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此谛思,知持名一法,最为第一

发布时间:2023-07-25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观无量寿佛经者,普令一切若凡若圣,同于现生,往生极乐,或顿或渐,证无生忍,以至圆成佛道之大法也。以圣则自力具足,兼仗佛力,故所证入,最为直捷,以故华藏海众,同愿往生也。凡则仗佛慈力,带业往生,即已超凡入圣,证不退位。从兹渐修,必至圆满菩提而后已。此经中品戒善世福,下品作众恶业,及五逆十恶,将堕地狱,由称佛名,遂得往生也。如是力用,最为洪深。盖由阿阇世王,乘大愿轮,示为恶逆,囚父禁母,而为发起。其母厌离娑婆,愿生极乐。并为未来众生,求往生法。世尊乃为说此观想西方依报国土,种种庄严。正报佛及观音势至,相好威德。以及九品往生,若因若果之十六观。于第八像观之首,发明宗要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须知法身入想,理实甚深。心作心是,事本平常,平常非常,甚深非深。能圆悟者,方名达人。于第十三观,特为劣机众生,开方便门,令观丈六八尺之相。第十六观,又令恶业重者,直称名号。由称名故,即得往生。是知相有大小,佛本是一。观不能作,称即获益。于此谛思,知持名一法,最为第一。末世行人,欲得现生决定往生者,可弗宝此持名一行哉。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参考注释

  【第八像观】(八)像观,又作像想观、佛菩萨像观、像想。观想一阎浮檀金色佛像坐彼花上,又观音、势至二菩萨像侍于其左右,各放金光。

  【第十三观】(十三)杂想观,又作杂观、杂明佛菩萨观、杂观想。观丈六佛像在池水上,或现大身满虚空。即杂观真佛、化佛、大身、小身等。

  【第十六观】(十六)下辈观,又作下品生观。即观下品徒众虽造作恶业,然临终遇善知识,而知称念弥陀名号,因之得以往生,及蒙种种胜益之相。

    如诚法师译

  《观无量寿佛经》是普令一切凡圣,同在这一生,往生极乐,或顿证或渐证,证得无生法忍,以至圆成佛道的大法。因为圣者的自力具足,又依仗佛力,所以他的证入,是最直捷的,所以华藏海众菩萨,同愿往生西方极乐。凡夫凭仗佛陀慈力,带业往生,就已经超凡入圣,证得不退位。从此渐渐修习,必至圆满菩提而后才停止。这部经,中品往生,要修五戒十善,世间福业;下品往生,造作众多恶业,以及五逆十恶,将要堕入地狱,由于称佛名号,也得以往生。如此的力量大用,最为洪深。这是由于阿阇世王,乘大愿轮,示现造作恶业逆罪,囚父禁母,而作为这部经的发起。他的母亲厌离娑婆,愿生极乐。并为未来众生,询求往生的办法。世尊于是为她宣说这个观想西方依报国土,种种庄严。正报佛陀,以及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相好威德。以及九品往生,因因果果的十六观门。在第八像观的开头,阐发显明宗旨要义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必须知道,法身入于想心,这个义理实在很深。“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事情本来平常,平常而不平常,甚深而不深。能够圆悟的人,方才名为通达智人。在第十三观,特别为劣机众生,开方便门,令众生观想丈六八尺的佛相。第十六观,又令恶业重的众生,直接称佛名号。由于称名的缘故,即得往生。因此知道,外相有大有小,佛本来是一个。不能作观想,口称佛号就获得利益。在此处好好思惟,就知道持名念佛这个方法,是第一的最好的。末世修行人,想要在这一生,决定往生的话,可不要珍惜宝贵这个持名念佛的修行法门吗?

 

上一篇:无因不能得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