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师赞他:300年来一人而已!
虚云法师赞他: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
他一生坚守不当住持,圆寂后惊现神迹,五色舍利花!
他一生中苦口婆心劝人老实念佛,以净土为依归;皈依弟子其数何止于千万人?
他就是——印光大师!
印光法师,民国一代高僧,其振兴佛教,弘扬净土,密护诸宗,居功至伟,是对中国近代佛教影响最深远的人物之一。
法师留给后世的无上法宝《印光法师文钞》,前后三编共计一百余万字,是净土修行人的指路明灯,被誉为“小藏经”。
今日,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传奇人生!
地灵人杰祖师出生:
1861年腊月十二日,在陕西合阳县乳罗山下赤东村诞生佛教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法师,姓赵,名丹桂,字绍伊,号子任,法名圣量,字印光,号继庐,行者又常惭愧僧。(绘画作者:王国声)
书香门第童中灵秀:
大师出身于书香门第,父秉纲知书达理,仁和德劭,耕读传家,母张氏系清初礼部尚书雍正之师张大有之后裔,读书知理,向善拜佛,慈和淑慎,乡里相敬。兄弟三人,长兄折桂,二兄秋桂,自幼随长兄学儒,颖悟异常,聪明超群,成童中才秀。
儒佛兼益一心念佛:
1880年,大师随长兄读书长安,在去同州考秀才时,只身投奔西安大雁塔慈恩寺出家,后被长兄再三相劝,硬扯回家,但人在家,心已归佛。
佛心所向剃度出家:
1880年底,大师被兄扯回家,闲住八十余日,因佛心所向,决心未移,1881年自投终南山五台莲华洞寺,拜礼道纯和尚为师,剃度出家。
受具足戒献身佛门:
1882年,大师到陕西安康县双溪寺座下,受具足戒,从此开始了他终身奉献佛教的漫长生涯。
晒经之中深喜净土:
1882年,大师在湖北莲花寺中晒经,偶读残本龙舒净土文,益知净土一法,圆赅万行,普摄群机,言简义周,词详理备,为接引初机第一要书,若欲普度众生,此书万不可忽视,从此一心专致诵念佛号,身行化他,以净土为归奠定基。
隐迹专致跋涉躬行:
1883年至1892年,大师在这十年中,隐迹南五台山,晓夕念佛,兼读契经,理念心诚,深入法海后,八年行脚北京怀柔县红螺资福寺,又朝礼山西五台山,经过长途跋涉,历尽艰苦,拜师识友,精研净土经,四年攻读,八年躬行,既饱览了祖国锦绣河山,又专修净土宗之决心。
深研净土学行倍进:
1893年大师在北京园广寺与化闻和尚相晤,应化老之邀,南下浙江普陀山法雨寺,安单藏经楼,检阅料理相助之人,从1893年到1918年二十五年间除两次因公出寺外,一心念佛,深研净土,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学行,倍进当年,大师住锡的藏经楼现作为印光大师纪念堂,赵朴初题写了纪念堂匾额。
真修实践率先垂范:
大师一生从不谈玄说妙,而是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真修实践,率先垂范,使人通过学佛,皆知能行切实受益,他特别反对口是心非的假善人,指出倘外观修持之相,而内无真实之心,则是假善人,何能得真利益耶?
