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净宗根本戒」,请看《无量寿经》第三十五品经文。我们上一次讲到五恶当中的第五,就是饮酒恶,里面也涵盖了《十善业道》里头讲的意地上的三恶,就是贪瞋痴。我们讲到一半,在《科会》里头讲到「愚痴蒙昧」,是这一段的第三小节,我们把经文先念一念:
【意念身口。曾无一善。不信诸佛经法。不信生死善恶。欲害真人。斗乱僧众。愚痴蒙昧。自为智慧。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不仁不顺。希望长生。】
这一节是讲愚痴蒙昧,主要是讲痴恶。『意念身口,曾无一善』,这是讲到身口意三业里头没有一样是善的。在魏译本,就是康僧铠的本子,是讲「心常念恶,口常言恶,身常行恶,曾无一善」。心常念贪瞋痴,这就是常念恶;口常造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身常行杀盗淫,这是讲身口意都造恶业,没有一样是善的。
下面是讲痴瞋之恶,由痴就会引发瞋,瞋就会造作杀业、各种恶业。所以『不信诸佛经法,不信生死善恶』,这就是讲的痴恶。痴主要是表现不信圣贤教诲,不信因果报应。佛法是圣教,是释迦牟尼佛自己证得宇宙人生真相之后为我们所说出来的,叫圣言量。我们虽然现在没证得,可能听了未必完全了解、理解,但是要仰信,信了就有好处。不信佛法的,一定会随著自己错误的知见造业,造业就肯定搞六道轮回。在六道轮回当中,三途的时间是大多数,出来三善道的时候很短,所以我们愈想愈可怕。
凡夫很可怜,对佛法不能够相信,不能够依教奉行,愚痴蒙昧,就一直在造各种的罪业,受报无穷,这是轮回讲惑业苦,永无休止。对於在生死轮回当中,善恶的报应也不够相信。由於愚痴,不信佛法,对於佛菩萨、圣贤讲的正法自然就会有生排斥,不能接受,甚至诋毁,遇到在宣扬佛法的人,反而会有杀害的念头。这个杀和害,杀是讲对他的身,要断他的身命;害就是用种种的方法来障碍,这是讲『欲害真人』。真人,在汉译本里头特别是讲阿罗汉,阿罗汉是去见思烦恼、证涅盘,这个涅盘是偏真涅盘,那也叫证真。杀阿罗汉这属於五逆重罪之一,五逆重罪包括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哪一条犯了,果报都在阿鼻地狱。「欲害真人」,这属於杀阿罗汉的罪业。
『斗乱僧众』是属於破和合僧的罪业,你看愚痴颠倒,不知道因果报应的可怕,敢造这样的恶业。现在要找一个阿罗汉也不容易,所以杀阿罗汉是不是就很难做到?我们要知道这些罪有等流罪,就是跟这个罪相同的,等流罪是什么?杀善知识。善知识能教化一方,利益很多的众生,令众生破迷开悟,能够了生死、出轮回。他在这里弘扬佛法,我们恶意要杀害他,为什么会杀害他?觉得这个善知识所讲的都是自己的毛病,瞋恨心起来;或者他讲法讲得好,信众很多,名闻利养都到他那里去了,供养都到他那去了,嫉妒心起来,我们说产生利益冲突,所以就起了杀心。提婆达多杀佛这种念头就是这样起来的,佛讲经说法得到大家恭敬供养,提婆达多就嫉妒,所以他要害死佛,自己来当新佛。但是佛福报大,谁也害不死,可是出佛身血倒是可能。所以提婆达多看到佛有一次走过一条山涧,他就在山顶上把大石头往下推,希望把佛给砸死。但是佛有护法神,在半空中就用金刚杵把石头给拦住,石头的碎片四散飞开,有一个小片落在佛的脚上,出佛身血,这就造了五逆罪,所以死后堕地狱。现在佛、菩萨、罗汉在世上找不到了,如果我们看到有讲经说法的法师在这里教化一方,我们以恶意来杀害他,也是属於五逆罪。这是「不信佛法,拨无因果」,这属於「一阐提」。一阐提在佛法里叫断了善根的人,毫没有善根,对任何人只有恶意,这种人命终之后决定是堕阿鼻地狱。现在这个时代这种人真有,现在他不怕堕地狱,真要堕地狱的时候害怕了,悔之已晚,所以是『愚痴蒙昧』。
斗乱僧众,就是破和合僧,破坏正法的道场,破坏和合团体。斗就是斗诤的意思,乱是错和作逆的意思,这就是五逆之罪当中的破和合僧,是「对於和合如法修行佛道之僧众」(这个僧是四个人以上,无论在家出家在一起修六和敬,这样的团体就叫僧。当然一般来讲,看到僧都想到这是出家团体,实际上它是广义的,在家团体也包括在内),我们「以手段离间之」,挑拨离间,破坏他们的团结,使他们互相之间有猜疑、有对立、有矛盾。「使之斗乱,令废法事」,他们的使命是弘扬正法,因为不和,弘法的事业就被荒废。人和是最重要,要做事业,天时、地利、人和都要讲求,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果人和被破坏,这个事业就肯定做不成。如果是蓄意来破坏,那叫破和合僧。在《阿闍世王问五逆经》当中说,「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为是五不救罪者」,这个罪没有办法救,「必入地狱不疑」,这五逆罪只要犯了,肯定是下地狱。哪五种?「云何为五?谓杀父、杀母、害阿罗汉、斗乱众僧、起恶意於如来所」。这对於三宝,如来的道场,你以恶意相向来进行破坏,砸毁佛像,这都属於起恶意於如来所,这些都属於五无间罪的罪业,感无间地狱之苦果。
