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一、积累资粮的重要性
我们通过学修四外加行,生起了出离心;通过学修五内加行的皈依和发心,生起了菩提心。接下来学修五内加行的供曼茶罗、金刚萨垛除障法和上师瑜伽,就是净除业障,积累资粮,最后得到上师的窍诀。这样才能真正地证悟诸法的实相——远离八边戏论的大空性。
出离心主要是明白六道轮回只有痛苦,没有安乐,想从中获得解脱。要解脱就要靠佛法僧三宝以及三宝的总体——具德上师,因此我们皈依了上师三宝。佛讲的解脱的方法有很多,我们选择的是大乘佛法,因为我们不是只求自己解脱,还要帮助众生解脱。若是只求自己解脱,就不用学修大乘佛法,不用发菩提心了。虽然我们自己能从六道轮回中解脱,但如果没有利他心,就不能度化众生,这样,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就不能圆满,而且父母众生也无法解脱轮回之苦。因此我们选择了大乘佛法。
既然选择了大乘佛法,就要发利他心,将来度化众生。度化众生,就要自己先成佛。《宝积经》云:“未渡不能度他人;未解不能令他解,盲人无法指引路,解脱者能令解脱,具目者能导盲人。”若是自己没有解脱,就不能令众生解脱,就像盲人无法给别人指路一样。自己解脱以后,才能令众生解脱。“具目者能导盲人”,就是说,明眼人才能给盲人引路。所以要先度自己,然后再去度他人;先让自己解脱,然后再去帮他人解脱;自己先成佛,功德、福德圆满了,然后再去度化众生。因为只有成佛了,才能转法轮;只有转法轮了,才有自己的教法;有了自己的教法,才能真正地利益众生。
《十法经》中云:“我为救渡一切众生而精进,为令一切众生解脱而精进,为令一切众生寂静调柔而精进,若自己尚未调柔,不寂静、不护根门,则非为我所能,故当寂静、调柔、护根门。”“护根门”是以正知正见护持自己的六根之门。此处也就是讲先要自己解脱,然后再去度化众生。成佛的目的就是度化众生,不成佛不能度化众生。
众生能不能成佛呢?能,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佛在经中讲:“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即我们心的自性本来就具有三身佛所有无漏的功德。佛讲“如来藏”,“如来”就是佛,每位众生都有如来藏,每位众生都是佛;“藏”就是被执着、妄想、分别遮蔽了,在业障、烦恼里没有显现出来。犹如天空中的太阳,自身就有光芒,但被云遮住了,阳光无法洒在地面上一样。想办法把乌云驱散了,阳光自然就能普照大地了。同样,每个众生都有佛性,本来就具有佛无漏的功德,如十力、四无畏、不共同十八种功德等。但是现在这些无漏的功德都被妄想和分别遮蔽了,没有显现出来。
若要将这些本具的功德显现出来靠什么?就要靠积累资粮,消除业障和上师的窍诀。佛在经中讲:“当知胜义俱生智,唯依积资净障力,乃与具证师加持,依止他法诚愚痴。”若不积累资粮,消除业障,不靠上师的加持或窍诀,靠其他的方法想证悟法性,证得本具的功德,这种人就是愚痴之人,不可能成就。我们通过逻辑推理等方法可以分析,但是只能大概地了知,而不能真正地领悟和证悟。好比一个人从来没有吃过糖,不知道糖的味道,无论另一个人把糖的味道给他讲得多明白、多生动,听的人也只是在理论上明白,无法真正领悟、体会糖的味道一样。
通过逻辑推理等方式抉择诸法的真相、实义,就像用手指指月亮一样,只能大概地看到月亮,而无法仔细地看清楚月亮。若是不实修实证,通过唯识、中观等逻辑方法抉择空性、无我,只能是大概地明白,是比量。若是要真正明白、现量见到,就要通过积累资粮,消除业障和上师的窍诀三个方法。
我们现在修大圆满法加行就是要修出离心,发菩提心,然后证悟空性。证悟空性的智慧也分很多层次,但最究竟、最圆满的智慧是大圆满的智慧。通过消业、积福和上师的加持这三个方法,最后我们就能领悟大圆满,证得大圆满。若是你想获得这样的智慧和境界,只有通过这三种方法,其他的方法都是徒劳无益的。
二、供曼茶罗的真实意义
佛在经中讲了很多种积累资粮的方法,但是最殊胜、最方便的方法就是供曼茶罗。通过上供或下施来积累资粮时,有实物供养和意幻供养。供曼茶罗是意幻供养,不需要具备很多的物品和资具,主要是忆念,即心里观想。通过观想,我们可以把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清净美好的东西都供养给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所以是最殊胜的一种方法。
若是发心到位了,意幻供养和实物供养没有丝毫差别。实物供养是以身体、受用和善根进行供养,意幻供养是心里忆念,如普贤云供的供养方式就是意幻供养。意幻供养和实物供养为什么没有区别?首先要明确供养的目的。其一,是要忆念上师三宝、诸佛菩萨的功德;其二,是要断除对世间物质的贪着。若是我们能够时时将清净美好的东西都进行意幻供养,就能忆念上师三宝、诸佛菩萨的功德。之所以要忆念上师三宝、诸佛菩萨的功德,就是因为在我们的相续中要圆满这些功德,若是我们没有时刻忆念,就容易忘掉,容易退心。忆念的同时,还会生起信心,即清净信心、欲乐信心和胜解信心。清净信心就是欢喜之心,你越喜欢佛菩萨具有的功德,希求之心就会越强烈,修行就会越精进;欲乐信心是自己也想获得佛菩萨的功德;胜解信心是相信自己也能具有、圆满这些功德。忆念佛菩萨的功德能培养并生起这三种信心,同时能降伏、断除贪着。我们见到了自己喜爱的东西不去贪着,而能时时忆念上师,时时做供养,就直接对治了贪心。
