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每听到乞讨的声音,心里就会生起欢喜,比阿罗汉入定时所产生的喜悦还要强烈。而我们听到有人乞讨,会想尽一切办法躲起来,躲不过去,就生讨厌之心。
对于凡夫来说,他人讨要东西或讨要点钱没有关系,但如果索要的是你的眼珠、手脚,那你肯定会愤怒:“我的眼睛给你,我怎么办?”而佛在因地的时候,对于过份的要求,不但不厌烦,甚至舍掉自己的眼珠或手脚来满足他人的需求。
对于修行人来说,这是一种快乐,也是成就的助缘。有人来乞讨是好事,因为他们知道,这是珍贵难得的布施机会和供养机会,所以心里很欢喜,也会快乐地去做。
有的修行人在听到他人骂自己,或伤害自己的时候,会很开心,很快乐,因为修安忍的机会来了。成就最大的助因,是修安忍波罗蜜;若身边全是善缘,怎么修安忍波罗蜜?而修行人可以通过这种对境来磨练自己,锻炼自己。我们的心是需要锻炼的,我们的心态是需要训练的,没有对境,怎么锻炼、训练?毕竟这种机会很难得。
很多学佛修行人,有时想逃避,想自己一个人跑到山洞或森林里修行,谁也不见,不要任何人干扰。这样一来,没有了对境,怎么锻炼自己的心态,怎么修行啊?
所以,在十年前,我虽然不太会说汉语,但那时我就跟大家讲过:“没有对境修一百年,不如在对境当中修一刹那。”那么,在对境中怎样修行?保持正知正念,要转变心态,改变对事物的原有态度,改变对事物的原有看法。若我们能看清事物的真相和真理,就是觉悟;若是我们在对境中能战胜自己,就是超越。
很多时候山下的在家人,会对山上的修行环境产生一种无限的向往,想像那里肯定是人间净土,是佛菩萨的道场,全是清净的、圆满的,全是美好的、快乐的。然而,一旦来到山上,看到这些人跟自己一样,甚至比自己还差:某人学佛好多年了,怎么还这样呢?某个出家人出家好多年了,怎么还是这副德性呢?就觉得这里不是什么清净的道场和清净的净土,还是去寻找另外一个净土吧。
其实,这种人到哪里都一样,即使阿弥陀佛对你格外慈悲,亲自把你接到西方极乐世界,你睁开眼睛一看,还是那个学佛很多年,不怎么样的居士;依然是那个出家很多年,却还是那副德行的出家人。其实这都是你自己心的显现,即使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一样。这种人到哪里都不会有清净的刹土。
心净则土净,当你心清净的时候,当下就是净土;当你心不清净,有染污的时候,到哪里都是尘土。不清净的地方,跟你差不多,都是与你相同——经常和别人计较的人,都是跟你一样喜欢在背后说别人是非的人。而见不到观音菩萨,见不到大势至菩萨。你面前的显现与你的心相应,所以应反观自心,有问题都是自己心里的问题,不清净、不圆满的都是自己的心。
没有对境无法修行,没有众生无法成就。有人似乎觉得,远离众生就能成就。没有众生如何成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波罗蜜多,哪一个离开众生都无法修行。离开众生怎么布施?离开众生怎么持戒?离开众生怎么安忍?何时才能得到禅定?若你的心态训练好了,怎样都行了才可以。
---------- 选自《修心七要》讲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