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静与求静

发布时间:2023-07-20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清静与求静

作者:生根活佛 

    静坐分两种:一种是清静,一种是求静。清静是一种自然的状态,求静是一种造作的状态。清静和求静都是修行与修身的必然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清静能开发智慧、明心见性,求静能身康体健、却病延年。因为一切生命的能量都是从“静”中获取的,这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在自然界中,任何动植物以及矿物的成长,都是从“静”中汲取能量的。 

    如果我们留意一下植物的种子就会发现,它们都是在静态中生长、在动态中凋谢的。我们人的生命也是从“静”中生长、在动静交替之中成长的,人们白天活动与工作,晚上必须要睡眠与休息,如果晚上不睡不休息,人的体力和精神状态就会不正常。所以人是必须休息的。休息是一种惯性和必要的行为,人的体力和精力都是要靠休息来充沛的,就像手机的电源一样,电量用完了,就必须要重新充电。人也要靠充分的休息而获得生机。而打坐静修正是最能补充能量的休息。 

    在我们静坐修行的过程中,有些人认为思想和情绪都是念头,觉得不能有,因此特意地去克制它,控制它,想阻止所有的念头,这种修法就是求静、是一种控制的静坐,其实更难静下来,因为你在控制的时候,“想控制”本身就是念头,你的心根本就无法静下来。控制静坐是并不可取的,因为大海有波浪,太阳有光线,心有思想,这些都是很自然的正常现象。 

    那么,我们怎样得静才最好呢?自然静就是最好的静,就是本来的清静,如何得静呢?比喻,大海的波浪不会干扰大海,因为波浪是大海的本性。波浪从大海里产生,最后还要归回到大海之中,与大海融合为一体。光线从太阳之中发射出来,光线根本不会干扰太阳,光最后还是归回太阳之中,和太阳变为一体。同理,思想是心性的表现,从心中生起,最后也会自然归回到心性之中,与心性变为一体。这里所讲的“变”不是改变,而是自然的回归。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念头,到底怎么去安住呢?过去的思想已经停止了,未来的思想还未生起时,当中就有个间隙,我们的心就要在这个间隙之中安住下来,就是当下要清静。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法之修始于当下。我们就抓住这个“当下”让自己如如不动地“静”下来吧!

 

上一篇:信佛和学佛的区别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