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发布时间:2023-07-20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人生的大智慧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本经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佛教典籍中,一部经典的题目,往往是全经内容的画龙点睛之处。因此,在学习经典时,首先要了解经题蕴涵的深意。
   先释般若。般若,是梵语音译。佛教经论的翻译,有音译和义译两种方式,音译多是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玄奘三藏在译经时,就制订有“五不翻”的规则:一、尊重不翻;二、顺古不翻;三、多义不翻;四、秘密不翻;五、此方所无不翻。“般若”既属于第一种类型,以尊重故不翻。另一方面,汉语中也缺乏与“般若”内涵相应的词汇,即此方所无,故采用音译。
   由于般若是梵语音译,我们显然无法从字面上依文解义。那么,般若又具有什么深意呢?古德为了人们理解的方便,有时也将般若释为智慧,但它显然不同于通常所说的世间智慧。因为世间智慧是有限的,有缺陷的,更是夹杂烦恼的,不足以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而般若智慧则不然,它是无限、圆满、清净的,能使我们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相,从而彻底超越生命中的无明烦恼。
   所以,般若对于生命改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缺乏般若智慧,人们就会产生两种困扰:

一、认识上的迷惑

   凡夫因无明所扰,总是陷入各种迷惑状态中,既不能透彻了解自己,也无法真正认识世界。或许有人会说:难道我们连自己都不了解吗?这个问题听来似乎令人费解,事实却是如此。试问:你们知道“我”是谁吗?这个问题看似简单,有人可能会不加思索地回答:“我”就是我呵。其实,这是一个极为深奥的问题。我们以为,“我”就是我。那么,究竟是以身体为“我”,还是以思维为“我”呢?倘若以身体为“我”,身体乃四大假合,四大解体之时,“我”在何处?倘若以思维为“我”,思维乃经验及概念的积累延续,并无独立自性可言。足见,这个问题远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么容易回答。所以,西方哲学的最高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也是人生的一大迷惑。记得有位西方哲学家曾对人生作过一番形象的比喻:人生有如过桥,而这座桥的桥头、桥尾、桥下都布满云雾,人们就从一团云雾走向另一团云雾。以佛教观点来看,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仅仅是一期生命的开端。当我们死亡时,也只是这期生命的终点,并不意味着它的彻底结束。事实上,生命还会生生不已地延续下去。在漫长的生命洪流中,今生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短暂片段。因此,我们在着眼于现世生存的同时,更应追寻“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答案,这也是每个人必须解决的切身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很关心自己的命运。那么,命运是什么?人生是否存在命运?假如存在命运,它又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由什么力量推动?对于这些问题,世人的看法往往大相径庭:有人不信命运存在,以为生命发展没有既定规律可寻;有人深信命运规律,认为冥冥之中确实存在支配我们的力量。此外,有人认为命运不可改变;有人认为命运可以改变;有人认为支配命运的力量来自神灵;有人认为改造命运的机会来自自身,等等。那么,命运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因果报应也是世人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从某些现象来看,世间万物似乎各有因果,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收获来自播种,成功来自努力。但从某些现象来看,生活中又存在许多难以解释的现象。比如,有人作恶多端,却过得逍遥自在;有人行善积德,却过得穷困潦倒。因而,多数人认可一生论,不信因果报应。而世间各种宗教大多认可因果报应的观点。那么,因果报应确实存在吗?
   人为什么活着?生存的意义是什么?也是人们经常提出的问题。生存在这个世间,许多人并不知道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只是沿着前人约定俗成的习惯,上学、工作、成家、生儿育女、升官发财、享受欲乐乃至一命呜呼。一代又一代,人们重复着几乎相同的生活模式,却很少去思考这种生活能否实现人生的真正意义。怎样才能开发生命的最大价值?这就必须知道:人究竟为了什么而活着。

