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仁波切宣讲于2017年6月22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从今天开始讲解《修心七要》。《修心七要》主要宣讲的是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菩提心的修法属于大乘佛法。佛法讲了三种方法,即三士道:上士道、中士道、下士道。这三种方法,是针对三种根基、三种不同意乐之众生而宣讲的。
人与人的根基不一样,追求的目标也不同,学佛也是如此。有的人没有远大的理想,只是追求暂时的利益。很多学佛人都属于这种,口头上说要解脱甚至要成佛,实际追求的是暂时的利益、世间的福报。不仅在家修行人,也包括出家修行人。这样一来,无论所学的是大乘佛法,还是小乘佛法,都不可能得到如是的功德。想得到世间的福报,暂时的利益要有方法,只要通过正确的方法修行,就能达成心愿,这叫下士道。
今天为什么要讲这点?在座的学修《修心七要》之人,首先要反观自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学佛的目的是什么?明确目标很重要。现在的学佛人,很多都很茫然,没有目标或目标不明确,跟着别人鹦鹉学舌般地说:“我要解脱,我要成佛!”解脱、成佛是何种概念?这是你真正想要、想追求的目标吗?不是。虽然所学的是小乘法或大乘法,但追求的依然是世间的福报,要的是暂时的利益,那么,法对你而言,依然属于世间道——下士道。也许还不一定能达到下士道。
下士道有下士道的修行方法。若按此方法修持,条件具备,就可以得到人天安乐;否则,连人天的福报都得不到,这叫盲修瞎炼。结果就是下地狱。佛在经中云:不如法修行,正法也成恶趣因。
现在很多学佛人不明理,心灵上有很多疑惑:我为什么得不到这些功德和利益?我的人生际遇为什么如此悲惨?为什么一切都不顺利、不如意?学佛后反而更糟糕?
其实并非如此,这有几种可能:第一,自己修行不如法,虽然学佛十年、二十年,依然没有确定目标,也没有正确的修持方法,导致佛法变成了堕落恶趣之因,给你带来了很多不顺心之事,甚至带来了灾难。可以说,这是盲修瞎炼的结果。这些人虽然很精进,也肯付出,但因为没有正确的目标和方法,一切努力都会付之东流,一切付出也都无济于事,越学越修反而越跟自己的内心背道而驰了,真的非常可惜!
如果有正确的目标和方法,如此精进和付出,经过十年、二十年的修行,即便没有成就,也快接近成就了。
第二,虽然有正确的方法和目标,学修很精进,也很如理如法,但违缘重重,依旧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实际上这都是好事,这叫重罪轻报。我们都是凡夫,往昔造过无数的恶业,这些必须要消掉。可能一部分恶业很难通过精进修行而消除,要用重罪轻报的方式才能彻底清净。有的业不必这样,而有的业就必须这样。
当年佛在世时,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提婆达多,他犯了数个无间罪,但最后对佛生起了极大的信心,进入了佛门,并且能精进修行,虽然命终后下了地狱,但瞬间就脱离了地狱,这也是一种重罪轻报。按小乘教言而讲,他犯的罪都是定罪,这个业是必须要承受的,但是时间很短。
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例子,即使所犯的不是无间罪,而是其他的罪业,但根据动机、对境,罪业是轻是重,还很难定论。有的看似严重,实际并不严重;有的看似不严重,实际很严重。很难一概而论。
重罪轻报是好事,只要坚持修下去,前途一定是光明的,最起码来世不会再投生轮回了,也很了不起,是好事。其实,学佛修行的过程中,有一些所谓的坎坷和不顺心的事情,都是好事。当然,有窍诀、有修行都是好事,反之,有可能是坏事。
为什么说是好事?如果有转为道用的能力就是好事。否则,在这些遭遇或对境中把握不住,甚至造业了就是坏事。
所以,如果自己的学修非常如理如法,却依旧发生不如意的事情,也不要退失道心。能转为道用就是好事,是重罪轻报,也是成就的助缘。
我讲的这两种情况,后面这种情况很少。身为学佛人,却做不到如理如法修行的情况比比皆是。盲目的学佛修行就是不如法的,是很难成就的。
以上讲的是下士道的修行——追求世间的福报和人天的安乐,都是有方法和要求的。首先要有因果轮回正见,在此基础上断十恶,行十善,并且要积累资粮——上供下施,还要有殊胜的愿做连接,才可以获得人天福报。
