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现观庄严智度窍诀论》。全论分四部分,今天是
甲三、论义分二(乙一、造论分支;乙二、所造正论)
乙二、所造正论分三
丙一、针对欣乐广讲者之八现观分类,分二
丁二、广讲彼等之义,分三
戊二、(广讲所修之四加行)
己一、(广讲自在之因果)可分为二:一、广讲自在之因——正等加行;二、广讲自在之果——顶加行。
庚一、(广讲自在之因——正等加行)可分为二:一、相续中所生之殊胜加行;二、相续中生起殊胜加行之观修次第。
辛二、(相续中生起殊胜加行之观修次第)可分为三:一、相续中生起殊胜加行之时段;二、生起所依之补特伽罗;三、彼等补特伽罗之观修次第。
壬二、(生起不退转相所依之补特伽罗)可分为二:一、略说不退转相所依补特伽罗;二、广说不退转相之分类。
癸二、(广说不退转相之分类)可分为三:一、加行道不退转相;二、见道不退转相;三、修道不退转相。
子一、(加行道不退转相)可分为二:一、略说;二、广述。
菩萨分钝根者和利根者。如果是利根者,在资粮道的时候,就有不退转的功德,即在菩提道上不会退转。但此处主要讲不退转之相,要出现这种不退转之相,是从暖位开始直到八地。资粮道的不退转相,是不确定的;利根者在资粮道也许不会退转,但不确定,不一定会出现不退转之相。所以是从加行道开始安立不退转相的。
丑一、(略说):
由说于色等 转等二十相
即住抉择分 所有不退相
由所说的逆转了对于从色法等直至一切种智之间诸法的耽执以及无有疑惑等二十相,即可表示即将宣说的住于加行道顺抉择分所有的此等不退转相现行相。
这里讲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不退转相,共有二十种不退转相:断除对诸法的耽着,对诸法的究竟实义无有疑惑等。加行道也叫顺抉择分,有四个阶段,四种不同的境界——暖位、顶位、忍位、胜法位。住于加行道的菩萨,在菩提道上不退转。
丑二、(广述)可分为四:一、暖位之相;二、顶位之相;三、忍位之相;四、世第一法位之相。
寅一、(暖位之相):
由于色等转 尽疑惑无暇
自安住善法 亦令他安住
(一)由于逆转了对于从色法等直至一切种智之间(轮涅一切诸法的实有耽执现行,从而远离了生死善恶等等)异体之想。也可以说,具备此等甚深之法的自相续,可以从与深奥法性不相违背的,具有理证的词句中了知。通过他的言行就能了知他的功德。
(二)因怀有以胜解信而对大乘三皈依处灭尽了疑惑的诚信,所以不会再依止佛教之外的其他沙门、婆罗门为引路之怙主。
他的相续中已经生起了胜解信心,对大乘的皈依处——三宝坚定不移的诚信,所以不会再依止佛教之外的其他教派以及天魔外道等。
(三)因断除了不善之现行,故而永远弃离了恶趣,再也不会堕落恶趣。又因为成就了不转生无暇处的愿望,所以尽除了无暇。我们发愿生生世世中都能获得暇满人身。处于暖位的菩萨,能成就这个愿,再不会堕落恶趣,在生生世世中都能获得暇满的人身,所以尽除了八无暇处。
(四)以缘于利他的大悲心而自行安住于十善法,亦精勤地令他众安住于彼境界。不是为了世间的利益、福报,而是为了众生,以缘于利他的大悲心,精勤、努力地让其他有缘众生也行持十种善法,具有大悲之心。
于他行施等 深义无犹豫
身等修慈行 不共五盖住
(五)以自他相换之心,而在无有报酬的情况下,行持于其他众生传讲佛法等利他的布施等等,并将(善根)回向菩提。
菩萨做利他的事情是不求回报的,不需要报酬。以法布施让众生相续成熟,以财布施、无畏布施满足众生的需求,实现众生的愿望,并将善根回向菩提,回向众生。
(六)因对法性离戏甚深之义无有丝毫犹豫,从而一门心思地喜爱正法。再不会追求其他法门,也不会追求其他世间的利益等等,一门心思地精进地修持正法。不像我们,我们的信心是不坚定的,对诸法的究竟实相也没有生起真实的定解,还是在犹豫的状态,心里还有很多其他所求。
