无立地成佛之资格,又无断见惑任运不造恶业之实证,若不专修净业,以期仗佛慈力,带业往生,则恐尽未来际仍在三途六道中,受生受死,莫由出离也,可不哀哉!愿我同人,咸生正信。(增广下 .近代往生传序)

【注】

一个宗派之独立,重在有其独特的判教思想,他宗如此,净土宗亦不例外。学净土者,首须明此,方知法门宗旨。如人之有眼,不迷失方向。

所谓「通途、特别」,即印祖对一代圣教之总判。通途法门但凭自力,如画山水,一笔一画渐次而成;特别法门全仗佛力,如照山水,重重峰峦一照俱了。一者渐次而成,一则一照俱了,此二门「难、易、顿、渐」之差别也。修学净土,先知此义,方不至以「通途」论「特别」,执「自力」弃「佛力」。《文钞》于此多有阐发,如大师《 覆周智茂居士书》云:

净土法门,仗佛慈力;其余法门,皆须己力。
一为通途教理,如世之士人,由资格而为官。
一为特别教理,如世之王子,一堕地即为一切臣宰所恭敬。

学修净土,首当明了此「通、别」之义,方可善择法要,不至法义混淆。欲详明「通、别」之义,尤当通观净宗祖师对一代时教之教判。龙树菩萨最早判一代时教为难易二道,昙鸾大师继承而发展之,后道绰大师结示为圣净二门。今引昙鸾大师难易二道判释,以资详解「通、别」之义。其《往生论注》言: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
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
「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顾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

此难易二道判,明「通途、特别」之义至为明显,难行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易行者:乘佛愿力,便得往生。道绰大师承此义而结示「难易二道」为「圣净二门」,以明:「圣道一种,今时难证。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欲详知者,可观《安乐集》之圣净二门判。

综观净土宗历代祖师之教判,一代时教虽广,可结归如下:

一仗自力 一仗佛力

一切法门,皆仗自力;净土法门,全仗佛力。仗自力,非见思净尽,无由出离生死。仗佛力,若信愿真切,即可带业往生。譬如渡海,一由自浮,一由乘舟。到岸虽同,其难易安危,奚啻天渊悬殊也。(增广下 .崔母孙夫人往生传发隐)

一切法门,专仗自力。净土法门,专仗佛力。一切法门,惑业净尽,方了生死。净土法门,带业往生,即预圣流。(增广上.净土决疑论)

【注】

「自力、佛力」为「通途、特别」二法之根本区别,通途者即自力法门,特别者即他力法门。一为因地之法(修因而证果),一为果地之教(以果觉为因心,因心顿同果觉),故其力用大别,难易迥异。如龙树菩萨《易行品》所言:

仗自力者:「修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声闻、辟支弗地。」

仗他力者:「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为自力、他力?学修净土,善知此义,至为要紧。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明辨此义言:

如人畏三途故,受持禁戒。受持禁戒故,能修禅定。以禅定故,修习神通。以神通故,能游四天下。如是等名为自力。
又如劣夫,跨驴不上。从转轮王行,便乘虚空,游四天下,无所障碍。如是等名为他力。

故知:修戒定慧,断惑证真,谓之自力;乘佛愿力,念佛往生,谓之他力。自力他力,力用悬殊,净宗祖师,无不论及。古德所言「 余门学道,如蚁子上于高山;念佛往生,似风帆扬于顺水」,可谓最善形容。自力岂可与佛力并论乎?善导和尚言:「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学净土者,当善思之。

勿以通途 论特别法

净土法门,乃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不可以与通途法门并论。若不明此义,以仗自力通途法门之义,疑仗佛力特别法门之益,而不肯信受,则其失大矣。佛说难信,盖即指此。(增广下 .阿弥陀经白话解释序)

如来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皆令众生修戒定慧,断贪瞋痴。了幻妄之生死,证真常之心性者。然众生根有利钝,惑有厚薄。根利惑薄者,或可即生了生死,或二、三、四、五生了生死。根钝惑厚者,十、百、千、万生,或十、百、千、万劫,犹不能了。此系依通途教理修持而论,乃仗自己修戒定慧力,断尽贪瞋痴烦惑者,其难也难如登天。任汝见地高、功夫深、功德大、智慧大,若三界内见思惑未尽,决不能出三界外以了生死。

唯念佛法门,全仗阿弥陀佛大慈悲愿力,若具真信切愿,至诚恳切,念佛名号,求生西方者,无论根之利钝、惑之厚薄,皆可于现生临命终时,蒙佛慈力亲垂接引,往生西方。既往生已,见思烦恼,不断而断。以西方极乐世界境缘殊胜,一一皆能增长人之功德智慧,绝无令人起贪瞋痴者。此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不得以通途教理而论。世有深通宗教,不信净土法门者,盖以通途教理,论特别法门也。使彼知是特别法门,则自行化他,莫敢或违矣。(三编下 .一切念佛人往生及不往生之证据)