结合现实大胆改革:
大师抓住佛陀创教主旨,认为只要人心向善,心中有佛,就是学到了佛教的根本,总结几千年宗教发展史,结合现实,大胆改革,他不主张学佛者都要出家,特别奉劝妇女不要一学佛就出家,这一改革是佛教史上的重要举措,对于振兴佛教发展宗教教化社会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和产生深远的影响,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称赞和欢迎,因此他的弟子迅速发展到三十余万人。
经文真谛启迪民心:
1912年大师在研究宗教中从儒道佛三教相融,大师深探人生奥妙,穷究佛教真谛,他的《净土决疑论》《佛教不宜混滥论》与《大兴善寺体安和尚书》等文,言言见谛,字字归宗,上符佛旨,下启民心,拯救世风,经世致用,倡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乃为人处世之根基。大师不但为佛陀的忠实继承者,又把佛教大大地向前发展了一步。
文钞出世广觉有情:
1912年,大师在普陀山法雨寺晤上海居士高鹤年,高鹤年居士临行携去大师四篇文章至沪,首次登刊于佛学专报,引起很大反响;1918年春,天津居士徐蔚如搜访得大师文稿二十二篇,定为《印光法师文钞初编》于北京印行;《印光法师文钞》不断增编,先后由商务印书馆、扬州刻经院、中华书局、苏州弘化社、上海佛教书局等印行,由此风行天下,印光大师之名远扬国内外。
文字三昧名家赞美:
1918年,大师《文钞》出世后,深受名人所爱。国学大师梁启超得《文钞》后,题词赞美:“古德弘法,皆觑破时节因缘,应机调伏众生。印光大师文字三昧,真今日群盲之眼也。诵此后,更进以莲池、憨山、紫柏、蕅益诸集,培足信根,庶解行证得有下手处。启超具缚凡夫,何足以测大师,述所受益,用策精进云尔。”
简氏听讲开囊捐助:
1919年,大师应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创办人简照南、简玉阶之邀,在上海南园向诸居士说净土法门及因果报应事,简氏兄弟及诸居士深受感化,遂发意捐助千余元作印经费用,随后兄弟两人发心布施,将上海常德路私宅献给上海佛教净业社,现为上海佛教居士林觉园。
太平兰若名传遐迩:
1922年,远真翻造太平寺时,为大师特辟净室一间,从此来沪卓赐太平。时间长了,一些法门君子,如南京魏梅茹、西安王幼龙、淮阳王慧常、江西华止净、嘉兴范古农、沪上冯梦华、施省之、王一亭、闻兰亭、朱子桥、屈文六、黄涵之、关絅之等,或因私问道,或因社会慈善,皆向大师请益,各方投函者更不可胜数,一时太平兰若名传遐迩。
总统赐匾悟彻圆明:
1922年,浙江定海县知事陶在东、会稽道尹黄涵之,因师道行教化一方,呈请民国政府大总统为大师题赐“悟彻圆明”匾额一方,当时法雨寺锣鼓喧天,成为一时盛事。普陀素为佛教名山,大师盛名更是广传天下。弟子都为大师高兴,而大师却置若罔闻,有人稽首请问,师曰:“空中楼阁,而自己实在是无此福德,惭愧尚且来不及,又有什么值得荣耀。”
叶公好禅教界崇敬:
1927年十月,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由弘一法师引见,在上海闸北太平寺,同李石岑等七八人拜谒大师,叶后作《两法师》一文评赞说:弘一、印光两法师,一个是水样的秀美飘逸,而一个是山样的浑朴凝重。
流通佛经弘宗宣教:
从1918年起,大师校订、刻印、流通佛经佛书,弘宗演教,多次往返上海、扬州、苏州、南京等地,印行净土经论近百种、数千万册,赠送各界。
爱国志士将军皈依:
1936年4月,抗日爱国将领范续亭将军经大师皈依弟子介绍,全家至苏州报国寺拜谒大师,要求皈依大师,获赐法名慧范。
画虎专家牵虎拜谒:
1936年,全国著名画家张大千之兄张善子,擅长画虎,将自己在苏州狮园养的一只老虎牵到大师跟前,让大师给老虎说三皈依,并赐法名格心,从此这只猛兽之王老虎都变得十分温顺,实乃佛心灵感。
女士听讲佛灵梦真:
1936年10月,大师在上海觉园举行丙子护国息灾法会演讲,某晚年仅十八岁的上海女中学生杨信芳与张孝娟睡觉中梦见大士招手,告诉她大势至菩萨现在上海教化众生,汝何昏迷,不去闻法,又道印光和尚是大势至化身,四年后化缘毕矣。杨惊醒把梦告知张,次日《申报》刊登印光在上海觉园主持法会,她两同去听讲并一同皈依。1937年春,杨去苏州谒师,告以梦,大师严词呵斥:“莫瞎说,莫瞎说,以凡滥圣,招人毁谤,此梦万不可对人说。”1940年大师圆寂时,杨女士痛哭流涕,才把此梦说于大家,仔细推算,从1936年11月至1940年11月4日大师圆寂,整整四年时间,真是佛其灵、梦其真!
