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大乘修行人应断除一切颠倒的行为。何谓颠倒的行为?即内心与外表不符。外表貌似清净慈悲,其实内心恰恰相反。
当今的社会,尤其许多学佛人,在表面上、在他人面前伪装得十分清净慈悲,具足威仪、道貌岸然,其实心怀特殊的目的。什么目的?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扬:“这个人清净,这个出家人很清净;这个人很慈悲,这个师父很慈悲……”甚至贪图信众的供养而特意伪装修行人。这种人看似修行人,看似合格的出家人,其实不然。
戒律清净特指内心清净,烦恼障、所知障日缩月减,邪知邪见荡然无存,心相续高洁清雅而不染纤尘,这才是戒律清净的标准。否则,表面上伪装的再怎么清净,也没有实际意义。可以说很多人都处于表里不一的状态,只有以佛法、以智慧去衡量才能发现,才会觉察得到。
我们在学习菩萨戒时讲过,为了谋取利益而赞叹自己诽谤他人,属于触犯根本戒。这对于一名大乘行者来说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藏地有个这样的公案:曾经有两位颇负盛名的上师,追随者遍地,名满天下,但是他们彼此间妒功忌能以致龃龉不合,其实各有各的所化众生,各有各的弘法事业,何必嫉妒、诽谤呢?
有一天,其中一位上师跟自己的侍者说:“今天你给我煮奶茶,我有个好消息告诉你。”侍者询问何等好消息?这位上师幸灾乐祸地说:“我听说那个上师有女人了,以后他必定技不如我了。”这事被一位知情的上师知道后,以此为例教戒众弟子道:一个人因女人而破戒了,另外一个人幸灾乐祸,哪个人的罪过更大?罪业更重呢?幸灾乐祸的罪过远比破戒的罪过重得多!
虽然,邪念深藏于腹中而不为人知,但这些意念之罪业是非常严重的!一名胸怀菩提心者,不可以幸灾乐祸,更不能伪装修行人。
若发心不为自己,只为度化他人,为了接引众生并令之生发信心,那么可以酌情伪装。虽然内心并非如此清净慈悲,但是要装得清净慈悲。这二者有何区别?前者为一己私利,后者则发心为利他。如果自己真正成就斐然,自然不必伪装,而之前为了利益他人,允许装一装。不会有过患。
此外另有一种颠倒:有些人学佛修行其目的在于祈求事业飞黄腾达,祈求财运亨通,祈求驱除病魔,祈求身体健康且家庭平安,其实这也是一种颠倒。
昔日佛在菩提树下示现成佛之后,共转了三次法轮,其传讲教言包括自我解脱的方法和为众生而成佛的方法。但是很多后学者并没有把这些方法运用在自我解脱,为众生成佛,普度众生之上,却用来搞世间的福报,诸如为一己私利之健康、平安、财富、仕途等等,这也是一种颠倒。
之前也反复强调过多次,当你真正追求自我解脱,行持菩提妙道时,世间的福报自然而然垂手可得,特意苦求反而遥不可及,解脱就意味着断除了烦恼痛苦,成佛则示现着圆满了福德功德,继而世间的福报与暂时的利益自然涌现,因此,止于世间福报而学佛修行纯属颠倒作为。
----摘自《修心七要》讲记(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