离则两益 合则两害

净土法门,不可以《金刚经》之道理及禅宗之道理论。各别论之则有益,混融论之则有损。(三编上.覆东海居士书)
净土,乃特别法门。其余,乃通途法门。离则两益,合则两害。(三编下.上海法藏寺念佛开示)

【注】

观此可知:法门不同,宗旨迥异,不可一视同观。自视一法通、法法通者,尤当善思。佛本应机说法,因缘各自有别。各行有缘之法,各守本门宗旨,各得相应之益,方为善学法者。不可强作主宰,自视通家,妄欲圆融,拟议他法,如是则彼此具害、自损损他矣。

自误误人 不胜其多

净土法门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其利益与普通法门大不相同。古今多有依普通法门论净土法门,由兹自误误人而又自谓宏法利生者,不胜其多。其最初错点,在不察佛力与自力之大小难易。以仗佛力之法门,硬引仗自力之法门,而欲平论,致有此失。使知佛力不可思议,不能以具缚凡夫修持之力,相为平论,则凡一切疑惑不信之心,化为乌有。(续编上 .覆善觉大师书 民国二十九年二月)

(二)难易对比

法门虽多 难易有别

如来圣教,法门无量,随依一法,以菩提心修持,皆可以了生死,成佛道。然于修而未证之前,大有「难、易、疾、迟」之别。求其至圆至顿,最简最易,契理契机,即修即性,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为律教禅密诸宗之归宿,作人天凡圣证真之捷径者,无如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也。(续编下 .无锡佛教净业社年刊序 民国二十五年)

竖出横超 力用天渊

若论「竖出」,非力修戒定慧道,断尽烦惑不可。倘烦惑稍有未尽,则三界依旧莫出。况末世众生,善根浅薄,寿命短促,修者纵有亿亿,出者难得一二。以其唯仗自力,是故难得实益。

若论「横超」,但依净土法门,生信发愿,念佛名号,求生西方。兼以敦笃伦常,恪尽己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万不漏一,咸得往生。既往生已,则了生脱死,超凡入圣,永离众苦,但受诸乐矣。(增广下 .横超莲社缘起序)

通途甚难 特别极易

若按通途教理而修,虽明心见性,去了生死,尚大远在。以明心见性是悟,不是证。今人能悟者尚少,况能证乎?证则惑业净尽,生死之因既断,自不感生死之果矣。初果七生天上,七返人间,方能断尽见思二惑,而证阿罗汉果。天台示居五品,南岳示居十信。如此大士,尚自隐其本德,示居内外凡位。则证道之说,实非易易。此约通途教理,欲即生证道之难也。
若按如来所立之特别法门,生信发愿,念佛求生西方。则上至等觉,下至五逆十恶之流,莫不蒙佛慈力,往生西方。既生西方,则悟道证道,直同拾芥,极速极易。(增广上 .覆法海大师书)

普通教理,仗自力,如同功名上进,逐步高升。净土仗佛力的特别教理,譬如生在王家,出胎便为国储。其难易曲直,不待智者而知之矣。(三编下.世界佛教居士林开示法语)

【注】

文中「天台」指天台宗智者大师,示现为五品位,仍是外凡夫。「南岳」指南岳慧思大师,示现为十信位,为内凡夫。二人皆是天台宗宗师,但示现之迹皆为凡夫,其本地则不得而知。印祖举如是二人为例证,以明自力了生死之难也。能知其难,方可死尽偷心,归于易行之道。

仗自力故难 仗佛力故易

念佛一法,乃佛一代所说一切诸法中之特别法门。其道理超出一切禅教律密之上。一切法门,欲了生死,必须断尽烦惑,方有了生死分。若烦恼惑业未断,任凭你见地高、工夫深、智慧大,皆不济事。此各法门,皆仗自力故难。净土法门,全仗佛力故易。若有真信切愿志诚念佛者,临终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既生西方,则烦恼不期断而自断。以西方所有境界,皆令人增长功德智慧,了无令人起贪瞋痴者。(三编下 .覆王(雨雪)夕居士书)

仗自力了生死,如彼之难。仗佛力了生死,如此之易。凡有心者,皆能念佛,皆可往生。(增广下.陈圣性贞女贞孝净业记)

佛力加持 心力方显

佛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众生心力不可思议。然众生虽具有不可思议之心力,不以佛力法力加持,亦不能得其受用。由蒙佛力法力加持,俾众生心力,完全显现。(续编上 .致广慧和尚书 民国二十九年正月)

【注】

虽然众生心性与佛无二,然则佛自佛,生自生。以众生心力无由显现故,所以常居生死之海,妄受轮回之苦。不以佛力加持,则不得受用。若仗佛力,则众生心力,自可完全显现。故《要解》云:「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愿深思之!愿深思之!」生死凡夫,不可执于自心之力,当求佛力加持,往生净土,以证悟自心。