审视自己是不是下士道修行者。自己的内心对自己来说是透明的,自己最清楚自己。自己是不是这种修行人,自己学佛修行的目的是不是在世间的福报上,自己内心希求的是不是世间的福报……如果是这种情况也可以的,因为每个人的根基和意乐不同。
佛也不会反对这种做法,只是给你个建议,让你明白这样做不究竟。即使你得到了人天福报,也不过如此,依旧沉沦在火坑里,最终不可能得到人间的安乐。但你实在想求、想得到这些东西,佛也不会勉强你。佛会针对你讲下士道的修法。
第二种情况是中士道——求自我解脱。这类人的相续中有无伪的出离心。出离心指明白轮回的自性即痛苦。轮回如火坑,如罗刹洲,如毒蛇窝,无有任何安乐。
社会上很多人常常说没有安全感,轮回里何谈安全感?男女都一样,都没有安全感,归根结底,所有人都是无依无靠的。真正遇到对境的时候,都是很无奈、很迷茫的。不知所措,无依无靠,哪里来的安全感?不要自欺欺人。
有人问:你能不能给我安全感啊?对方答:我能给你安全感……六道轮回里能有安全感吗?能得到真正的安全感吗?不可能的。
所以,中士道修行者了知轮回是痛苦的,想要超脱轮回。“我要远离、结束轮回,一心一意求解脱。”求超越的境界。想结束轮回,就要结束内心的束缚;想摆脱轮回,就要摆脱业力。
若真想超越自我(超越自己的内心,超越杂念,超越我执烦恼),就要超越内心的束缚。我们的内心是有束缚的,犹如笼中之鸟。以我执烦恼捆缚自己,把自己关在小小的笼子里,不会有自由自在、轻松快乐之时。
人人都喜爱自由自在,无论小孩、大人、男人、女人……皆是如此。若不能解决内在的问题,不能超越自我,想如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是不可能的!
其实,真正修持小乘佛法之人非常了不起!因为他们已经看清了轮回的真面目,而我们却没有,还总是一副轻蔑的样子,什么“南传,这是修小乘佛法的……”好象自己很了不起,高人一等。虽然我们都是修大乘佛法、修密法之人(密法基本上是佛的境界),但依旧没有看透轮回,没有看清轮回的本面。
我佛慈悲,传讲佛法时,首次讲的是轮回、苦谛,有漏皆苦——凡是有漏的就是痛苦的,离不开痛苦的自性。但我们没有搞清楚,没有弄明白,没有做到啊!而修小乘佛法的中士道修行者——求自我解脱之人,至少看清了轮回,有出离心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修无我的智慧,就可以获得声闻(阿罗汉)的果位,甚至是缘觉(辟支佛)的果位。
虽然此处讲的是中士道,我们也要观察自己的内心深处,到底追求的是什么?是不是在追求自我解脱?也许很多学佛人想:“不是的,我是修大乘佛法的,是要成佛,要度众生的。”虽然口头上是这样说的,但行动上不是这样做的。
成佛到底想得到什么?佛具有广大的神通,广大的智慧,殊胜无比!佛这些功德是究竟的果位,也是不可思议的能力。有些人一心想得到这些。
有的人口头上说:“我要往生,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目的是什么?“我再也不回来了,再也不轮回了。”这种人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清净、非凡,不可思议。
现在世界上所有的城市,还有一些美丽的环境,都不能与西方极乐世界相媲美,《阿弥陀经》里描述的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喜欢阿弥陀佛,也喜欢观音菩萨,因为你知道他们很慈悲,想得到他们的保佑,希望他们能把你捧在手里,呵护着你……这种心态也是自私的,依旧是在求自我解脱。
这种人能不能成佛,能不能往生?不能!成佛、往生都是大乘佛法讲的。《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都是大乘佛法,都强调:若没有菩提心作基础,不可能成就,都是空中楼阁。我们自己内心的愿望,真正想追求的东西是不是如前所讲?如果是,就不是大乘佛法,不是大乘修行人所追求的,不是大乘修行人要达到的目的。如果你的内心是小乘,可以追求自我解脱。
有的人想:我这样学修,是不是可以摆脱轮回,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取决于你的发心。我们讲愿行,首先有愿望,再有行为,二者要一致。但现在,虽然你的愿望是自我解脱,但行持的却是大乘佛法,愿与行是不一致的。这样下去,可以确切地说,不能解脱!这样学修,也叫盲修瞎炼,结果就是下地狱!