我们在街上或在家里,无论衣食住行,任何时候都应该做意幻供养。我们可以穿衣服,但不能贪穿;我们可以吃东西,但是不能贪吃。我们可以意幻将这些衣食住处乃至世界上所有清净美好的东西,都供养给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就是供曼茶罗。这是种圆满的供养,同时又直接对治了贪心。不能生起贪心,要时时刻刻去对治它、降伏它,不让它生起来。无论在哪里,比如看到美丽的草原、鲜花,看见漂亮的人或物等,都不能生起贪心,都要进行意幻供养。通过忆念三宝的功德,对三宝生起信心,时时刻刻提起正念,通过这样的正念直接对治我们的烦恼和习气,这是方法。要想断除烦恼、改变习性,就要时时刻刻这样去做、去落实。如果只在口头上说,很难降伏烦恼,改变习性。
意幻供养是积累资粮最殊胜的方法。谁做供养?我们。供养谁?供养诸佛菩萨。供养什么?供养三千大千世界清净美好珍贵稀有的东西。为什么要供养诸佛菩萨呢?因为诸佛菩萨有很多不共的、无漏的功德,所以供养的对境是诸佛菩萨。如法做供养的同时,我们又忆念了佛菩萨的功德,对佛菩萨生起了信心;若是没有忆念佛菩萨的功德,对佛菩萨没有生起信心,这个供养还是不如法。
为什么要如法地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清净美好、珍贵稀有的东西都供养给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有两个原因。第一、十方三世包括了所有的诸佛菩萨,他们都具有不共的、无漏的功德,都值得我们崇拜和学习。忆念这些功德叫恭敬心。自己喜欢这种功德,想获得这些功德,自己自信能获得、能圆满这些功德,这就产生了三种信心。第二、通过这些正知正念,直接去对治贪着的烦恼和习性。时时刻刻做这样的意幻供养,时时刻刻去对治这样的烦恼和习性,这叫修行。无论是衣食住行、行住坐卧,任何时候都要做意幻供养。若是有机缘或条件,可以将受用、身体和善根等做实物供养;若是没有机缘或条件,可以做意幻供养。这样去对治烦恼、对治习性,慢慢才能降伏烦恼、改变习性。否则非常困难!
此处强调的是“任何时候”,这很重要。不是在一个小时的闻法期间,也不是在一个小时的上座期间,而是时时刻刻在衣食住行、行住坐卧中。即时时刻刻做供养,时时刻刻降伏烦恼,对治习性。佛法、正法是直接对治烦恼、对治习气的。为什么我们学佛修行这么多年,还是烦恼依旧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时时刻刻去降伏烦恼,对治习性。佛讲过,若是不能对治烦恼、对治习气,就不是佛法、不是正法了。很多人不知不觉地就犯错犯戒了,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犯了什么戒,根本不知道怎样违背了自己的誓言,还自以为很有修行、很有成就。这样很难成就。是否有修行、有成就,就看烦恼是否减少了,习气是否改变了。学修佛法,尤其是刚接触正法,想立刻断掉所有的烦恼和习气,除了一些上上根基之人,其他人很难做到。但烦恼也应该有一点点减少吧,习气也应该有一点点改变吧!若是烦恼依旧,习气依旧,学佛修行就没有意义了。
一定要时时刻刻做意幻供养,时时刻刻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这是积累资粮最好的方法,这是供曼茶罗的真实意义。我们现在都没有明白供曼茶罗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力和加持力,所以都不重视这个修法。都觉得供曼茶罗的实际操作步骤复杂,有难度。现在的人都不愿意受累,学佛也是,稍微有点复杂、有点难度,就不学不修了。其实供曼茶罗的步骤与操作,有条件就做,没有条件也可以不做,但是意幻供养必须要做。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清净美好、珍贵稀有的东西都供养给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了,多圆满啊!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一定要真正地明白、掌握这样的方法。
供曼茶罗是积累资粮最好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法能积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这两种资粮是成佛根本的因。想成佛就要圆满这两种资粮,否则是不会成佛的。智慧资粮为因,福德资粮为缘,能获得法身佛的果位;福德资粮为因,智慧资粮为缘,能获得色身佛的果位。若要获得法身佛和色身佛的果位,就要具足、圆满二种资粮。圆满二种资粮最好的方法就是供曼茶罗,这种方法最方便,最殊胜。
以前大家对供曼茶罗的修法没有太明白,掌握得不是很好。希望从现在开始都能有正确的认识,好好地掌握。无论是三十七堆曼茶罗、三身曼茶罗,还是七堆曼茶罗,方便时可以操作,不方便时可以不操作,主要是要明白它的真实意义与作用。希望大家在生活工作中,在任何时候都能好好地利用这种方法,做圆满的意幻供养。
也有很多其他的意幻供养的方法,但是历代祖师为什么选择这样一种方法积累资粮呢?就是因为它既方便、又殊胜、又圆满。其实真正明白了、掌握了供曼茶罗的实际操作以后,一点也不复杂,一点都不难!你们为什么认为复杂呢?就是因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修持过,所以觉得难。其实修持这个法非常重要,我们积累资粮主要靠供曼茶罗的修法。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 供曼茶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