唯此一法 堪为恃怙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修之及极,皆可以了生脱死。而于现生决定可以了生死者,唯有净土一门。(三编下.南通余东袁家庙佛教净业社缘起)

末世众生,唯此一法,堪为恃怙。以故法运愈晚,此法愈当机,善知识提倡愈切。(增广下.陈了常优婆夷往生事迹兼佛性发隐)

拣去自力 注重佛加

大家要晓得:仗自力修持,「自」有何种力?但是无始以来的「业力」!所以万劫千生,难得解脱。仗阿弥陀佛的弘誓大愿力,自然一生成办。(三编下.世界佛教居士林开示法语)

拣去自力,注重佛加,冀娑婆具足惑业之含识,现生同赴莲池。(续编下.楹联/讲堂)

拣去自力,专宗净土。可谓三生有幸,一道同归者也。(增广上.覆永嘉某居士书一)

直登彼岸 身心坦然

如来所说,一切教典,见思不尽,生死莫免。
唯有净土,专仗佛力,如子幼稚,赖母抚育。
如度大海,须仗舟船,直登彼岸,身心坦然。

(增广下.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集解题词)

仗佛慈力 获此巨益

念佛求生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普被三根,等摄凡圣。上之则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则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有教无类,生正信者,咸得实益,即生了办。具烦惑者,亦预圣流。犹大海之普纳百川,若太虚之遍含万象。设如来不开此法,则末世众生,谁能断烦惑以了生死,出五浊以超三界乎?良以一切法门,皆须依戒定慧之道力,断贪瞋痴之烦惑。若到定慧力深,烦惑净尽,方有了生死分。倘烦惑断而未尽,任汝有大智慧、有大辩才、有大神通,能知过去未来,要去就去,要来就来,亦不能了,况其下焉者乎?仗自力了生死之难,真难如登天矣。

若依念佛法门,生信发愿,念佛圣号,求生西方。无论出家在家、士农工商、老幼男女、贵贱贤愚,但肯依教修持,皆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一得往生,则定慧不期得而自得,烦惑不期断而自断。亲炙乎弥陀圣众,游泳乎金地宝池。仗此胜缘,资成道业。俾带业往生者,直登不退;断惑往生者,速证无生。此全仗阿弥陀佛大悲愿力,与当人信愿念佛之力,感应道交,得此巨益。较比专仗自力者,其难易天地悬殊也。

然每有愚人,卑劣自居,不敢承当。亦有学者,大乘自命,不屑修习。须知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地狱相现,善友教以念佛,未满十声,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以卑劣自居者,可以兴起矣!《华严》一经,王于三藏,末后归宗,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普劝善财及华藏海众,一致进行,求生西方,以期圆满佛果。此之法门,何敢视作小乘?况善财已证等觉,海会悉证法身,彼尚求生,我何人斯,不屑修习?岂但高竖慢幢,直是毁谤《华严》。……愿学大乘者,同附华藏海会之班,则其自利利人也大矣!(续编下 .念佛恳辞序)

彼参禅者,谓参禅一法,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法,固为「实」为「顿」。不知参禅,纵能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但见即心本具之理性佛。若是大菩萨根性,则即悟即证,自可永出轮回,高超三界。从兹上求下化,用作福慧二严之基。此种根性,就大彻大悟人中论之,亦百千中之一二人耳。其或根器稍劣,则纵能妙悟,而见思烦恼未能断除。仍须在三界中,受生受死。既受生死,从悟入迷者多,从悟入悟者少。是则其法虽为「实」为「顿」,苟非其人,亦不得「实」与「顿」之真益,仍成「权、渐」之法而已。何以故?以其仗自力故。自力若十分具足,则何幸如之。稍一欠缺,则只能悟理性,而不能亲证理性。今时则大彻大悟者,尚难其人,况证其所悟者哉?

念佛一法,彻上彻下,即权即实,即渐即顿,不可以寻常教理批判。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种性,皆须修习此彻上彻下之谓也。如来为众生说法,唯欲令众生了生脱死耳。其余法门,上根则即生可了,下根则累劫尚难得了。唯此一法,不论何种根性,皆于现生往生西方,则生死即了。如此直捷,何可名之为渐?虽有其机,不如寻常圆顿之机,有似乎渐。而其法门威力,如来誓愿,令此等劣机,顿获大益。其利益全在仗佛慈力处。凡禅讲之人,若未深研净宗,未有不以为浅近而藐视者。若深研净宗,则当竭尽心力,而为宏扬。岂 复执此「权、实、顿、渐」之谬论,而自误误人哉?(增广上.覆马契西居士书二)