我记得我在去年大相国寺受戒的时候,它在河南开封,那边就有一个介绍,介绍冯玉祥将军曾经在大相国寺驻扎过他的军队。当时把僧人赶出去了,他们霸占寺院,变成军营,把佛像都砸毁了。因为冯玉祥将军不信佛法,而且起恶意於如来所,这个大相国寺是千年道场,在唐朝的时候是极鼎盛的,专门讲经弘法的道场,结果冯玉祥将军因为造了这样的业,他死得很悲惨。虽然他是爱国将领、抗日将领,他有功,但是这个过更不得了!只是这个过,世间人没有看到。所以他死的时候是被人谋杀,有传言是被人谋杀,但是好像这个证据不足。谋杀的时候,他是在船上被活活的烧死,现身就感得像地狱一样的报应,来生也是到无间地狱受苦。这都是什么?愚痴。如果他能认识佛法,相信佛法,相信因果报应,就绝不敢造这样的罪业,他抗日救国的这个心,这种功德,他决定能生天。可是很冤枉,死得不明不白。这是瞋,由愚痴产生了瞋恨,他无缘无故在寺院里面就要破坏,这是痴瞋之恶。
愚痴蒙昧,这底下讲的就是讲他的痴恶产生的痛苦。蒙昧是无知的意思,愚痴又加上无知,「反自为智慧,自以为是」,这是「愚痴之极」。愚痴的人都认为自己很聪明、很有智慧,无知的人总觉得自己知道得很多,这都属於妄自尊大。又因为他愚痴,「不信三世因果」,所以「不知此生之所从来,亦不知死后向何处去」,这是经文讲的,『自为智慧,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浑浑噩噩过了一生。我记得我在广州念大学的时候,在中山大学念书,我有同班的同学,还有同室的同学,住在学校学生宿舍跟我同室的一个同学,现在已经不在了,得病去世了,很年轻,三十多岁去世了。那时候我刚刚学佛法,在宿舍读经,这位同学都笑话我,甚至还捉弄我,说我在这假正经,拿著佛经自己在那读。他们在旁边打扑克牌,我劝他,你也可以来读一读,他们不听。所以很可惜,你看这个同学就这样去世了,不知生所从来,死所去向,现在还不知道在哪一道。所以「不明因果,不信轮回」,就不肯修善。
「不知利他,唯图自利」,修善就是讲利他,自利就是恶。那现在世间人哪个不是这样的?都是自己想到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家,起心动念只考虑自己,不会考虑别人。那么福享尽,寿命到了,就要搞轮回,而一生没有行善积德,决定到三恶道。所以自私自利的人,待人接物就会『不仁不顺』。什么叫仁?庄子说「爱人利物谓之仁」,这跟孔子讲的「仁者爱人」,由爱人到爱物,这是仁,想到自己,一定想到别人。你看这「仁」字,是人字旁一个二,两个人,不能只想到自己一个人,一定要想到别人,而且自己跟别人这两个人是一体的,这叫仁。能够爱人的人,就能够和顺,顺就是和顺的意思,不仅对人和顺,对一切事一切物都能够和顺,恒顺众生。这个是什么?把自己放下了才能够顺,无论是在什么样的处境都不起逆反心、不起瞋恨心,没有情绪,逆来顺受,这也是修忍。
学佛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不是那么畅快的,往往很多的曲折,很多的障碍,很多考验,这都是佛菩萨在历炼我们。孟子也说过,「天将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上天要降大任、大使命给一个人身上,你被选中了,选中了不是享福的,那是受苦受难,你的心志会觉得很苦,处处都会有障碍,不顺自己的意思,通过这样能把你自己的意思放下来。这些境界就像磨你放下我执,为什么你苦?因为你有我就苦,你放下我了就不苦,所以你没放下前就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也是,把你的身得放下,你要干活,要做很多苦力,锻炼自己的毅力、忍耐力、承担力,把身见放下,假如你身见很强、很执著,你很难接受得了。还有饿其体肤,连吃的都没有,常常要挨饿。你看孔老夫子当年去周游列国,都遇到陈蔡绝粮,饿了七天没饭吃,几乎要饿死了;连释迦牟尼佛都有马麦之报,没有东西吃,得吃马麦,马吃的饲料,他们只能吃这个,所以真正有大成就的没有说不经过苦难的。空乏其身,身上没有钱,什么都没有,一无所有,所作所为都有很多障碍,不能施展。人家很多人可能会来嫉妒你、来障碍你,乱你的所为,这都是让动心忍性,历炼你的心志,让你坚强,让你能够得到锻炼,增长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你才能堪受大任。
世间君子都有这样的认知,那我们学佛,尤其是发心绍隆佛种、弘法利生的人,你不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怎么行!弘法道路那是磨难重重,师父老人家已经跟我讲过多次,你看师父一生经历多少磨难,这些磨难绝大多数都是嫉妒障碍,师父老人家锲而不舍,没有退心,顽强的走下来,到今天得大成就。他的根现在扎得很深、很稳,没有人能动得了他。尽管如此,现在这种批评、障碍的还有,都八十六岁了,真的这些嫉妒障碍陪他一辈子。师父上人跟我讲,他这一辈子受到的障碍、受到的这些折磨很多,说我们要经历,像我这一代要经历的比他那一代要多十倍,告诉我,让我心里有这个准备。这些折磨、这些磨炼你还得忍得住,不能说出来,你要是说出来,那就会跟人结怨,就得在内心中化解。师父上人就在旁边观察你,看你能忍多久,忍不住的,那你自己走掉就不能成就,所以一切要和顺。