(七)因所有行为都是为了趋向他利,而恒时言说柔和之语等,修持慈爱的身体行为,以及“等”字所包含的语和意三种业。
菩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众生,处处为众生着想,菩萨非常护持众生的相续,所以他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行为上也是处处助人为乐,帮助他人。心里只有利他心,没有其他的私心杂念,语言也是非常柔和,行为也非常随顺,护持众生相续的清净。他唯一的愿望或发心,都是利他,身口意都不离众生的利益。
(八)因圆满了精进于三学的行为,而不与遮障戒学的贪欲盖和嗔恚盖,遮障慧学的睡眠昏沉盖,遮障定学的掉举追悔盖,以及怀疑真谛之理的怀疑盖五种盖障共住。圆满了精进于三学的行为,所以与三学违背的、遮障的五种烦恼不共住,没有五种烦恼。
摧伏诸随眠 具正念正知
衣等恒洁净
(九)通过观修空性,而以令其俯首听命的方式来摧伏诸种无明以及见之随眠。这个时候已经是加行道,通过禅定产生对空性的定解,有很大的对治力。
(十)因在行、住、坐、卧的举止威仪当中具备足够的正念与正知,从而表现出双目仅视一牛轭之距而行的心无迷乱等行为。我们也要求时时不离正知正念,住于加行道的菩萨就能做到这些。并且不东看西看,具足这种威仪。小乘戒律里讲了,行住坐卧的过程中都很谨慎,以正知正念来护持。
(十一)因内外一切行止高洁纯净,而能恒久保持法衣清净等彻底洁净的状态。内心清净的人,身体自然也清净,所以身上也不会有灰或脏的东西,衣服都自然干净,这也是内心清净的一种表现。佛在戒律里也讲,衣服要穿整齐、干净。我们有这样的说法,戒律清净的人身上自然有香味,这叫戒香。
以上十一相,即为暖位的不退转相。
寅二、(顶位之相):
身不生诸虫 心无曲杜多
及无悭吝等 成就法性行
利他求地狱
顶位的不退转相,包括以下六种:
(十二)因善根超胜于所有世间,故不会在身体上衍生诸八万种虫类,从而使身体极为清净。
他的善根超胜于所有的世间,所以身上不会有那么多细菌种类。其实我们身上有很多东西,痰、鼻涕等,也有很多跟细菌有关系,菩萨身上不会有很多脏物。
不退转相,如同我们讲的法相一样,通过它们能衡量这个菩萨是已经不退转的,能衡量他相续中已经有了远离对一切法的耽着。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和特征,就不能说是不退转之相。这些不退转相,也不一定全部都会出现。
(十三)因清净增上意乐之善根尤为清净,故而无有奸狡谄曲之心,胜过了声缘之作意,不求世间福报或自己的利益。
(十四)因不看重名闻利养,对名闻利养没有贪着,也不追求,而真实受持著粪扫衣(垃圾堆捡的,破烂的)、但持三衣、但持毳衣、次第乞食、但一座食(放弃了以后再不吃)、不作余食、处阿兰若、常住树下、常露地坐、常住冢间、常期端坐、随处而坐的十二杜多功德。小乘比丘戒律里讲这些,以前印度修行人基本都是这样。
(十五)因修持殊胜六度,而于自相续中无有悭吝,以及“等”字所概括的无有恶戒、嗔怒、懈怠、散乱以及恶慧诸法。这都是六度的违品。
(十六)以诸法不超离法性之悟境,而于一切举止行为中,成就了不违背法性并具备般若波罗蜜多瑜伽的行性。
(十七)以自身代受轮回痛苦之心,为了利益其他有情,即便是地狱之苦,也甘愿自寻求或欣然代其领受。菩萨为了度化众生,可以转生于六道中,哪怕下地狱也心甘情愿,可以度化众生。也有很多大德在圆寂的时候,发愿到地狱度化众生,也是这个意思。
寅三、(忍位之相):
非他能牵引 魔开显似道
了知彼是魔
忍位的不退转相有两种:
(十八)因彻底相信自证境界,所以能凭借他缘不可操控之智慧力,而不会被[非能]恶魔等他众牵引至低劣之道。