余一切法 绝无此义

念佛一法,重在佛慈加被。虽属具足惑业之凡夫,亦可承佛慈力,带业往生。余一切法,则绝无此义。(三编下.覆温光熹居士书六)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如天普覆,似地均擎。上之则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则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诚可谓三世诸佛之总持法门,一代时教之特别妙道也。但以法门大而摄机溥,用力少而得效速。致稍通宗教者,皆藐视之,谓为愚夫愚妇之修持法门,而不知佛力自力之大小难易,不可以语言文字形容也。(三编下 .思归集发刊序 民国二十八年 己卯冬至前三日)

欲倡净土 详辨难易

讲净土,要将净土为佛法中之特别法门,下凡与上圣共修之道,末世众生不修此法,则但种未来之善根,绝难现生出轮回等道理详说。……隋道绰禅师,一生专弘净土,讲净土三经近二百遍,可知一年之中当讲四五遍。不以繁重为忌,唯期人各悉知。今人则必不肯如是重重屡讲也。古人以利人为本,今人以求名为本。若专讲净土,人或见轻,所以不肯专精致力于一法也。(三编上 .覆郭汉儒居士书二)

时当末法,欲极力提倡净土,当详于佛力、自力之大小难易处发挥,并在彰显「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之所以然,庶不至欲劝人而反致人生谤毁也。(续编上.与魏梅荪居士书十五 民国十一年)

理事并谈 诫劝齐施

末法众生,根机陋劣。禅教诸法,唯仗自力,契悟尚难,何况了脱?唯有仗佛力之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愿,纵五逆十恶,亦可永出轮回,高预海会。此不可思议之最上乘法,宜理事并谈,诫劝齐施。震海潮音,霈大法雨。(增广上 .与佛学报馆书)

以佛祖为师 不以高人为据

修行净土,有决定不疑之理,何必要问他人之效验。纵举世之人皆无效验,亦不生一念疑心,以佛祖诚言可凭故。若问他人效验,便是信佛言未极,而以人言为定,便是偷心,便不济事。英烈汉子,断不至舍佛言而取信人言,自己中心无主,专欲以效验人言为前途导师,可不哀哉!(增广上 .覆永嘉某居士书一)

净土一法,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多有欲作千古第一高人者,藐视而毁谤之。吾人当以诸佛诸祖为师,不当以此种高人为据,则可即生蒙佛慈力,往生西方。否则,了生脱死,当在驴年。(续编上 .覆济善大师书)

【注】

净土法门,是佛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如《大经》所说:「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 了」。故修学净土,须明至理,不以人言而疑佛言,应以佛言为准,以佛言是从。如印祖所言:「以佛祖为师,不以高人为据。」善导大师亦有深诫云:「唯可深信佛语,专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萨等不相应教,以为疑碍,抱惑自迷,废失往生之大益也。」

嚣嚣得意 良可痛叹

今之欲亲近善知识者,须先知禅净之所以。否则,十有八九,由善知识破坏净土善根,尚自嚣嚣得意,谓得正法,良可痛叹。(续编上.覆郑慧洪居士书 民国二十二年)

不仗佛力 非愚即狂

念佛一法,至极稳当。小慧之流,每弃佛力而修仗自力之法。非愚即狂,莫由挽救。吾人但当深信佛言,固守净宗之旨。当不至流入邪外,及以意见明了为亲证也。近有高明真切用功,流入偏知谬见。贡高我慢,藐视念佛者,亦 复不少。此等皆因不自量,而妄以己之能了知,为能证得也。岂知坯器未火,经雨即化为尘土耳。(三编下.覆郑慧洪居士书三)

今人稍聪明,便自大自是。末世凡夫欲证圣果,不依净土,皆属狂妄。参禅纵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地位,尚是凡夫,不是圣人。(三编上.覆谢慧霖居士书六)

如来大慈,普度众生,唯此一法,堪畅本怀。众生修行,冀出生死,唯此一法,决遂所愿。法门广大,利益宏深。固宜一切佛子,悉皆奉行。何近见愚夫愚妇,率多竭诚归命。而通宗通教之士,反漠然置之,若不闻知者然。其故何在?以研教者按常途教理以论断证,不信有带业往生之事。矜常处生死以度众生,不愿为速出生死之人。不知坯器未烧,经雨即化;烦惑未断,转生即迷。自利尚难,焉能利他?此皆不谅己德,以博地凡夫,稍具慧性,便以法身大士之作略自拟,以致一误永误也。参宗者专主参究,以期明心见性。不知其机稍劣,不能明心见性者多多也。即使已得明心见性,而惑业未断,仍旧轮回生死,不能出离者,又多多也。五祖戒、草堂清、海印信、真如 喆等,乃其确证。

