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要新白话版(十)

发布时间:2023-07-25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书摘七十四

  你所说的甚深利益,不必要在境界感通上求,应当在往生西方净土的信念上认定,才不会辜负这一番佛法僧三宝加被的深恩啊。钟英的宿世善根固然很深,但智慧没开。夜半念佛,见到一位金甲神,害怕是魔来试探,就不敢继续念了,怎么无知到这种程度呢?凡是念佛人,只要是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会妄想见佛见境界之类的事。因为心如果归到专一不乱了,见佛见境界,都不至于随便生起欢喜,不见佛不见境界,也没有什么欠缺。心没有归到专一,急着想要见佛见境界。不要说所见的是魔境,就是真的佛境,因为心妄生欢喜,于是得到一点点就很满足,结果退失和懒惰了,就是受损(谓生欢喜退惰)不受益啊。应当以至诚念佛为正事,不要存有见佛见境界的心。

  倘若正在念佛时,或者会有忽然显现佛像及菩萨天神等像。只要心存正念,不生起执著,知道所见的像,是唯心所现,虽然是清清楚楚地显现,实际上不是真实的东西。因为心很清净的原故,现出这样的景象,就如水很清净,月影便清楚的映现,毫无奇特。完全不要生起夸耀张扬欢喜的心,更加专一自己的心,认真念佛。能够这样的话,别说佛境显现有利益,就是魔境显现也有利益,为什么呢?因为不执著,心能归一清净。佛现前心就更清净,魔现前心也因为清净不执著,魔没有办法干扰,心更加清净,道业自然增进。

  现今是偶然有所见,就产生畏惧,不敢念佛,他的心已经失掉正念。幸好不是魔来出现,倘若是魔来出现,由于不敢念佛的原故,就可能让魔进入他的心窍,使他著魔发狂,丧失正念。他怎么不知好歹,到了这种程度?害怕是魔现的话,正应该认真恳切念佛,那个魔自然没有容身的地方。就如光明来了阴暗自然不存在了,正来了邪自然消灭,哪里还有怕魔现而不敢念佛呢?幸好不是魔,如果是魔,那就是完全授权给魔,自己有对治的方法,全都不用,那就是任魔随便干扰啊,可悲可悲!

  念佛偶尔生起悲感,也是好处,但不可以总是想有这样的感觉。如果心里常想有这种感觉,那就必定会著魔,而不可救药了。应该让心清净,没有什么东西在心中,因这个清净心念佛,自然没有一切境界。即使有魔境,我以如空的心,不生惊惧念佛,魔必定自然消失。(文钞三编·复陈士牧居士书六)

  书摘七十五

  接到来信,知道你发大菩提心,誓证念佛三昧,定期闭关,希望这样达到圆满大愿。我看了非常欢喜,所谓最后的训言,我怎么敢当?只是我怎么可以不把我的真诚完全奉献出来呢?虽然本来知道座下你用不着我的这种啰嗦,但一般朋友之间的交往,是贫是富各尽本分,那智者和愚者的交流怎么就不是这样呢?我只是尽到真诚就可以了,不计较别人用不用得着啊。我暗自认为座下你这样的心,确实属于不可思议。

  但是在闭关中用功,应当以专一精进不变为主,心果然能得专一,自然有不可思议的感通。在没有专一之前,切不可用浮躁妄动的心先求感通。达到一心之后,定有感通,有感通心就更精进专一。所谓明镜立在台子上,遇到形相就映照,镜里镜外各种样子,与我镜子有什么关系?心没有专一而急切求感通,那么这个求感通的心,就是修道的第一大障碍。何况以浮躁妄动的心特别企盼感通,可能会引起魔事出现,破坏清净心。

  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我大胆为座下推荐这话吧。(增广文钞·复弘一法师书)

  书摘七十六

  念佛一法,大约有四种,所谓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这四法中,只有持名念佛一法,统摄各种根机的众生最普遍,下手最容易,不会引起魔事。如果想修观法,必须熟读《观无量寿佛经》,深知这个心可以作佛,这个心就是佛,以及心净佛就显现,境界不是从外来的,完全是心的显现,不生起执著,既然不执著,那境界就更深妙,心更精进专一。能够这样,那么观想的利益,可就不是一点点。如果观境界不熟悉,佛理思路不清楚,以浮躁妄动的心,急切想要境界出现,这完全是妄想,与佛与心,都是不相应的,也埋下了魔胎。因为凭这种妄想见境界,心就更加浮躁妄动,必然招惹多生多世的怨家,来现出境界。既然最初学佛的目的不对,怎么能知道那是魔业所现?于是大生欢喜,心绪不能安宁,那么魔已附体,丧心病狂,纵然是活佛现身救度,也没有办法啊。所以必须衡量自己的根性,不要只是好高好胜,结果是求利益反而受损失啊。善导和尚说:“末法众生,神识飞扬,心粗境细,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确实是恐怕有人不善于用心,结果落入魔境啊。那么应该自己详细审思,加上志诚恳切,也是消除浮躁妄想魔境的一个妙法啊。并且应该竭尽心力去实行,就很幸运了。(增广文钞·复吴希真居士书一)