忍也欢欢喜喜的忍,忍里头没有一个「我在忍」的念头,强忍的念头这不叫忍,你这种强忍的念头久了之后会长肿瘤的。你就是不放在心上,心是空的,什么境界都是好境界,确实都是佛菩萨给你安排的,增益其所不能,你现在就缺这个,就得要磨炼你这个,你缺哪样,佛菩萨就给你补足。修道的人就缺忍,好,给你修忍,给你机会让你修布施、让你修忍辱。布施是放下,身心世界都得放下,一丝毫都不能沾染。然后修忍辱,忍到内心里清清净净,忍而没有觉得在忍的念头,这才叫做忍辱波罗蜜,这个波罗蜜就是到家了。所以成语也讲「忍无可忍」,一般人讲,我现在忍无可忍了,就爆发出来了,你这样就把这个成语解释得太低级了。忍是一开始的境界,忍到最后无可忍了,心地清净,哪还有什么忍的这念头?你就到家了。到家之后,你这个感恩的心才生起来,真的感恩这些佛菩萨,如果没有这些佛菩萨来帮助我,我这些烦恼怎么能断?我的智慧、我的能力怎么能增强?只有感恩,把「我」这个习气彻底磨掉,这种仁、顺就变得自然了。
不仁不顺,还『希望长生』,这不可能。连孔子都知道「仁者寿」,仁者才会长寿,为什么?他有爱心,对一切众生都慈爱、关怀、帮助,行无畏布施,无畏布施的因就会得健康长寿之果,所以仁者必然会长寿。能和顺的人长寿,他没有跟人对立冲突,不发脾气,不闹情绪,自然身体健康。有瞋恚心,这是自己折磨自己,病都会来。这个疾病的根缘就是怨恨恼怒烦,都是心里的瞋恚情绪,有怨恨、有恼、有怒还有烦,「希望长生」这怎么可能办到?这是讲到愚痴蒙昧之恶。
下面第四个小节是「障蔽现前」,是讲它的果报。因为愚痴,他就自然生障蔽,障是业障,蔽是他的心性、智慧都被蒙蔽。我们看经文:
【慈心教诲。而不肯信。苦口与语。无益其人。心中闭塞。意不开解。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不豫修善。临时乃悔。悔之於后。将何及乎。】
这是讲这种愚痴蒙昧之人,「如是之人心愚行劣」,心是愚痴的,行为下劣,虽然有人教诲他,『慈心教诲,而不肯信,苦口与语,无益其人』。譬如说父母、师长、同学爱心教诲他,他不能相信、不能接受,反而会对立,把别人的好意想歪了,认为别人是恶意对他,故意来毁谤他。「苦口与语」,这是苦口婆心跟他讲,劝导他,希望他断恶修善,改邪归正。「无益其人」,他不听、不接受教诲,自以为是。「盖因如是痴人,心中茅塞」,这种是愚痴人,心里头就像塞了个茅塞,茅塞堵住了,智慧开显不出来。「虽闻良言,不能领解」,虽然听到良师益友的话语,他不能够领会、不能够理解,当然就不能接受,这显出痴毒所招感的苦痛。愚痴是很麻烦,这个断起来很不容易,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愚痴,所以他不能受谏,就没有福报。
《净影疏》,这是隋朝小慧远法师他注的《无量寿经疏》,说「现有愚痴,暗障覆心,无所知晓,以之为痛」。这是讲现在有这些愚痴人,暗障覆心,就是业障很重,障覆他的心灵,所以他的心不灵。本来心是灵的,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是真心自然的功能,遍法界虚空界你都能见闻觉知,但是现在业障重到就是良师益友耳提面命,对著你讲都听不懂,这业障重到何等程度!所以无所知晓,以之为痛。还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很不错,由愚痴生傲慢,愈无知愈傲慢,「愚痴覆心,故蒙昧无知,此实为人生之巨痛」,人如果沦落到这个地步那真是非常哀痛,因为这种人只有下恶道、下地狱受苦,他没得救了。如果能听善知识的话,他能回头,那还有得救,不肯回头的你怎么救他?劝都劝不来,你劝他,他跟你就对立,你跟他结怨变成仇敌,何苦来!所以见到他一步一步往地狱里头走,你也没办法,这是『心中闭塞,意不开解』。
『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义寂师讲,「生死为大命,穷逼为小命」,这是讲到生死大限到了,这个时候「悔惧交至」,悔是后悔,惧是害怕,来不及了。「命欲终时,狱火来现」,地狱的猛火现出来。「见此相时,生惧生悔」,见到地狱的相现出来了,那都是我们恶心恶念变现出的景象,这时候害怕后悔了,「悔惧俱临,故云交至」,悔惧交至是这个意思。所以临终的人,因为一生作恶,他就有「狱火逼身」。我就见过这么样的人,得了癌症,到最后觉得全身好像火烧一样,冬天被子都不能盖,全身衣服都得要扒掉,还觉得热,狱火逼身。这是什么?人『不豫修善,临时乃悔』,将要堕恶道,想要扭转自己的业扭转不过来了。临时,就是到了命终的时候,因为一生没有行过善,眼看著自己要堕地狱,「至命终时,方始悔恨。但为时已晚,后悔莫及」。不豫修善的豫是预先的意思。