如果你没有更大的理想,只想自我解脱,干脆就修阿含——小乘佛法,能得到阿罗汉的果位。想得到再高的境界——辟支佛的果位,不但要证悟人无我,还要证悟一半的法无我,才可以成就辟支佛的果位。这样如理如法地修持小乘佛法,就不会大失所望,最后能得到暂时的解脱。
想获得这样一个成就,佛并不反对,但会观察你的根基并给出建议。无论是阿罗汉,还是辟支佛,都不是究竟的果位。虽然他们摆脱了轮回,却堕落了寂灭边,不能度化众生。还留了一些业,还有一些不了知,还有一些无明,所以还没有达到最高境界。他们的内心也是如此,虽然摆脱了轮回,但内心还不够自由和开放,还是很恐惧红尘,恐惧凡夫,不敢去接触。
他们为什么入了寂灭?因为有逃避心,不敢接触红尘,主张出离。每每讲出离心的时候,一听轮回是毒蛇窝、是火坑就恐惧不已。
凡夫有很多烦恼和琐事。有些人上山出家没多久,就想逃避,不如法修行,还找各种理由掩饰。有些人看到后就起烦恼:“都成为出家人、学佛人了,为什么还会这样?”虽然出家了、学佛了,但大部分人还是凡夫,还有烦恼和习气。只要是凡夫就会有很多情绪,会时而高兴,时而生气。凡夫被业力牵引,虽然不想扰乱他人,伤害道友,但业力现前时依旧身不由己。
有些人对这些现象很疑惑,觉得奇怪。那你说说你的理由,难道上山剃头了,就等于成佛了吗?上山剃头了,只是一个好的开端,但他还不是菩萨,更不是佛,所以有一些不太好的行为也是正常的。
小乘修行人畏惧接触凡夫,他之所以不度化众生,就是因为没有勇气和能力,更没有发心。虽然他也具有一点慈悲心,但这种慈悲心就象断臂的母亲,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被水冲走而无能为力一样。
以此比喻,说明他的内心不够勇敢。而大乘修行人所具有的慈悲心完全不同,如同一个勇士之子被困在了战场,与敌人进行生死较量。父亲知道后,不仅仅祈求儿子能平安无事,而是毫无畏惧地冲进战场将儿子解救出来。以此比喻,说明大乘修行人具有的慈悲心。
大乘修行人应具有的心态是:我要拔除众生的痛苦,我要给予众生安乐!阿罗汉没有这种勇敢之心,是不究竟的。所以,佛会告诉他,应该追求佛果,修持大乘佛法。如果实在不愿意,没有这个意乐,也不勉强,随顺他的意乐,就教授他中士道——小乘的修持方法,先修出离心,在此基础上,修持无我的智慧,就可以获得阿罗汉的果位。
第三种是上士道的发心。学佛的目的是追求佛的果位——成佛。成佛之后要度化众生。成佛并非最终目的,度化众生才是最终目的。只有成佛后,才拥有度化众生的能力,才能转法轮,才拥有自己的教法。在自己的教法下才能度化众生,尤其是度化与自己有缘的众生。让无数的众生获得解脱,这才是最终的目的,而不是为了自己享受,也不是为了拥有神通等功德。
其实,发菩提心也分几种方式,其中之一是,让众生先成佛,自己再成佛,文殊菩萨和地藏菩萨就是这种发心。文殊菩萨已经成佛了,但是他不会示现成佛,而是以菩萨的身份度化众生。他发愿直至众生度尽,轮回掏空了,才会示现成佛。事实上不会有这样的一天的,所以文殊菩萨不会示现成佛。成佛和示现成佛是有区别的,真正成佛是在密严刹土——自己的自心、本心(禅宗讲的本来面目),回归自性。彻底回归自性就是成佛。
但示现成佛不同,每一尊佛都有自己的刹土。如释迦牟尼佛是在娑婆世界的印度示现成佛,是为了给众生看,是为了转法轮。他共转了三次法轮,针对不同根基的众生,宣讲了不同的法门,距现在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按藏地的算法有三千多年)。在此过程中,有无数众生学修了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从中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利益,甚至出现了无数的成就者。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的意义所在。
成佛是为了转法轮度化众生,为众生成佛叫菩提心。因为旧噶当派的大德们都特别注重世俗菩提心——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他们的修行与众不同,都是超越的境界。他们撰著的教言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语,但具有非常的加持力和影响力。恰卡瓦尊者在《修心七要》里,主要宣讲的是世俗菩提心,是根据阿底峡尊者的教言而著,阿底峡尊者是位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者。这些内容我们明天再讲。
观察自己是不是《修心七要》里所讲的法器,是不是真心想为众生成佛。大乘和小乘的区别主要以菩提心划分。世俗菩提心也称为利他菩提心。具有利他菩提心的修行人都是大乘修行人,否则,就是小乘修行人。
刚才针对下士道——追求世间福报之人而讲。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佛法,只是我佛慈悲,没有舍弃这些众生而已。今天就讲到这里,《修行七要》的具体内容,下次再讲。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文章原创作者:香港显卡服务器 http://www.558idc.com/hkgpu.html 网络转载请说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