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经常犯戒,过后也能忏悔,然后再犯戒,再忏悔,但是这就像我们走路一样,刚迈了一步,又退了回去;再迈一步,又退了回去……这样成就的过程是很慢的。
戒律是一切功德的基础。你可以没有其他功德,但不能没有清净的戒律。居士有居士戒,出家众有出家戒,大家依各自的缘分受戒,再尽量守护戒体。万一犯戒了,要立即忏悔,否则将来会感受恶果。
戒有根本戒和支分戒。虽然你现在做不到不犯戒,但是你能做到不犯根本戒也可以;虽然你现在做不到不犯戒,但是能忏悔也行。不犯戒和犯戒了能忏悔,这两种人有什么区别?他们都能成就,只是在成就的速度上,有快慢的差别。如果守护得好,基本上不犯戒,最起码不犯根本戒,成就会快一些,离解脱会近一些。如果经常犯戒,过后也能忏悔,然后再犯戒,再忏悔……就像我们走路一样,刚迈了一步,又退了回去;再迈一步,又退了回去……这样成就的过程是很慢的。
有人问:“我可不可以不受戒?”如果不受戒,你不会有别的功德。“那我现在做不到不犯戒,怎么办?”如果你做不到不犯戒,那么要尽量做到不犯根本戒。一旦犯了要立即忏悔,这样慢慢也能改掉。所以,戒是必须要受的。
其实我们还不懂什么叫守戒,如果真正懂得了,守戒是不难的。犯戒也是有条件的,比如犯根本戒要具备四个条件,即对境、动机、行为和结果。如果这四个支分不具备,就不会犯根本戒。若动机上没有贪心等烦恼,以善心去做,即使在表面上看是恶,是犯戒,实际上也是不犯戒的。此外,还有舍戒、开戒。所以,如果真正懂得了怎样守戒,守戒也就不难了。
不同层次里有不同层次的戒,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因缘和自身条件来受戒。这样,受戒就不会变成一种压力。因为大乘佛法讲发心,如果发心到位了,就没有什么难的。如果觉得难,还是发心不到位。若勉强去做,肯定有压力,肯定还会犯戒。
每个人的修行层次不同,根基不同,应该衡量一下自己的修行层次在哪里,根基在哪里,根据这些来受戒。不同层次有不同层次的戒律,你可以自己去选择,去受持。这样就不难了,就没有压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