所以我们现在要行善积德得趁年轻,哪怕你这一生有点滴的善事,地藏菩萨到你临终时候都能帮得上忙。你看《地藏经》里讲,阎浮提众生所行的善业,乃至一沙一渧毫发许的善事,地藏菩萨都百千方便令他不堕恶道;如果一点善都没有,那地藏菩萨帮不上忙。我们可能会问,如果一个人他已经一生作恶,但是他曾经做过一点善,难道地藏菩萨就可以帮他不下恶道吗?真的是可以,凭什么?凭他这一点善所感得的三宝的加持。尤其是於佛法中所行的善事,他对三宝有一点敬仰的心,地藏菩萨都能够帮得上忙,所以三宝威力是不可思议。
在《法句喻经》里头讲了这么一个公案,公案就是故事,是讲过去忉利天天王,就是帝释天,民间讲玉皇大帝,他命终的时候,五德离身,自知命尽。
天人在临终的时候都有五衰相现出来,五衰相,在《正法念处经》里面就讲到都是因为过去生中曾经造恶业,杀盗淫妄等等的恶业,所以他虽然现在享天福,但天福享尽了,恶业会现前,这样他就会堕恶道。天人一生都在享福,身相庄严。忉利天还在欲界,他也有男女之欲,天人都有天女陪伴。这个时候如果见到天女夺取他身上的庄严之具,像衣服、缨络这些装饰品,这天女把他身上的东西拿走给其他的天子,这是一种衰相。这是什么?他先世(前世)有偷盗业所感,他以前盗取过别人的东西,现在他的天女也来盗取他的东西,他知道这是开始衰了,他的福德已经镇不住了。第二个是这些天女们闻其所说,听他讲话生颠倒解,谓其恶骂。就是当你在讲话的时候,你跟她们讲事,她会听到你在骂她,她想错了,她误会你的话,这也是一种衰相,是因为前世有妄语的罪业感得的,现在这个业就现出来了。所以我们在讲话的时候,别人把我们的话误会了,生烦恼了,这时候我们自己得生惭愧心,我们过去有妄语的罪业,所以我们不能够去怨怪别人,要自己生忏悔心。临终的时候会迷乱,失掉正念,这是因为过去犯饮酒戒,或者用酒布施给持戒的人,让人破戒。还有寿命将尽,这个也是因为前世有杀生的罪业。还有见自己的这些天女们都离开自己去找别的天子,这是过去有邪淫的罪业。这是《正法念处经》里头讲到的天人五衰相现,当然也有不同的说法,这种说法有因果在里头,所以特别好。
刚才讲这个故事,帝释天五德离身,这五德是讲他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这五德都持守不了,他就知道自己命要终。而且他能看到,自己将要下生到人间,投到一个姓陶的家里一头驴的腹中去受驴胎。他就很大忧恼,甚大忧恼,因为自己是当天人享著天福,现在去做驴。那要怎么办,谁能解救?他就想到三界之中能够救人苦难的只有佛,当时正好佛在世,他立刻就飞奔到佛所在的地方,向佛顶礼,至心皈依佛陀。幸好他跑得快,刚皈依了,这一念皈依之后,在地上趴著顶礼,还没起来命就终了,结果他的神识真的就到了人间那驴胎里头。可是因为他这一念皈依佛的功德,自然蒙受三宝加持、佛力加持,他刚入驴胎,那家主人就因为这个母驴踢坏了家里的东西,所以主人就打这头驴,打这个母驴,伤了胎。结果一伤胎,这个胎就死了,神识就从胎里出来,又回到这个忉利天天帝的身上。
你看就是他顶礼下去那么一会儿,瞬间他的神识就出去,进入驴胎又回来,回到自己那个天身,然后他起来向佛感恩。佛就赞叹说善哉,说你能够在殒命之际,就是刚刚要死的这一刹那,皈命三宝,所以又能够得到天福。所以佛给他说法,他就得到须陀洹果。这是他因缘很殊胜,他能信佛,对佛法能生一念敬仰,他就不用下恶道,他就能回到天道来。这就是地藏菩萨讲的,六道众生只要能在佛法中修一念善,哪怕小到像一粒沙、一粒尘、一滴水那么小的善事,这个善事是恭敬三宝,地藏菩萨都能够救你,也就是说三宝都能够加持你,让你得到人天。
还有一个例子,在《折伏罗汉经》当中讲的,也是类似,也是讲忉利天有一个天人寿命将尽,五衰相现,自知命终之后要生到人间来做一头猪,要投到猪腹,那当然非常的忧愁。另外一个天人告诉他,说现在佛正在忉利天为母说法。我们知道《地藏经》是在忉利天讲的,是佛为了报母亲的恩德上忉利天讲法,那时间很短。讲一座经那么一点时间,人间过了三个月,因为忉利天一天等於人间一百年,就有时差。所以佛在忉利天讲法,实际上在他们天人感受上也就是可能几分钟,你可以算一算大概三个月时间是多少。这个天人就好命,遇到佛正好在这说法,於是赶紧就到佛讲法的地方叩头顶礼,佛给他授三皈依。於是他就禀受佛陀的教诲,精诚七日,七天当中他时时处处都做到了三皈依,皈依佛,觉而不迷;皈依法,正而不邪;皈依僧,净而不染。七天之后,天人命终,就不用投胎做猪,他到人间大长者家做了一个长者之子。你看皈命三宝的功德就这么大,能在六道轮回当中救拔众生,只要众生肯相信佛法就有救。
你要是能相信阿弥陀佛,相信极乐世界,归命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那你就不会只在人天,你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那个福报远超过天人,到极乐世界就作阿惟越致菩萨,那是大菩萨,不退转的菩萨,可以化身十方广度众生,功德智慧是不可思议。你看即使一个人在临欲命终的时候,有善知识跟他提醒,归命阿弥陀佛,他就能解脱三恶道,他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靠佛力加持的,带业往生。哪怕是他不想往生,他听到一句佛号,听入耳根,他能解了,知道这是佛号,他就能不堕三恶道,这是《地藏经》里也讲得很清楚。不仅是佛号,菩萨的名号,大乘经典一句一偈,都有这样的效果,你一入耳根,可以不用落三恶道,这就是三宝威德不可思议。