噫!死生亦大矣,何可以专仗自力而不仗佛力耶?抑或自力果愈于佛力耶?夫人之处世,大而创业垂统,小而一衣一食,莫不仗众人之力,以成自事。至于了生死大事,乃虽有佛力而不肯倚仗,欲显出格之作略,恐堕愚夫之窠臼。其志可谓大矣,惜乎不知其所谓大也。不观《华严》一经,王于三藏,乃如来初成正觉,为界外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说一生成佛之法。其一生成佛之归宗结顶究竟实义,在于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夫善财所证,已得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所谓等觉菩萨也。等觉去佛,特一间耳,尚须回向往生。举华藏世界海诸菩萨,同禀此教,同修此法。岂今之通宗通教者,其根性之利、证入之深,悉能超过此等菩萨乎?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往圣前贤,人人趣向。岂此诸经论,皆不足遵依;此诸圣贤,皆愚夫愚妇耶?一言以蔽之,曰:业深障重,未应解脱。故致「日用不知,习矣不察」而已。(增广下 .普贤行愿品疏钞撷序)

【注】

末世凡夫,不信净土者,多如大师所言:非愚即狂。愚者不知,狂者自是,皆不得净土之益。善导大师「机法深信」之劝,可为末法众生对治良药: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若有此两种深信,则愚者可安愚,老实念佛,得生净土(其愚不可及);狂者可回心,舍自力归佛力,拟随华藏之班,一致西归(是谓之大智)。

净宗行者 所当切戒

世有好高务胜者,每每侈谈自力,藐视佛力。不知从生至死,无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为耻。何独于了生死一大事,并佛力亦不愿受,丧心病狂,一至于此。净宗行者,所当切戒!(续编下 .净土指要 民国二十年)

舍尔狂心 力行斯道

净土法门,释迦弥陀之所建立也,文殊普贤之所指归也,马鸣龙树之所弘扬也,匡庐、天台、清凉、永明、莲池、蕅益之所发挥宣导,以普劝夫若圣若凡、或愚或智也。此诸菩萨大士 于千百年前,早已为吾遍研藏教,特地拣出此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定出樊笼,至圆至顿,至简至易,统摄禅教律,而高出禅教律,即浅即深,即权即实,殊特超越,天然妙法也。吾信仰佛祖,以古为师,岂不如亲近今时知识之为愈乎!《华严》一经,王于三藏,末后一着,归重愿王。华藏海众,悉证法身,咸求往生,企圆佛果。吾何人斯,敢不景从。舍尔狂心,力行斯道。功德利益,当自证知。何待遍参,方为知法哉!(增广上 .覆永嘉某居士书一)

十有九个 犯此心病

世间聪明人,多多不自量,视净土法门为等闲,而欲于仗自力之各种深妙法门,得其巨益。卒至但识教义,未能心得;纵有心得,亦不济事。弃易求难,弄巧成拙,聪明人十有九个,犯此心病。(续编上 .覆朱南圃居士书 民国二十年)

净土法门,契理契机,用力少而成功易,如风帆扬于顺水,以仗佛力故也。其他各宗,用力多而成功难,如蚁子上于高山,全凭自力故也。等觉菩萨,欲圆满佛果,尚须求生西方。何况我等凡夫,业根深重,不致力于此,是舍易而求难,惑之甚矣。(三编下 .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

死尽偷心 专修此法

如来悬知,末世众生,无力断惑,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法门,俾彼法身大士,与具缚凡夫,及五逆十恶之极重罪人,同于现生,往生西方。既生西方,则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各随己资,而为悟证。其慈悲抚育之心,虽天地父母,不能喻其万一。以此法门,仗己信愿念佛之力,感佛慈悲摄受之力,感应道交,故得不断烦惑,带业往生。较彼专仗自力者,其难易不可同年而语矣。念佛之人,若知此义,自能死尽偷心,专修此法,不致好高务胜,随经教知识语言所转,舍此别修诸余法门也。(增广下 .曹云荪了义居士舍宅为念佛林发隐)

若于此法能生信心,虽是业力凡夫,即可现生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倘不于此法认真修持,而于如来所说一切诸法中,随修一法,或兼修各法,欲了生死,勿道即生不能了,或经百千万生及百千万劫,尚不能了者,多多也。何以故?以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专仗佛力。自己但具真信切愿,持佛圣号。则 于临命终时,决定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其余一切法门,必须修到业尽情空之时,方可了脱生死。否则任汝工夫深、功德大,烦恼若有一丝一毫未尽,则仍然不能出离六道轮回之外。以自力了生死,比仗佛力了生死,其难易奚啻天渊悬殊也。

汝幸宿有善根,于此法门能生信心。然须立深重誓,决不随其余经典知识言教,舍此法门另修他法。庶可不负此宿根与现缘也。若读诸大乘经,见其义理深奥,或亲近禅、教、律、密各宗知识,闻其所说亲切,遂视念佛为平常,视彼为奇特,舍此修彼,则如稚子舍父母,重病弃良医,欲得成人愈病,何可得乎?(三编上 .覆丁普净居士书)

