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隋朝终南山有一位高僧叫普安法师,有一次他们经过一个大万村,大万村里面这些学佛的人很多,所以都想供斋,供养这些出家人。这些出家人真正有修行,甚至开悟的、证果的,你供养他们福报就很大。有一个村民姓田,家里非常贫穷,有四个女儿,大的女儿叫华严,《华严经》的华严,二十岁。四个女儿在家里穷得连衣服都要大家共用,你出门的时候这件衣服给你用,在家里没有衣服穿。这家人听说有供斋,供养出家人的机会,他们就非常欢喜,很想供养,尤其这个长女,大女儿。但是他们家里什么也没有,找来找去,终於找到两尺的粗布可以拿去供养,她自己觉得非常悲哀,这一生这么贫穷是因为前世没有种福。偶然之间见到屋梁上面有一个孔隙,家里真的是非常贫穷,连那个房屋也漏水,她见到有一个孔隙,那个孔隙有些禾草伸进来,她看到这些禾草,就上去从那些禾草里面摘出十粒小米,是小米的禾草,只找到十粒米,於是她就拿这十粒米和两尺粗布去供养出家人。
因为家里没有衣服穿,白天不可以出门,唯有等到半夜三更外面没人,她才可以出去。拿著这粗布和米,偷偷的、静悄悄的去到出家人住的屋子外面,然后把布远远的扔进这些出家人的房子里面,不敢走近,因为自己没穿衣服。然后把那十粒米,亲手放在专门供斋的饭桶里面。当时她就发了一个愿说,「我因为前世不肯布施,贪心重,所以这一世受贫穷的苦报,现在我要在佛前求哀忏悔,从今以后我要学会布施。希望我现在拿这十粒米,这么微小的供养来供养这些出家人,希望我贫穷的业报从今以后就结束。如果能够实现这个愿望的话,明天早上这些出家人所吃的饭要全部都变成黄色」。因为小米是黄色的,这些出家人吃的是白饭,她这样说,她求感应,希望大家的饭全部变成黄色,然后就流著眼泪回家去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出家人起得很早,煮早餐,然后大家用斋饭。本来煮的是白米,结果全部的饭变成黄色,大家觉得很奇怪,就问为什么会这样?最后打听出来了,原来是这个田家的长女昨天晚上来布施了十粒小米,她发了这样的愿,得到这样的感应。这个是真诚心得到的感应,至诚感通。结果有一些富贵长者听到这个故事非常感动,都出钱、出物来周济田家这一家人,所以田家马上就富足起来。供养的长女华严,这个姑娘就觉悟了,於是她出家修道。所以你看竭尽全力去布施,哪怕布施的是这么少的两尺粗布、十粒小米,竟然得到立刻转变贫穷命运的果报,这个是真正把宿世的业障消除了,这种殊胜的果报就来自於她自己的真诚心。所以我们想修福,不是说我们供养的钱很多就修的福大,未必,是看我们自己是不是用真诚。
《了凡四训》就讲过一个这样的故事,跟这个故事差不多,也是讲一个贫女,贫穷到什么也没有。这个女子,她有一天去到寺院修布施,把自己仅有的两文钱统统拿去布施。这个寺院的方丈住持是已经证果的圣人,圣僧,他知道,所以他亲自为这个女子来忏悔回向,为她做法事。这个女子后来福报现前,被皇上看中选进宫做了贵妃。做贵妃就完全不同了,福报很大,她就想起我现在的福报,可能都是那个时候真心布施两文钱的功德,我应该好好的去那个寺院感恩。所以她就准备了一千两黄金,带了很多的随从,浩浩荡荡来到这个寺院里要布施。
今天来了大施主,本来寺院大众应该很欢喜,方丈和尚在哪里?他竟然没有出来,不跟这个贵妃娘娘见面,叫人收了这些供养之后,打发一个徒弟为这个贵妃去做回向。贵妃娘娘心里面不平,做完法事之后,就来到后面方丈室找这个老和尚问他说,为什么我以前一穷二白什么也没有,只布施两文钱,你为我亲自回向?今天我布施千两黄金,为什么你竟然打发一个小徒弟马马虎虎就应付了事?结果老和尚心平气和微微笑跟她讲,你以前什么钱都没有,你拿两文钱出来布施,这种心非常真诚,所以功德很大,你是竭尽全力去布施,所以如果老衲不是亲自出来为你回向,不能够报答你的这种功德。但是今天你已经是贵妃娘娘了,千两黄金对你也算不得什么,你今天布施的那种心远远比不上往日的真诚,所以叫一个小徒弟就足够了。你看这个故事耐人寻味,布施两文钱的功德远远超过布施千两黄金的功德,原因在哪里?诚心不同,那种真诚才能够真正种福,如果带著傲慢、带著这种自以为是去布施,自以为功德很大,其实就没有什么功德了,连修福都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