所以在大命将终的时候,一生没有行善,此时能够一心归命三宝,这个人有得救。阿闍世王就是一个例子,你看他一生造五逆十恶罪,杀父亲、害母亲,跟提婆达多在一起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临终的时候地狱相现,染上了重病,痛苦不堪。结果他能够忏悔回头,佛劝他念佛求生西方,他就能够好过来,后来往生西方,上品中生。所以一切佛法当中,其他的法门救不了的,念阿弥陀佛能够救。本来五逆罪是没办法救的,肯定要堕无间地狱,念阿弥陀佛能救过来。这段是讲由於愚痴而引发的贪瞋,贪瞋痴三毒都讲到了。
我们学《十善业道经》,《十善业道经》里讲到离贪欲、离瞋恚、离愚痴有什么果报,我们也提出来学习,做为这段经文的补充说明,也帮助我们复习一下,落实三个根。《十善业道经》里头讲,「复次龙王,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有贪欲就不自在,为什么?因为你心里很多牵挂放不下,怎么可能自在?离开贪欲就有五种自在,这是分别说明,「何等为五?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於昔时不悭嫉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三界特尊,皆共敬养」。看到这些,让我们能够生起向往、学习,要放下贪欲。
这五种自在,第一种三业自在,讲身口意。自在是什么?健康,诸根具足是无损无缺,也就是讲你能得健康长寿,你意地上也得到满意快乐。所以一个人只要不贪,它对身体就是一种保养,像我们吃的东西愈简单愈健康,不用追求什么营养,营养愈丰富,实际上身体的负担愈重。我们对於财色名食睡都不贪,不为自己的欲望去苦苦追求,你就得自在,你能够长寿,所以清心寡欲这是健康长寿之道。
第二财物自在。这个自在是什么?你觉得够了,这就是自在,所谓知足常乐。贪欲多的人不知足,所以他一生都在求索,为了身外之物、这些钱财,花很多的心思,所得到的实际上都是他命中该有的,所以他不自在。有了很多财物,又怕怨贼来夺,佛讲财为五家所有,所谓水、火、盗贼、官府,还有不爱子(就是不肖子孙)。你的财物不一定是你的,可能水灾来冲走了;火灾烧掉了;官府没收,你犯罪就会没收;你财很多,盗贼就眼红,他就来抢劫、偷取;或者是不肖子孙把你的家产都败了。你要是知足常乐,「我不要这么多钱」,一切怨贼也不能夺故。像我们师父老人家给我们做示现,所有的别人的供养,他转手拿去布施,印经、做法宝来流通佛法,身上不带钱。可是有需要用钱的地方立刻有人送来,不用钱的时候,他身上可以是身无分文,不用为财挂念,这不就财物自在吗?下面讲的福德自在,也是这样,随心所欲,物皆备故,需要用的时候一切物质生活都非常的丰足,需要做好事帮助众生有人送钱来。甚至到现在师父他都不用自己去做,口头说一说就有人去干。譬如说他提倡要用远程教学,要建一个卫星电视台,真的就有人建一个专门播他老人家讲经的电视台,华藏卫星电视台。建一个卫星电视台哪里那么容易?那要耗费巨资,他想做,随心所欲,物皆备故,这么提一提,就有人帮他成就。
第四是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王,世间来讲是讲国家领导人,实在讲它可以广义的,他如果德行崇高,受大众的爱戴,也可以称为王,我们讲精神领袖。像佛就是法王,他不是国王,他有国王的位置他不要,出家修道成佛,做法王。王位自在是什么?没有人能够侵占他的位置。国家的领导人如果不贪,他不贪,下面人就能廉洁,就能奉公守法,所以国家就会安定、安全,没有人敢去谋夺他的王位。法王之位更是如此,你要能够成佛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别人是没有办法夺得了。像提婆达多想要害佛害不了,他想作新佛做不了,他没放下贪欲。做王,不管是国家的领袖也好,或者是一个宗教的领袖、精神的领袖也好,他都能够有很多珍奇妙物,珍宝,别人给他的供养,大家都来奉献给他。像我们师父上人,别人给他供养就比奉献给皇帝那个心还要虔诚,自己最心爱的物品都能够拿来奉献给老人家。老人家的德之高,大家把他看作是无上的福田,这是他老人家自己一生没有贪欲的果报。我们不贪,对这个世界什么都能放得下,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那真的是珍奇妙物皆奉献故。你是随心所欲,像《无量寿经》讲的,「郁单成七宝,横揽成万物」,随手拈来都是七宝,「手中常出无尽之宝」,这是谁给你奉献的?阿弥陀佛奉献给你的,阿弥陀佛来供养你。