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证悟境界,问上师,自己是否见性了。若见性了自己肯定知道,到加行道的时候有这个能力。其他人则不然,有些人虽然学得很好,很有信心,一旦着魔了,遇到对境的时候,就无法控制,无法驾驭自己,然后误入歧途。我们当中也有这样的人,真的很可惜、很可怜。
(十九)因无误通达获得佛果之方便法门,而能将开显其他被矫饰的相似之道,诸如(妄说)观修不净观、白骨观等等,修持四禅(世间的禅,一禅、二禅、三禅)四无色(无色界的心、境界)等等为究竟之义的魔众,了知到“彼即是魔”,从而超越于魔之行境。
大乘佛法是通达佛果的方便法门,正确地了知了这种大乘的佛理——智慧和方便双运的方法或道。有些人讲白骨观好,应该修持这个;有的说不净观好,应该修持这个等。还有四禅八定等属于世间的禅,与大乘的佛法相比较,都是不究竟的。去修持这些,会耽误自己的成就佛果。住于加行道的菩萨,他有能力认知,有人给他讲或自己有这种想法,这都是魔。因为耽误自己的修行,再也不可能获得究竟的佛果,这都是魔,没有别的魔。
寅四、(世第一法位之相):
诸佛欢喜行
(二十)因清净了缘于三轮之尘垢,故而没有微尘许的不净。为了成办二利,而行持一切行为皆令诸佛欢喜的稀有之行。
已经到了世第一法位,这个境界高,执着很少,几乎能站在三轮体空的角度去对待一切事物,没有微尘许的不净。
以上,共讲了二十种不退转之相。
由此二十相 诸住暖顶忍
世第一法众 不退大菩提
由此等二十相,即可涵盖住于加行道暖位、顶位、忍位,以及上等加行道的世第一法位诸众的不退转于圆满大菩提(之相)。
佛经所说的:“于色转故,知为不退转菩萨”等等,(即是对此等诸相的诠释。)
这二十种不退转相,属于加行道的暖位、顶位、忍位、胜法位,这四个阶段都会出现不退转相。通过这些不退转相能证明、能衡量菩萨的境界,但衡量的人要有一定的智慧和能力,才可以衡量。这些不退转相不一定全部出现。
子二、(见道不退转相)可分为二:一、略述;二、广说。
丑一、(略述):
见道中忍智 十六刹那心
当知此即是 菩萨不退相
这十六种不退转相,属于见道的十六种刹那智慧而引发。十六种刹那智慧,是菩萨入定时出现的境界或者十六种刹那智慧。按麦彭仁波切的观点,本体是一个,从反体的角度分十六种刹那智慧,都是在入定时出现的境界、智慧。
为什么说十六刹那智慧是因呢?菩萨入定智慧是因,菩萨后得位出现的十六种不同功德是果,把因的名字取给了果。这十六种功德,都是菩萨入定的十六种刹那智慧引发的,十六种刹那对应十六种功德,这十六种刹那,实际是指后得位所产生的十六种功德。
我们应当了知,在住于见道的中根菩萨相续中,以殊胜方便智慧所摄持的,包括八忍和八智刹那在内的此等十六智慧刹那心,以及由其所引发的殊胜身语之名言,即是不退转菩萨的性相或者标志。
此处将忍智十六智慧刹那,说成是见道不退转相,是以因法的名称来安立果法的结果,而并不是见道智慧本身。从正理可害的角度而言,入定智慧是不能以其他法来安立的。
见道不退转相,不是见道智慧本身,见道的入定智慧如同空中鸟迹,无法思量,无法衡量。这样安立的用意是:由入定智慧所产生的果法,即是在后得之际出现的遣除色法等身语殊胜之相,这种关联即为其原因。
安立的必要:是为了通达除了根据所调诸众的根基而应机化现的情形以外,得地菩萨诸众的后得,与其入定之相是基本相似的。
菩萨出定的时候为什么产生这些功德?跟入定有关联,入定的时候远离能取所取,没有任何分别,没法安立、没法显现这些功德。出定的时候有分别,出定的功德,是入定产生的功德显现,如果没有前面入定,后得位不会显现这些功德。
综上所述,依靠入定现见法性之力,而在后得当中出现的此等十六相,与见道之后所获得的果法并没有区别,只是在分别相对应时,才从反体的角度划分为忍智十六智慧的能表之法,但却并不是以分别各自的因法,而产生出分别各自的果法的。
丑二、(广说):
遣除色等想 心坚退小乘
永尽静虑等 所有诸支分