二、执著欲望带来的痛苦

   佛经中,称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为欲界。欲界的最大特点,就在一个“欲”字。可以这么说,这个世界的人,都生活在强烈的欲望中。什么是欲?欲,就是生命内在的希求,既有生理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而由身心产生的欲望,又有着千差万别的表现形式。佛经中,将之简单归纳为五种,分别是色、声、香、味、触“五欲”。色欲,是眼睛希望看见亮丽的颜色;声欲,是耳朵希望听到悦耳的音声;香欲,是鼻子希望闻到芬芳的气息;味欲,是舌头希望品尝可口的美味;触欲,是身体希望接触舒适的环境。在佛经中,“五欲”有时会另有所指,分别指财、色、名、食、睡“五欲”。财欲,是对金钱财富的希求;色欲,是对男女情感的希求;名欲,是对名誉地位的希求;食欲,是对饮食的希求;睡欲,是对睡眠的希求。有情的生命,就是在不断追逐五欲的过程中延续。当上述欲望得到满足时,会产生暂时的快乐。因而,通常所说的人生幸福,无非是指欲望的满足。
   但欲望又是不稳定的。人类欲望虽与物质条件有关,但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满足?并没有具体、统一的标准。从整体来说,往往是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而提升,所谓水涨船高。对古人来说,丰衣足食就能知足常乐;而对今天的人来说,衣食无忧已很难使人满足,更难使人因此产生幸福感。随着物质的繁荣,欲望也在随之膨胀,而且是无止境地膨胀,这使人们永远处在无休止的追逐中。
   欲望的表现形式,有三大特征:

   一、占有:人们被欲望驱使,总想不断占有。当温饱尚未解决时,人们只求吃饱穿暖,有个遮风蔽雨的住处。一旦基本需求得到保障,很快就不会满足,进而希求方便舒适的生活。洗衣服太麻烦,最好有洗衣机代劳;走路太疲劳,最好有私家车代步;工作之余闲得无聊,应该有个电视消遣娱乐;外出旅游固然潇洒,还要有架摄像机随时记录。要求越多,需要添置的东西就越多,为此耗费的钱财也就越多。但钱财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相应的,我们就得为了赚钱,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欲望而拼命工作,忙碌不休。
   有了物质财富之后,人们又会向往名誉地位。总之,别人拥有的,我必须有;别人没有的,我也得有。欲望,常常使我们一生都在不断追逐、占有的循环中度过。一个欲望满足了,新的欲望很快接踵而至。被欲望支配的人,往往忽略自己已经拥有的,忙于追逐尚未属于自己的一切。却很少考量,那一切究竟是不是人生的真正需求。俗话说:欲壑难填。一个对财富充满欲望的人,即使有了百万家产,还会继续想着千万、亿万。由于我们永远把目标向前推进,怎么可能有知足的时候?因而,即使拥有再多,也很难感觉幸福。

   二、比较:生活在现实社会,必然会与他人发生关系。于是乎,就会相互攀比。你拥有百万,我得拥有千万,比你富有;你坐夏利,我得坐奔驰,比你神气;你吃千元一桌,我得吃万元一顿,比你豪华;你穿新款时装,我得穿国际名牌,比你时髦;你的电脑是386,我得买486,比你先进;你当县长,我得当上市长,比你官大。
   带着比较心态去生活的人,总在期待出人头地,希望从他人羡慕的眼光中感受幸福。但是,社会日新月异,即使我们不停地跟着跑,也难以长处潮流之先。比如电脑,前两年286都难得一见,都觉得非常先进。短短几年,386、486就显得过时了,因为586已闪亮登场。不过,就算换了最新型号又如何呢?要不了多长时间,又会落伍于时代。20年前,谁家如果有一辆自行车,就够他们幸福很长时间了。但自行车普及后,需要拥有摩托车才会感到幸福。待摩托车普及后,则需要拥有私家车才会觉得幸福。
   社会总在不断推陈出新,处于比较中的人,虽然总在追求幸福,总在为达到某个目标努力,却难有满足之时。即使暂时处于领先地位,暂时感到满足,但很快就会被新的比较驱使,继续奔忙不休。