将此八句 通身荷担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欲学佛道以脱凡俗,若不注重于此四句,则如无根之木,期其盛茂,无翼之鸟,冀其高飞也。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博地凡夫欲于现生即了生死,若不依此四句,则成无因而欲得果,未种而思收获,万无得理。

果能将此八句,通身荷担,决定可以生入圣贤之域,没登极乐之邦。(三编上.覆蔡契诚居士书三)

二、论说本怀

(一)入佛知见

大事因缘 出兴于世

诸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事因缘者,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直下成佛而已。(增广上.与福建刘廷诚居士书)

法华会上 方畅佛怀

佛祖种种言教,无非指示众生本具心性,令其返迷归悟,复本还元而已。然众生机有浅深,迷有厚薄。不假种种言教开导,种种法门对治。则迷云障于性空,何由令其一一彻见心月也哉?以故如来最初成道,演大《华严》。直谈界外大法,不与权小所共。俾宿根成熟一类大机,同证真常,诞登觉岸。 复以钝根众生,未能得益。遂为循循善诱,随机演说。或以五戒十善,摄彼人天二乘,令其种入佛道之胜因。或以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万行,摄彼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令其得证佛道之近缘。始自「阿含」,以迄「般若」。莫不曲顺根性,而为宣说。令其渐次增进,就路还家。佛之本怀,秘而不宣。迨至法华会上,开权显实,开迹显本。人天权小,皆是一乘。客作贱人,实长者子。普授三根之记,大畅出世本怀。与最初《华严》,始终互映。可谓一大事因缘,全体咐嘱,了无余蕴矣。(增广下 .佛光月报序)

【注】

天台宗将一代时教大分五时,所谓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华严纯大无小,阿含纯小无大,方等摄小归大,般若即小即大,如是曲顺根机,循循善诱。直至法华涅槃时,始开权显实,开迹显本,汇三乘归于一乘,普授成佛之记。就通途法门而言,所谓畅佛本怀者,即在法华涅槃时。

(二)畅说净土

欲畅佛怀 别开净土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事者,欲令一切众生,悉皆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各得成佛而已。以众生根性,大小不一,致如来法门,权实不同。由兹如来普度众生之心,不能大畅。故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俾若凡若圣,同于现生,出此苦域,生彼乐邦。上根则顿证法身,中下亦同登不退。令众生同出生死,畅如来出世本怀。其为利益,莫能名焉。(续编下 .南京三汊河创建法云寺缘起碑记 民国二十二年)

随机所说种种法门,虽则大小不同,权实各异。皆仗自力,断惑证真,方出生死。故于如来普度众生之怀,未能究竟舒畅。由是于诸法外,又复特开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一门。指极乐世界,以为本有家乡;指阿弥陀佛,以为无上慈父。令其发菩提心,持佛名号,以深信愿,求生西方。果能拳拳服膺,念兹在兹,则以己信愿,合佛誓愿。生佛相契,感应道交。现生则业障消灭,福慧增崇;临终则蒙佛接引,托质宝莲。其有惑业已断,则即登补处,速证佛乘。纵令博地凡夫,通身业力,亦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既往生已,即得迥出凡流,高预海会。惑不期断而自断,真不期证而自证。此之法门,全仗佛力。喻如跛夫日行数里,若乘转轮圣王轮宝,则顷刻之间,遍达四洲。是轮王力,非己力也。毕世修行者,固然如是。即五逆十恶,极重罪人,临命终时,地狱相现,若能志心念佛,即得蒙佛接引。良以佛视众生,犹如一子。于善顺者,固能慈育;于恶逆者,倍生怜悯。子若回心向亲,亲必垂慈摄受。……此实一代时教最妙之法,上圣下凡共由之路。遍透九界之机宜,极畅如来之本怀。(增广下 .陕西南五台山大觉岩西林茅篷专修净业缘起记)

诸法本源 一道同归

净土法门者,如来一代时教之特别法门也。为诸法之本源,举凡圣而悉度。上中下三根普被,禅教律一道同归。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允为九界众生归真之捷径,大畅本师释迦出世之本怀。(续编下 .无锡西方殿缘起碑记 民国二十二年)

特说三经 全收九界

如来一代所说,一切大小乘法,皆随众生根性而说。或契理而不能遍契群机,或契机而不能彻契至理。因兹如来出世度生之本怀,郁而不畅。众生即生了脱之大法,卷而未舒。《华严》虽已导归西方,而人天权乘未闻。诸经亦多略示端倪,而法门纲要未着。由是如来兴无缘慈,运同体悲,特 于方等会上,说弥陀净土三经。普被三根,全收九界。阐如来成始成终之妙道,示众生心作心是之洪猷。机理双契,凡圣齐资。如阿伽陀药,万病总治。如十方虚空,万象总含。普令圣凡,现生成办道业。大畅如来,出世度生本怀。倘如来不说此法,则末法众生,无一能于现生了生死者。(续编上 .续编发刊序)