第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因为你不贪,所以你获得的东西都远远超过自己预料,超过百倍殊胜。你没有求的心,你得到的更殊胜;你要有求,反而会有苦恼。这都是由於昔时不悭嫉故,悭是舍不得,嫉是嫉妒,这是舍贪之后的五种自在。这种自在我们也不贪,我们不求人天果报,我们求的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回向往生作佛。后成佛的时候,三界特尊,皆共敬养。成佛了,三界天人统统都尊敬你,都供养,这是因为过去因地上永离贪欲所得到的自然的果报。
底下经文讲「离瞋恚」,我们看《十善业道》的经文,「复次龙王,若离瞋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何等为八?一,无损恼心;二,无瞋恚心;三,无诤讼心;四,柔和质直心;五,得圣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无碍心,观者无厌」。所以,你要真明白这些殊胜的功德利益,你一定非常欢喜断瞋恚。瞋恚也是一个深重的烦恼,而且它很猛烈,一发作起来自己很难控制。贪欲往往感得的是饿鬼果报,瞋恚感得的是地狱的果报,下面讲的愚痴是畜生果报,贪瞋痴这是三恶道的主要的业因。有瞋恚的人,心就没有喜悦,你从他的相上就能看出来,一天到晚是愁眉苦脸,因为他觉得样样不如意,久而久之,他的相就是个苦相,没有喜悦心。所以你能永离瞋恚,就能得八种喜悦心法,这八种是分成八大类,每一类都很细。
何等为八?第一,无损恼心。你瞋恚心放下了,你就不会有损害别人的念头,就你不会有害人的念头。有瞋恚就容易恼害众生,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说话、做事往往不理智,这就损恼众生。损恼众生,一定会按照因果去受报,我们今天伤害众生,将来遇到了,他会同样伤害我们,而且可能伤害的手段比我们要更惨烈。因为你伤害了他,他心中也有这样的怨恨,积久了怨恨就深,遇到之后,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所以瞋恚心那是杀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第二,无瞋恚心。就是不会有恼怒,不会生气,对自己身体也是很有利的,老生气就会致病,因为一生气身上就有毒素排出来。印光大师《文钞》里讲到,有一个妇女跟自己先生发脾气吵了一架,就给小孩喂奶,为他哺乳,孩子喝了这个奶,结果没几天就死了,检查之后是中毒身亡。什么毒?就是喝了这个母亲身上的奶,因为这母亲发了脾气,有这种瞋毒,这种毒素就到了孩子身上,孩子小,受不了,就死了。我们成年人体型大,现在身体也比较强健,这个毒素产生我们还能够挺得住,但是日积月累,这毒素多了,人就病倒了。第三,无诤讼心。诤是争斗,讼是诉讼,跟人打官司。瞋恚心就容易引发争斗的心,好强争胜,诉讼上法庭,一争讼,这都会得到很不理想的果报。《朱子治家格言》也说,「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这一打官司往往都是没有好结果,自己即使打赢了也是损失惨重。第四,柔和质直心。心地柔软而正直,没有瞋恚心了,他的心总是正的,不偏不倚,很柔和,对一切人都有爱心,不会跟任何人对立,又能坚持原则,清净的慈悲的心。
第五,得圣者慈心。圣贤人都有慈悲关怀众生的心态,这是圣者。为什么?因为圣者知道一切众生跟我一体,我伤害众生就是伤害自己,所以他这种爱心是由内心自发流露出来,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大圣人是指佛,佛的慈悲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是没有条件,没有条件的慈爱,跟众生一体的悲心。「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见到众生有痛苦,自己愿意代受,因为他了解众生跟自己就是一体。所以帮助众生他出於自然,不起心不动念,就是本来就要这样做,这是自然反应。好比你身上哪里出了毛病,你的手立刻去抚摸,你都不用去思考,不用去想我要不要去给它关怀,我要怎么关怀它,甚至说我要什么条件才去关怀它,你没这个念头,自然反应就是关怀它,因为这是同体的。第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没有瞋恚的念头,自性的慈悲就能流露出来,因为这个业障消除,障碍自性性德这些恶念没有了,这个性德能流露出来,他自然会利益众生,令众生得安乐。如果一个人常常有瞋恚的习气,他就很难想到让众生安乐,那他自己就更不安乐。所以这个瞋恚业习重,重到最后跟自己都会发脾气,看一切人都不顺眼。第七,身相端严,众共尊敬。没有瞋恚的习气,心地就很慈悲,身相就端正、就庄严,我们说满脸的慈悲相。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很柔和,带著慈悲的磁场,别人在他身旁就感觉到很温暖、很安全,自然就由衷生起敬意,这就是厚德载物。
