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朝十念,当于盥漱后、功课前行之。《净土十要》、《西归直指》中各有其仪,依而行之即已。但不可过十念,以多则伤气,光《文钞》中亦屡言其利害。朝暮功课,照功课中念之即已。如公事多端,不暇念功课,则但用十念亦可。此外则但止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即已。
所谓“十念”者,以尽一口气为一念。如是念十口气,名为“十念”。如气壮之人,一口气多念一、二十句;气弱之人只能数句。不论佛数多少,但以一口气至十口气为度耳。其法之妙处,《文钞》亦说之。若多念,则又伤气受病矣。不可不知。
节选自印光大师:“复包右武居士书二”
十念一法,乃慈云忏主为国王、大臣政事多端,无暇专修者设。又欲令其净心一心,故立尽一口气为一念之法。俾其心随气摄,无从散乱。其法之妙,非智莫知。然只可晨朝一用,或朝暮并日中三用。再不可多,多则伤气受病。切不可谓此法最能摄心,令其常用,则为害不小。
念佛声、默,须视其地其境何如耳。
若朗念无碍者,宜于特行念佛仪轨时朗念。然只可听其自然,不可过为大声。过为大声,或致伤气受病。
倘所处之境地不宜朗念,则只可小声念,及金刚持。其功德唯在专心致志,音声犹属小焉者耳。
除特行念佛外,若终日常念,固宜小声念、金刚念、默念。以朗声常念,必至于伤气。未证法身,必须调停得中,方可唯益无损耳。朗念费力,默持易昏。散持虽亦功德难思,较之摄心净念何啻天渊?
光于此数则,曾颇费研穷。去岁得一巧方便法,书示知己,皆同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