诸佛舒舌 证诚决疑

净土法门者,如来彻底悲心、普度众生之法门也。令彼无力断惑,具缚凡夫,信愿持名,现生了脱,与观音势至同为伴侣。上而至于等觉菩萨,位邻佛果,尚须往生,方成正觉。至顿至圆,彻上彻下,超越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以故当佛说《弥陀经》时,六方诸佛出广长舌,一音赞叹,称为「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又谓「我释迦世尊,能为甚难稀有之事」。而我世尊,自 叙宿因,谓「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证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令其闻者,信受奉行,以究竟畅己出世之本怀而已。

然此法门,甚深难测,虽经诸佛本师交相劝信,而世之疑者,犹复甚多。不但世智凡情不信,即深通宗教之知识,犹或疑之;不但知识不信,即已证真谛、业尽情空之声闻缘觉,犹或疑之;不但小圣不信,即权位菩萨,犹或疑之;即法身大士,虽能谛信,尚不能穷源彻底。良以此之法门,以果觉为因心,全体是佛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尽,非彼诸人智所能知故也。我辈凡夫,仰信佛言,依教奉行,自获实益。若得闻此不思议法门,便是多劫深种善根,况信受奉行乎哉?(增广下 .重刻龙舒净土文题词并序 代王弘愿作)

预鉴机宜 特开此门

如来愍念众生,示成正觉。俯顺群机,循循善诱。大根则令其悟一心之具造,断惑证真,以直趣菩提。小器则令其明三世之因果,趋吉避凶,为入道方便。虽则大小不同,权实各异。皆须断尽见思二惑,方可出离分段生死。倘惑业未尽,道果未成,纵有修持,不能自主。久经生死,进少退多,以道不胜习,业能缚心。譬如坯器未烧,经雨则化。虽有前功,了无所益。以是之故,特开一信愿念佛,求生净土法门。俾若凡若圣,或智或愚,同以深信切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此则以己信愿,感佛慈悲。感应道交,必蒙摄受。迨至临欲命终,即得随佛往生也。既往生已,则已断惑者,速证无生;具业缚者,亦登不退。从兹亲炙弥陀,参随海众。薰陶化育,染如来之妙香。障尽智圆, 复本具之佛性。俯提劣机,曲护初心,唯此法门,最为第一。如来之恩,广大周至。虽天地父母,莫能喻其万一也。(增广下.西方公据重刻序)

如来预鉴机宜,特开净土一门,俾一切若圣若凡,上中下根,同事修持,同于现生往生净土。上根则速成佛道,下根则亦预圣流。较彼一代所说仗自力法门,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以佛力法力不可思议,加以众生信愿行力,则无论功夫浅深、罪业轻重,皆得蒙佛慈力,接引往生也。(增广下 .阿弥陀经白话解释序)

一代时教 皆莫能及

娑婆世界,以音声作佛事;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离。而芸芸众生,迷真逐妄,背觉合尘,久经长劫,轮回生死。于是动我释迦世尊同体悲心,特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一门,俾上中下根,若圣若凡,同于现生,往生西方。其成就大机,顿证法身;俯提劣机,速出生死。一代时教,皆莫能及。以故西天东土之出格高人,莫不以此自行化他,由其为「入道之妙门,成佛之捷径」故也。(增广下 .生西金鉴序)

念佛法门,为一切法门之大海。非其他法门,如小小沟渠可比。(三编下.世界佛教居士林释尊圣诞日开示法语)

如来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虽则大小不同,权实各异,无非欲令众生断惑证真,了生脱死,圆彰本有,直成佛道而已。但以众生根机不一,故致如来随顺机宜,作偏圆顿渐,种种说耳。然众生轮转生死,久经长劫,惑业深厚,障蔽妙明,非宿根成熟者,欲于一生取办,实乏其人。既不能一生取办,则再一受生,其迷而退者,万有十千;悟而进者,亿无三四。仗自力修戒定慧,以断烦惑而证涅槃,其难如是。致如来普度众生之怀,郁而不畅;众生速出生死之道,塞而罔通。

然如来大慈,必欲令一切众生,同于现生了生脱死,超凡入圣,遂开一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之净土法门,无论上中下根,悉令现生度脱。乃以己信愿念佛,感佛慈悲摄受,感应道交,故获斯益。其有已断烦惑者,即可顿证法身,速成佛道。纵令惑业深厚者,亦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以故《华严》证齐诸佛之等觉菩萨,尚须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观经》将堕阿鼻之逆恶罪人,犹得以十称洪名,预诸末品。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尽法界一切众生,但有信愿,无一不被其泽,其圆顿直捷,超出一切法门之上。(增广下 .归宗精舍同修净业序)

畅佛本怀 唯在于净

了君大事唯修净,
畅佛本怀在往生。(续编下.楹联/念佛堂)