  书摘七十七

  接到来信,知道你每天诵读精进勤恳,我欣慰无比。你所说的“黑影”,不是佛菩萨的影子,也不是怨家对头所现的影子。佛菩萨既然要现影,必然是清楚明了能看见面目等。如果是怨家,应当表现它可畏的样子。这个影子可能是过去世有缘的孤魂,希望借助念佛诵经的力量,得以超生善道吧。应当在课诵完回向后,再专门为它回向,劝它消除恶业,增长善根,依靠佛的慈力,往生西方净土,那才是对它有益,才不辜负现影的一番苦衷。另外凡是修行人,要心有主张,见到好的境界,不产生欢喜,见到不好的境界,不产生畏惧。能有这样的心态,那么所见的境界,都可以作辅助修道的缘,否则,都成了障碍修道的缘。再有凡是修行人,都应该“以至诚恭敬为本,以慈悲谦逊为怀”。心中所想,身体所做,虽然不能完全与佛相应,也必须努力勤勉,以达到不违背佛心佛行,那就可以说是真修行人,真佛弟子了。(文钞续编·复杨佛典居士书)

  书摘七十八

  你说的听到空中有清磬的声音,是静到极点所现,后来知道是牙齿和舌头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并不是外面的环境发生的。从这一点应该知道了,才不至于生起一种希奇玄妙的想法,因此生起自负傲慢的心,那就不是得到利益的地方啊。你所说耳根会发声音,净土经典不太提倡,因为净土法门,它的要点是在于信愿行等,你说的这等境界,是用功人自己发生的各别境界,善知识怎么可以事先到处张扬?如果张扬出去那是得益的人少,受损的人多。如胡女士的《自知录》一样,专门表示看到遇到的境界,实际上这些境界,还是想像出来的,她是要借这些东西扩大她的名声,所以特意做出这种不思议境界。假使我不阻止,那不知要印多少万,吸引人落入魔境啊?(文钞三编·复何慧昭居士书一)

  书摘七十九

  近来修行的人,着魔的很多,都是由于浮躁妄想的心,希望殊胜的境界出现。不要说那境界是魔,即使那境界真的是殊胜境界,一产生贪著欢喜等心,就是受损不受益了,何况那样的境界未必真的是殊胜境界呢?倘若有的人有涵养,没有浮躁妄想的心,没有贪著心,见到各种境界,等于没有见到,既不发生欢喜贪著,又不发生恐怖惊疑,别说殊胜境界现前有益,就是魔境现前也是有益的,为什么呢?因为不被魔转变,就能上进的原故。这种话我不常对别人说,因为你有这种事,所以我不得不说啊。你最初礼拜佛所见到的菩萨像不可靠,如果是真的,就不会因为对它念《观无量寿佛经》却不相应而消失。然而你因此信心更加增强,也是修行的好因缘,所以不应该常想见到幻像,只要志诚礼拜就可以了,这样才没有其他忧虑。

  临睡觉时眼前出现白光,以及拜佛见佛好像是悬立在虚空中,虽然属于好境界,也不可贪心执著,以后不再企望见到,应当不会重现。观察你的根性,好像是过去世曾经修习禅定的,所以才多次有这样的幻相出现吧。明朝官员虞淳熙在浙江天目山高峰闭死关静修,时间久了,于是有预知能力,能预知天气的阴晴、世人的祸福。他本是归依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的,大师听到他的事,寄书信去严厉斥责,认为他落入魔网,后来就不知结果了。所以须要知道学佛人,要识大体,否则得点小利益必受大损失。不要说这种境界,就是真得了神通,都必须置之度外,才可以得到漏尽通,如果一贪心执著,就难以再上进,或者退失堕落,不可不知。(增广文钞·复何慧昭居士书)

  书摘八十

  想要得到真实利益,应当按佛菩萨祖师所说的去修行,决定会得到真实利益。古时大德教别人,只为别人说用功的方法。有谁将自己所见的境界,搬出来显示给别人呢?远公大师为净土宗初祖,直到临终时见佛来接引,才与弟子说:“我已经三次看到圣相,今天再次见到,我要往生了。”如果论远公的身份,比胡女士高出的,哪里只是高天和深渊的差别?又哪里只是三次看到圣相,就没有别的一点好境界呢?然而如果到了心空境寂时,又哪里还有什么境界?所谓“心佛相应,心佛双亡。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不存,过去现在未来三心不可得。虽然没有念而常在念,就是有念而没有能念的心,与所念的佛”,这里有什么境界?如果念到这里,不妨碍西方净土的清净境界,彻底全部彰显。但由于妄念寂灭情识消亡,所以在这里更能得益,决不会生起大欢喜,误认为是什么感应的消息,结果著魔发狂。倘若没有达到一心不乱时,心中念念想着境界,这个境界出现,肯定会遭受灾祸。《楞严经》说:“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这还不是浮燥妄心所感应的魔境界,而一产生欢喜,认为是证到圣果,就成魔子了。何况最初就是以魔心所感应的魔境界为佛境界呢?(文钞三编·复李少垣居士书二)

  书摘八十一

  魔境界、胜境界的分别,在于与经教是不是相符合。果真是圣境界,令人一见,心地当下就清净,没有一点浮躁妄想执著的心。如果是魔境界,那么心就不清净,便会生起执著浮躁妄想等心。再说佛光虽然极其明亮,但不刺眼,如果光亮刺眼,便不是真佛。佛出现了就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道理判断,它就更明显。魔出现了用这个道理判断,它就隐藏消失了,这个是勘验判断真伪的冶炼大洪炉啊。夜间见到白光,以及虚空清白等境界,是心很清净时所显现,你怎么可以用“法界一相、寂照不二”来自比?这样自比,就成了把凡夫随便当作圣人了,那罪过可不是一点点。你说是二句经文,我没见到出处在哪里,可能也是过去生中记忆的文字,未必就是经中的文字吧。修净土法门的人,不把种种境界当作什么事,所以也没有什么境界发生。如果心中专想见什么境界,那境界就多了,倘若不善于控制心,可能就会受损害,不可不知。(增广文钞·复何慧昭居士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