第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和忍对治瞋恚,和就是和顺,忍是忍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你能够随顺,能够忍耐,这叫和忍。一开始忍可能是强行的压制,但是你不能只停留在这个强忍的基础上,你要通过学习道理明白这个来折磨我的人也是我的善知识,他用这些方法帮我消业障,我怎么能跟他瞋恚?所以你会欢欢喜喜的忍。这些众生来折磨我的,都是善知识、都是佛菩萨,因为他能消我业障,增我的智慧。你有这样的发心、这样的智慧,就能转境界,跟一切人都能和了。所以修六和敬,一定是要求自己跟别人和,决定不能够要求别人跟自己和。你有要求别人的心,那已经对立了,你会看人家的毛病。人家跟我不和,甚至他处处刁难我,没关系,我跟他和,我能够忍,忍久了你心就清净。
速生梵世,梵是清净,世是世界,清净的世界是哪里?西方极乐世界,你能很快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所以你想到,我过几天就要到极乐世界了,我这里还有什么不能忍?什么都忍,什么都顺,即使你忍一辈子、你能活一百年,也就是忍三万六千天,三万六千天之后你就生无忧国土,寿命无量。所以把这些道理想清楚,甘心情愿,欢欢喜喜来忍。业障消得愈多愈好,我的品位将来就很高。修和忍,断瞋恚,种种功德都要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无上正等正觉,我希求的是成佛。因为永离瞋恚,你成佛的时候你能得无碍心,观者无厌。碍是障碍,没有障碍这是指我们的智慧无有障碍。跟随你学习的这些大众,包括天人都敬仰你,看到你慈悲的身相生欢喜心,观者无厌,就是怎么看都不会烦厌。就像我们看佛的身像,看一辈子都不会厌,这是慈悲的身相。
我记得我在二十四岁那年,刚刚在美国开始念博士,师父上人那年,一九九七年到达拉斯去主持佛七,在佛七中开示,我去参加这个佛七。我是第一次近距离跟师父老人家在一起,那个佛七的道场一百多人,人不多。我们跟著师父一起吃饭,听师父讲经,我当时就是目不转睛的盯著师父,目不暂舍,感觉到师父老人家那种威仪、那种慈悲很有摄受力,真的是百看不厌。这是什么?师父老人家几十年修行的功夫,他自然就有那种慈场,能够摄受众生,所以第一次跟师父交流就完全被师父深深摄受。不仅我有这种感觉,凡是跟师父上人接触过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哪怕是其他宗教的人士。像我们在新加坡跟师父老人家去拜访其他宗教,事后大家一起座谈,谈到师父老人家,每一个宗教人士对师父老人家是赞口不绝。师父老人家只要走进一个他们的厅堂,他们本来坐下的,见到师父立刻都站起来,油然而生敬意。这就是厚德,多年修行,勇断贪瞋痴感得的果报。
我们再看最后,《十善业道经》里讲到「离邪见」的经文,邪见也就是愚痴。「复次龙王,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为十?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三,惟归依佛,非余天等;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七,永离邪道,行於圣道;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九,住无碍见;十,不堕诸难,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这是讲离愚痴得到的十种功德法,这个功德是智慧,所谓戒定慧,这是功德,由戒生定,由定开慧;如果只是持戒,没有定、没有慧,就不叫功德。永离邪见就是永离愚痴,愚痴的见解叫邪见,你就能开智慧,这是功德。哪十种功德法?第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我们能够放下自己的邪知邪见,学习佛法、学习圣教,自然就有喜悦心,这个真善意乐就是法喜。你看儒家都能做到,孔老夫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学习圣教,天天断除迷惑、增长智慧,他觉得快乐;颜回是「不改其乐」。学佛的人天天跟佛菩萨在一起,这是得真善等侣,这个快乐无穷无尽,法喜充满。佛菩萨在哪里?佛菩萨在经典里头,我们能够天天不离开经教,现在可以通过光盘、通过网路,天天跟著师父上人学佛法,这不就是得真善的伴侣吗?师父永远能够陪伴我们,二十四小时可以不间断的陪伴,这个快乐非世间之乐可以比拟,正是古德所谓的「世味哪有法味浓?」