生死,吾人第一大事也。净土法门,了生死无上妙法也。一代时教,浩若渊海。其究竟畅佛普度众生之本怀者,唯净土一法而已。(增广下.往生论注跋)

窃闻净土者,乃究竟畅佛本怀之法也。高超一切禅教律,统摄一切禅教律。略言之,一言一句一偈一书,可以包括无余;广说之,虽三藏十二部之玄言,五宗诸祖师之妙义,亦诠不尽。纵饶尽大地众生,同成正觉,出广长舌,以神通力、智慧力,尘说、 刹说、炽然说、无间说,又岂能尽?良以净土本不思议故也。试观《华严》大经,王于三藏;末后一着,归重愿王。《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则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者,有由来也。文殊发愿,普贤劝进。如来授记于《大集》,谓末法中,非此莫度;龙树简示 于《婆沙》,谓易行道,速出生死。则往圣前贤,人人趣向者,岂徒然哉!诚所谓「一代时教,皆念佛法门之注脚」也。不但此也,举凡六根所对一切境界,所谓山河大地、明暗色空、见闻觉知、声香味等,何一非阐扬净土之文字也。寒暑代谢,老病相摧,水旱兵疫,魔侣邪见,何一非提醒当人速求往生之警策也。广说其可尽乎?(增广上 .与悟开师书)

善护群机 归于净土

大觉世尊,特垂哀悯,示生世间,成等正觉,随顺众生,说种种法。大根则直说一心具造之理,令彼亲得证悟;小根则详示三世因果之事,令彼渐次修持。既知此理此事,谁肯怀珠作丐,求乐得苦?其背尘合觉,返迷归悟,以期复我本具之天真佛性,不容已也!虽然,烦恼深厚,未易消除,非多劫善根成熟者,实难现生即得超出轮回之外也。故我世尊,以大慈悲,特开一仗佛慈力往生净土法门,俾彼上圣下凡,同于现生,往生西方,实为抚育保绥之要道,亦是速证菩提之妙法。以一切诸佛,非此法莫能圆满菩提;一切众生,非此法莫能即出生死。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由其「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也。(增广下 .佛法要论序)

如来特开净土一门,不独为接引普通行人,实为保护于宗于教有所悟证,而未至凡情圣见俱不可得、烦惑净尽、翛然解脱者。夫已悟已证,未至其极,若无净土法门为之保护摄持,则此诸行人,再经受生,沉没者居多,而进修者甚少矣。感佛恩德,不禁令人哽咽涕零。(续编下 .佛祖心灯禅净双勖合编流通序 民国二十年)

大事因缘 以此圆满

佛以大慈大悲,在一切仗自力法门之外,设一仗佛力法门,即是令念佛往生净土法门。于是根器无论大小,皆得仗佛力以了生脱死。而我佛大事因缘,亦于是得以圆满矣。(三编下 .世界佛教居士林释尊成道纪念日开示法语)

静言思之 能不愧死

吾人一念心性,直下与释迦弥陀,无二无别。而释迦弥陀,已成佛道于尘点劫前。又复数数示生,数数示灭,以行化导。欲令吾人,继其芳踪。而吾人以烦恼惑业,无力断除。直至今日,尚在生死轮回中,头出头没,渺不知其何所底止。纵令往劫曾闻佛法,依教修行。但以自力劣弱,不能断惑,依旧常沉溺于生死苦海中,莫之能出。静言思之,能不愧死?释迦弥陀,有鉴于此,特开一信愿念佛法门,令其仗佛慈力,横超三界。俾上中下根,同得往生西方。可谓真慈大悲,至极无加矣。(增广下 .阿弥陀经直解序)

及早注意 此之一法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欲依之修持了生脱死,必须到业尽情空地位方可。否则,梦也梦不着。唯净土法门,若具真信切愿,加以志诚恳切念佛,则便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一得往生,则已了生脱死,超凡入圣矣。倘不依此法,另修别种法门,则断难现生了脱。现生得遇此法,而不注意,将来岂能又遇此法,而即注意修持乎?是以宜及早注意于此法也。(续编上 .复姚维一居士书民国 二十年)

多劫不能成佛,由修自力法门故。须知净土法门,纵临终始闻,能生信愿而念,即可往生西方,了生脱死。况未至临终,即已预修乎?(三编上.覆丁普净居士书)

有缘遇者 幸何如之

无论上中下根,但能具足真信切愿念佛名号者,则决定往生,万不漏一。实为如来普度众生之无上第一妙法。犹如乘大火轮,于大海中,普拯沉溺,同登彼岸。有缘遇者,幸何如之!(增广下 .镇海李太夫人燃灯照海记)

 

【文章原创作者:美国服务器 https://www.68idc.cn处的文章,转载请说明出处】
上一篇:夫妻房事须择良宵,节欲须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