十六刹那依次包括:
(一)因现证空性,从而遣除了对从色法等直至一切种智之间诸法的耽执之想,以及遍计种子在内的所有法之苦法忍。断除的不仅是粗大的耽执,遍计部分的种子也能彻底断除。
(二)依靠诸佛菩萨的加持,从而令无上菩提心坚稳不退的苦法智;
(三)因修持大乘发心等殊胜法门,从而使内心退转于追求名声等今生利益,以及小乘追寻个人寂灭的声缘境界,而不离开遍智作意的苦类忍;
(四)虽然凭借善于辨别诸法的无分别智慧之力,而获得了四静虑,以及“等”字所表示的四无色和灭尽定,却永远灭尽了转生以及趋入其道的所有诸支分之苦类智。
虽然,凭借智慧之力,可能会出现这些境界,会获得这些功德,但是,不会转生、不会落入外道或欲界的一心禅里。
以上四相,为属于苦谛的四个刹那。证悟苦谛有四个智慧刹那,与之相对应的不退转相也有四个。
身心轻利性 巧便行诸欲
常修净梵行 善清净正命
(五)利用善法而使身体十分轻盈,内心因无有忿恨等诸缠而呈轻利之性的集法忍;
(六)即使成为在家人,也不会贪执一切事物。即使是在家人,只要内心是觉悟的,有智慧的,就不会贪执一切事物,也不会有烦恼。
纵然享受行持诸种妙欲,也于其毫无耽执。对已经登地的菩萨来说,黄金和牛粪在境界里是没有区别的,有再多的财产、再大的名气、再大的荣誉、再多的受用也不会影响到内心。如果放不下都会变成精神的压力,都会有挂碍,让心不得自在。
一个大乘的修行人,尤其是登地菩萨,可以示现各种形象来度众生,末法时期也需要世间福报,为众生可以有世间八法。纵然享受,诸种妙欲,也于其毫无耽执,并极其善巧于与众生相应的诸种调化方便之集法智。菩萨一切都看破放下了,世间福报有无都一样,毫无耽执。但为了度化众生,为了表法,可以拥有。
(七)因现见在家的过患,以及耽执外境受用的过患,而不会接触女人,也不会使用与凶恶等等有关的猛咒。世间没有真正的安乐,我们也感觉到在哪里都不行,无论在山上还是在山下,无论自己一个人还是跟大家在一起,都不行,处处都是刺,这都是我们内在的问题,我们太执着于这一切了。如果了知真相,世间犹如罗刹洲,除了恐惧,除了痛苦,没有其他的。“女人”是代表,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这样。在自利方面,恒常修持清净梵行的集类忍。跟出家人一样,修持清净梵行。为了利益众生,可以有善巧方便。
(八)由于心无散乱,并获得了信等诸根六根,从而远离了为求名闻利养而诸根持律的诈现威仪,言说动听之语的谄媚奉承,赞美他人财物的旁敲侧击,直接向他人巧取讹索,以及称赞昔日所获的假利求利,这是五种邪命。
有些出家人,为了得到恭敬、供养等利益,在施主面前伪装清净。对上山来的居士,要热情招待,若是为了众生,为了信众生欢喜,是可以的。如果关心他照顾他是为了得到恭敬、供养的物品而花言巧语,照顾、帮助、伺候。有的人特别会说,不过我们这里的出家人很好,极少数人不知道。每个人的秉性、品德是不一样的,也有爱财的,特别喜欢跟他人接触的人。但是大部分人都可以。这都是不如法的五种邪命。通过这些手段,得到供养,自己享用,以此为生。
还有旁敲侧击,自己特别喜欢对方的一种东西,为了得到,而旁敲侧击地说:“我以前也有一个这样的东西,后来弄坏了。我还想得到一个,但一直没找到。”以此为目的赞美他人的财物。或者之前给过,还想得到,就说:“之前的东西很好用,对我的帮助太大了。”这五种邪命,都是不清净的,依靠这些方式而活,都叫邪命。
并远离了杀生等一切恶业,不仅直接不杀生,间接也不杀生。从而具备了作为圣者之法的贤善清净之正命受用的集类智。
以上四相,为属于集谛的四个刹那。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上师仁波切宣讲于2018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