   三、竞争:以比较的心态生活,必然导致竞争。在家庭中,兄妹间为博得父母宠爱而竞争;在学校内,同学间为成绩高低而竞争;在市场上,同行们为占领市场而竞争;在学术界,学者们为学术地位、作品影响而竞争;在国与国之间,则会因国土、资源的占有而竞争。人类社会,难道也要像自然界那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吗?难道相互拼搏,乃至你死我活的争斗,才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吗?在竞争中,多少人活得疲惫不堪,多少人过得不堪重负。
   欲望,使人们不断向外攀缘,并在这种无休止的追逐中迷失自我。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某日,佛陀静坐后在林中漫步。这时,一群年青人匆匆向前走来,向佛陀询问,是否看见几个女孩从这边经过?佛陀问其缘由,年青人说:昨晚他们与这些女子寻欢作乐,清早起来时却发现她们已逃之夭夭,并卷走了他们的全部钱财。佛陀反问道:那么,是寻找女子、钱财重要,还是寻找你们自己更重要呢?
   其实,现代人多数和故事中的年青人很相似。在一味向外追逐时,却很少关注自己,更不知道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如今,几乎全社会都在疯狂地赚钱,所谓“十亿人民九亿商”。今天的中国大地,与经济挂钩的书籍特别畅销,和经济相关的科系生源爆满。文化界尚且如此,何况其他?社会上,各种生财之道五花八门。多少人为了赚钱挖空心思,不择手段。
   随着经济发展,又创造了无数消费机会,以此不断刺激人们的消费意识。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这些年来层出不穷的各类娱乐场所:如舞厅、酒吧、夜总会等等。人们白天忙于赚钱,晚上纵情享乐,在一刻不停的忙碌中,彻底迷失了方向。更令人担忧的是,经济繁荣了,社会道德却每况愈下。
   对欲望的过度追逐,必将导致痛苦的结果。正如《阿毗达磨俱舍论·分别界品》所说:“趣求诸欲人,常起于希望,所欲若不遂,恼坏如箭中。”这首偈颂告诉我们:沉溺于欲望中的人,总在不断向外希求,一旦所求不能如愿,就会沮丧失落,有如被利箭射中那样痛苦难当。佛教中,将这种欲望不能满足所造成的痛苦称为求不得苦,与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炽盛合为“八苦”,是对人生一切痛苦的简要归纳。
   《中阿含经·苦阴经》中,也深刻阐明了欲的过患。《经》曰:“云何欲患?族姓子者,随其伎术以自存活,或作田业、或行治生、或以学书、或明算术、或知工数、或巧刻印、或作文章、或造手笔、或晓经书、或作勇将、或奉事王。彼寒时则寒,热时则热,饥渴、疲劳,蚊虻所蜇,作如是业,求图钱财。彼族姓子如是方便,作如是行,作如是求,若不得钱财者,便生忧苦、愁戚、懊恼……若得钱财者,彼便爱惜,守护密藏……若有王夺、贼劫、火烧、腐坏、亡失,便生忧苦、愁戚、懊恼。”记述了追求财富和失去财富导致的痛苦。《经》中又说:“众生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子、兄弟、姊妹、亲族展转共诤。彼既如是共斗诤已,母说子恶,子说母恶,父子、兄弟、姐妹、亲族更相说恶,况复他人。”这些因争夺财富而导致的纠纷,从古到今不曾停止。不仅社会上彼此争斗,即使在朝暮相处的家庭中,在血脉相连的亲人间,也时常会因财产而造成各种纠纷,或是夫妻反目,或是父子敌对,或是兄弟失和,或是亲族离散。究其根源,也是因为占有欲造成的。
   《经》中接着说:“众生因欲缘欲,以欲为本故,王王共争,梵志梵志共诤,居士居士共诤,民民共诤,国国共诤,彼因斗诤共相憎故,以种种器仗转相加害,或以拳叉石掷,或以杖打刀斫。彼当斗时,或死、或怖,受极重苦。”在我们这个五浊恶世,世人因欲望而彼此争斗,永无休止。商人与商人争,政客与政客争,国家与国家争。当年,德国法西斯席卷欧洲,日本侵略者危害亚洲,及人类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种种痛苦,其始作俑者,也是欲望导致的霸权扩张。在武器落后的古代社会,战争通常只会造成局部地区的灾难。而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倘若某些大国无法遏制自身的扩张欲,人类就会面临毁灭性的灾难,其后果不堪设想。
   人类若想解决由认识困惑和执著欲望带来的痛苦,唯有依靠般若智慧的力量。《经》曰:“般若波罗蜜。”波罗蜜,汉译为度,即到彼岸之义。所谓度,就是度过烦恼,度过生死瀑流。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到彼岸,并非东方琉璃世界,亦非西方极乐世界,恰恰是我们所在的现实人间。假如我们被无明所惑,就是烦恼、痛苦的此岸,就是彷徨、苦闷的此岸,就是空虚、不安的此岸。一旦开发般若智慧,正见诸法实相,如法起修,如理而行,就会抵达安乐、祥和的彼岸,抵达解脱、自在的彼岸。所以说,般若正是将我们从此岸度到彼岸的舟航。

 

上一篇:我的修学经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