文明圣地必生圣人:
印光大师生长于文化古国的大地上,合阳是夏启所封之有莘国。五帝之一的帝喾统治生活在这里,死后葬于合阳洽川。商朝开国宰相伊尹,曾于此耕种。周文王妃太姒为洽川美女,以他二人爱情为主题的《关睢》诗开中国诗歌先河。夏商周之后,历朝历代合阳人文荟萃,隋唐又是佛教圣地,这一切都在印光幼小的心灵上埋下了将身献佛的种子。
饱览史籍身体力行:
1893年至1918年,大师通过精研佛典,彻悟佛旨,饱览史籍,身体力行,认为佛教的根本宗旨就是使人得到解脱,普度众生达到彼岸,净土即是彼岸的所在,指出净土念佛法门为当世隆盛佛法的唯一途径,也是自利利他度己度众的最终之道,摄爱信息意念感应等现像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而不能轻率地冠以唯心主义而一笔抹煞。
众僧钦佩首次请佛:
1897年夏,大师应普陀山法雨寺众僧一再坚请,第一次开请弥陀便蒙钞,众生钦佩不已,从此和一些高僧谛闲、太虚、明阳、了余、圆瑛、了清、真达、妙真、了然、得森等以及名流居士西安王幼农、淮扬王慧常、江西许止清、嘉兴范古农、上海冯梦华、王一亭、闻兰亭、朱子桥、屈文六、黄涵之、关絅之等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深厚的情谊。
创办道场制订规约:
1937年,大师应妙真和尚之请,移住灵岩,创办十方专修净土道场,并制订了五条规约。一、住持不论是何宗派,但以深信净土、戒行精严为准,只传贤不传法,以杜法眷私属之弊;二、住持论次数不论代数,以免高德居庸德之后之嫌;三、不传戒,不讲经,以免招摇扰乱正念之嫌。堂中虽日日常讲,但不招外方来听耳。四、专一念佛,除打佛七外,概不应酬一切佛事。五、无论何人,不得在寺收剃徒弟。有一违反者立即出院,这五条规约是大师佛学思想的结晶,是兴净土、振佛教的根本,是理想和实践相结合,实现理想化僧团组织的模式,也是近代佛教工作之纲领性文献。
维护法门保护教产:
1927年,政局初更,寺产毫无保障,普陀山首当其冲,大师舍命力争,始得苟延保存,当政又屡提庙产兴学,更颁驱僧夺产条例,举国缁素惊惶无措,大师与缔闲法师计议先疏通后请愿,终使当政庙产兴学之议未行,条例取消,为保护教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封书函两寺保全:
1934年,安徽阜阳古刹资福寺为学校占据,山西五台碧山寺广济茅蓬横遭厄运涉讼官厅几已不保,各得大师一函,遂得保全,渐次复兴。
撰写碑文流传各地:
1933年,福建鼓山涌泉寺新建放生园落成,大师撰写碑文立于白云堂前。1934年,扬州江都建修精舍,募建大殿,大师允请撰文。1935年,四川东山大佛凌云寺创建藏经楼,请求大师撰写碑文,大师即撰文寄去。1937年9月,浙江绍兴教禅寺募修大殿,请大师撰文,大师欣然命笔。云南、江西、广东、安徽、南通、宁波、无锡等地,寺院翻修或重大佛事活动,均邀大师撰文点化。
恤民为本募捐赈灾:
1936年,大师听说绥远灾情严重,他正在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演讲,便将法会一千多人皈依他的香敬两千九百多元捐向灾区,回苏州后把仅有的印书款一千多元再汇灾区,大师认为救灾就是普渡众生,以世为怀,恤民为本,身体力行,赢得了社会的赞誉。
救灾捐济普渡众生:
1917年,北京、天津大水为灾,大师极为关怀,与普陀山方丈召集诸山长老成立赈灾分会,大师带头把仅有一些钱全部捐献出来。
佛入犯心弃恶从善:
1922年至1923年,大师应江苏定海县陶知事之请,派人到监狱中宣讲佛法,他被推为江苏监狱感化会名誉会长,经过多次对监犯的宣讲,不少囚犯回心向善、改邪归正。
创办慈院普渡赤贫:
1922年,大师弟子在南京三汊河创办放生池,大师亲自参加并订寺规,又亲自拿钱,并劝其募资帮助创办佛教慈幼院,后又在上海创办佛教慈幼院,心存慈悲,收养弃婴,教赤贫子弟。
告戒青年勤俭有涵:
大师经常告戒青年不要学大派头,聪明有涵养乃成法器,1940年大师在圆寂前吩咐妙真和尚,“汝要维持道场、弘扬净土,不要学大派头”。此戒语和精神已成为广大僧众座右铭,世代相传。
是非分明疾恶如仇:
大师对有缺点错误的人总是严肃批评、热诚劝戒,决不姑息迁就,著名佛教学者江易园是大师皈依弟子,早期为了弘扬净土做出一些贡献,但后来沉湎于迷信扶乩,遭大师严厉批评,佛法决不可以与迷信同流,如冰炭不可共存一样。
艰苦朴素始终如一:
大师自奉极薄,食则唯充饥,衣则唯求御寒,厌弃华丽,吃的白粥菜食至碗净并以开水冲净,菜汤余汁咽下,此种衣食俭朴自己洗涤的生活,几十年坚持不变,令人敬佩称赞。