第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断了邪见,一定能深信因果,反之,不信因果就是邪见。真相信因果的人不会作恶,知道作恶必有恶报,必会下恶道,所以宁愿牺牲身命都不肯犯戒、不肯作恶,因为犯戒、作恶将来要堕恶道,长劫受苦。第三,惟归依佛,非余天等。佛的教诲是最纯正的宇宙人生真相,我们跟佛学习,皈依佛,皈是回归,依是依靠,从我们邪知邪见回头,从迷惑颠倒回头,皈依佛、皈依法,不皈依外道。其他的其余天等,这是讲外道,教你将来生天,教你能够做人,甚至还有的是邪教,欺骗你。你能真正皈依佛法,学习佛陀的教育,不离开经典的教诲,这些外道、邪教不可能诱惑、迷惑你。我们所修所学,志求菩提,不是为了在人天享福,这些外道乃至邪教,都是用这些人天的福报来迷惑人,你不求这个,我求佛菩提,他们就没办法。当然发了愿,志求菩提,就是每天都要不离开经教,用经教指导我们修行,就不至於盲修瞎练,不至於增长邪见。
下面第四是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心地是正直的,如果没有邪见、没有愚痴,自然心地正直,有正知正见。譬如说这些吉凶祸福,你知道它因果的道理,像《太上感应篇》讲「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你知道行善必有善报,作恶必有恶报,你不会有迷惑。即使是你现在可能遇到了不顺的这些境遇,甚至是凶灾,你也不会动摇对因果的信心。你知道这现在的凶祸,是过去世中或者今生曾经做过的恶业感得的苦报,我不怨天不尤人,没有这些吉凶疑网。最怕你怀疑,一怀疑了,难免会怨天尤人。看到世间有的人作恶多端,怎么还有这么多吉利?办事还很顺,还很有福报,做生意都能赚钱。或者是看到他开海鲜店生意很红火,开海鲜店杀生,怎么还有这个福报?产生疑虑了,那是你没有放下邪见。如果你真正明白因果通三世,你就不会有这个怀疑,他现在的福报是因为前生修的善业,而今生造恶业,他把福报快速享完,以后就苦了。甚至可能不用等到来世,这一生你看他晚年就苦,会很多病、很多灾难,甚至可能短命。第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没有邪知邪见,他自然不会犯错误。人为什么会犯错误,为什么造业?因为有邪知邪见,迷惑颠倒。所以学了佛法,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正、什么是邪,就能够断恶修善、改邪归正,他就常生在人天道,不会堕三恶道。而真正断了邪见,就是断见惑,证须陀洹果,他就不会堕三恶道,他只会在人天七次往返,就证得阿罗汉果,证阿罗汉就永出三界。
第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他的福德很大,为什么?因为他没有邪见,就会修福,他也就知道什么是正、什么是邪,他就有智慧,不会迷惑。有福的人又有智慧,他又更加会修福,他这个福报他不会自己独享,他与众生共享,用福报来造福人类、造福众生,所以福报智慧都转转增胜。佛法讲三种布施,布施财得财富,布施法得智慧,布施无畏得健康长寿,他就可以非常努力的去做,三种果报都愈来愈殊胜。我们看师父上人一生就能看到,他年轻的时候没有财富,贫穷;没有地位,这是属於贱;还没有长寿,年轻的时候好几个算命先生算过命,都说他活不过四十五岁,他自己也知道。后来老师劝他讲经说法,讲经说法是法布施,法布施里头也有财布施,也有无畏布施。因为你讲法需要去准备,需要用你的体力、用你的精神,这是内财布施;你讲的法让人家开智慧,这是法布施;你让人开智慧,人家就解脱了烦恼,解除了恐惧,这就无畏布施,所以讲经说法三种布施具足。我们师父非常努力的做,做了几十年,活过了四十五岁不止,多活了一倍,今年八十六,身体还是很健康;很有智慧,智慧愈来愈高,在我们眼中,他都是等於佛的智慧;福报更是,财物,需要的时候应有尽有,不需要的时候也不会出现在面前,根本不用去烦心,财物自在。你看三种布施得三种果报,给我们做示现。所以我现在努力的来修这三种布施,学师父老人家,我相信到晚年也应该很不错,谁修谁都能得到。
第七,永离邪道,行於圣道。离开邪见了就会离开邪道,不会误入邪途,而能够行圣道,你能学正法。第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对於身见能放得下,知道这个身不是我,就不会为这个身造作种种恶业。往往凡夫都因为有这个身,就有五欲的追求,财色名食睡这地狱五条根都具足了,就会造恶业,将来会堕恶道。九,住无碍见。永离邪见的人,他智慧无碍,所以他的见地是自性流露出来的智慧,能够看到宇宙的真实相。第十,不堕诸难。不会堕落三恶道,不受这些苦痛。
这十种功德法,都因永离邪见得到。这个永离邪见的方法,只有不离开经教的学习,天天要听经闻法,要深入经教,你将此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你能够圆满佛道。佛是无上的自在、无量的神通,都是本性中本来具足,你能够成就,你能够恢复。这是《十善业道经》里面讲的离贪瞋痴三毒所得到的这些殊胜果报,我们学习之后要发心断贪瞋痴,改习气、改毛病,你这个功德辅助你念阿弥陀佛,你就很快能拿到往生的把握。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