自知之明自让座任:
1940年10月27日,大师身体不适,略示微疾,28日召集全体在山职事及居士等关房会谈,提议妙真任灵严山寺住持,众皆赞同,11月初一妙真和尚座任住持。
安祥西逝世寿八十:
1940年11月初三日晚,大师食碗粥许,曰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继而精神疲惫,体温降低,初四日起床云,念佛见佛,决定西去,索水洗手毕,移座椅上面,西端身正坐,祗唇动念,佛午时在大众念佛声中安祥西逝,世寿八十,身无痛苦,无贪婪诸要,愉悦正念分明舍报安祥如入禅定。
西逝百日遗体荼毗:
1941年2月15日,佛陀涅槃日,适大师西逝百日之期,在苏州灵岩山寺举行了盛大的遗体荼毗仪式,国内各大名山各地佛教会,佛学会,居士林,莲社等,国外各佛教团体代表参加典礼,淞沪机关团体代表致祭,以及弟子两千余名缁素祈祷送行者满山遍野。
舍利质坚晶莹透亮:
1941年2月15日,在苏州灵岩山寺给大师举行遗体荼毗时,烟白如云,现五光色,随后由妙真领众捡骨,色白质坚香如矿能发金声,顶骨裂五瓣如莲花其余形成五光十色晶莹透亮的舍利子。
结晶舍利四海敬请:
1941年,大师荼毗后出现的舍利子等级极高,国内外各大寺院争相敬请,经商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日本、美国、旧金山和中国南方各大寺院,香港、陕西各请一份运回本地建塔供奉。
住锡旧址今留永念:
苏州灵岩山寺为大师晚年住锡和圆寂之处,此寺仰仗大师威望而具兴,妙真法师等众僧抱着对大师极其崇敬的心情,特辟此山石鼓之东南最佳处,建造印公塔院,塔院大殿正中安放着大师的灵骨舍利。
故里悼念永世不忘:
大师的故里在陕西,大师圆寂后,陕西广大僧众及各界人士在西安西华门广场召开隆重悼念大会并成立了印光大师西北永久纪念馆。
敬请舍利建塔南山:
1941年,陕西敬请大师的舍利子安放在南五台寿圣寺,建立了舍利塔,于右任题写印光大师影堂石匾,陕西省都督张凤翔撰了碑文。
研讨探索丰富宝库:
大师西逝,各地纷纷撰写回忆文章,宗教界,教育经济界和思想文化界召开纪念会并研究探索大师文钞的理论价值和学术价值,中国社会利学出版社出版了印光传,在社会上发行传播,普渡于民,使净土法门和大师的佛教思想得以广泛。
遗物陈列供人瞻仰:
大师西逝,普陀山将大师生前所居之藏经楼修茸一新,所有遗物仍依大师生前摆放位置陈列,供人瞻仰。苏州报国寺将大师住锡一院房舍刷新整理,作为文物倍加珍惜,小院严加管护,不作他用,如同大师生前一样,显示了对这位世界文化名人宗教祖师的崇敬心情和继承弘扬他的事业及作风的强烈心愿。
四十周年诸老参拜:
1980年12月10日,灵岩山寺举行盛大法会纪念大师西逝四十周年,1983年重修大师舍利塔,9月1日举行法会,诸山长老参加拜谒。
灵严山寺永继净土:
大师西逝后,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经常来灵严山寺拜谒并指导灵严山寺佛学院的工作。
丰功伟绩流芳百世:
上海佛教会秘书长兼上海佛教印书局经理沈去疾,怀着对大师崇敬的心情,1990年开始历时八年翻阅整理大量资料,在泉州承天寺圆拙老法师,明学方丈,上海社会科学院守振农教授,上海宗教研究室袁自力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刘淩教授,上海文艺出版社唐让先生,上海中医药出版社总编金文明先生,苏州报国寺和开封大相国寺方丈弘法,莆田广化寺方丈学诚,上海五佛寺监院觉醒和四川省宗教局成都天地出版社领导和编辑的大力支持下,撰写出版了三十万字的印光法师年谱,香港河南佛教学社等赞助六千册共印一万册,于1998年发行海内外各地,这是印光思想研究的重要成果,是全面介绍大师的珍贵资料。
居士国声画传缘起:
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印光法师正是遵循释迦世尊之教劝修易行疾至之道,提倡念佛导归极乐。法师著作有《文钞》《续编》等。
三宝弟子王国声先生,出身艺术世家,是高级工艺美术大师,曾为陕西宁夏佛寺道观绘画雕塑受到高度赞誉。他与印光法师同乡,由于这一特殊因缘,发心将印祖生平搜集整理绘出印光法师画传五十余幅,以饷后学,能以印光法师为师范者,必能利益社会,造福人群,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佛门之优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