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布施学佛网,这是一个能找到心灵归属的网站!
>
最新印光大师的文章
阅经 至于阅经,当先阅经文,次看注疏。若欲随分亲得实益,必须至诚恳切,清净三业。或先端坐少顷,疑定身心,然后拜佛朗诵,或止默阅。或拜佛后端坐少顷,然后开经。必须端身...
什么叫“有禅、有净、无禅、无净”印光大师开示 佛法的最要问题,就是了生死。若论了生死这桩大事,很难很难。我们凡夫,根机劣,知识浅。而且五浊恶世,邪师外道甚多。要了脱...
ÐëÖª¡°ÒõµÂ¡±¶þ×ÖËù°üÕ߹㣬³É¾ÍËûÈË×ÓµÜÁîÈëÊ¥ÏÍÖ®Óò£¬¹ÊÊôÒõµÂ£¬³É¾Í×Ô¼º×ÓµÜÁîÈëÊ¥ÏÍÖ®Óò£¬ÒàÊÇÒõµÂ¡£·´Ö®ÔòÎóÈË×ӵܹÌËðÒõµÂ£...
(因为讲经者每每喜欢谈论禅宗,而发起著作此论) 释迦如来演说经典,诸多祖师造作论著。宗门和教门这两个法门,原来就是同一的佛法。没有办法将其分离,也不必强加结合。只是...
又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之事,悉皆以此回向西方。不可唯以念佛回向西方,其余功德,另去回向世间福报,则念不归一,便难往生。须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间...
或曰:“世人千万,灾难频生,观音菩萨仅是一人,何能一时各随其人而救护之耶?即能救护,亦不胜其劳矣。”殊不知并非观音处处去救,乃众生心中之观音救之耳。观音本无心,以...
念佛的人到了临终的时候,若有重大病苦发现,切切不要疑心,也不要惊恐。当初唐玄奘法师,临终也有大病,何况我们是被罪恶业障重重缠缚的凡夫,怎能没有病苦啊!要知道,这些...
为什么我们要专修净土 印光大师由上海回至灵岩开示 (民国二十五年十月十七晚说) 我们所修持的这个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大家不要轻视了。为什么呢?因为佛所说的种种法...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若气促,则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西方。除此一念外,心中不...
须知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念佛之要,在于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无论行住坐卧,常念佛号,或声或默,皆须听己念佛之声。倘能如是,则业消智朗,...
药师法门修持课仪略录 药师法门修持课仪略录 药师如来法门大略,如大药师寺已印行之药师如来法门略录所载。 今所述者,为吾人平常修持简单之课仪。若正式供养法,乃至以五色缕...
印光祖师留给念佛人最重要的开示 一、修净土者应当修学的经典: 《印光大师文钞》中摘录净土行人当学习经典如下: 1、净土五经:《阿弥陀佛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佛视一切众生皆是佛,故梵纲经云,我是已成佛,汝是未成佛,若能如是信,戒品已具足。 以能信自己是未成之佛,必定要改恶修善,发自利利他之大...
先、后天衰弱,当以善于保养为事。 若欲靠食物滋养,食素人,宜多吃麦。食麦之力,大于米力不止数倍。 光吃了面食,则精神健壮,气力充足,音声高大。米则只可饱腹,无此效力...
都摄六根,为念佛最妙之一法。念时无论声默,常须摄耳谛听。此乃合返念念自性,与返闻闻自性之二义而兼修者。返闻单属自力,返念兼有佛力,则为益大矣。心念属意,口念属舌,...
色欲是修行人一大障碍,如何对治? 色欲一事,乃举世人之通病。学道之人,本为出离生死,苟不痛除此病,则生死断难出离。即念佛法门,虽则带业往生,然若淫习固结,则便与佛隔...
净土法门,一切世间事务,均无所碍。但须各尽其分,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而已。(文钞续编卷上复姚维一居士书)...
一、净土难信之处在哪里 《佛说阿弥陀经》说净土法门为”一切世间难信之法“,那么净土法门难信之处在哪里?念佛人又如何突破净土难信之关?敬请学习印光祖师的开示。 1、印光...
如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看印光大师全集链接http://www.culcn.cn/zt/ygds/ (请您将此内容推荐给志同道合的学佛同修——功德无量) 印光大师开示:放生亦不可乱放 放生 光一向不主张于佛菩萨...
印光大师云:“色欲一事,乃举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被色所迷。即上根之人,若不战兢自持,干惕在念,则亦难免不被所迷。试观古今来多少出格豪杰,固足为圣为贤。只由打...
若凭空造楼阁,妄说胜境界,即犯大妄语戒。乃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其罪甚于杀盗淫百千万亿倍。其人若不力忏,一气不来,即堕阿鼻地狱。以其能坏乱佛法,疑误众生故也。汝切须...
印光法师,名圣量,别号常惭愧僧。俗姓赵,陕西邰阳赵陈村人。 年二十一,投终南山莲华洞寺,从道纯和尚剃染,时光绪七年也。翌岁,于兴安双溪寺受具。读《龙舒净土文》,知净...
求子,先须从培德节欲起。印施善书,乃培德之一端,非止乎此而已。培德当常看感应篇,阴骘文。善则随分随力而行,恶则如怨如仇而去。节欲一事,其理甚深,其关系甚大,其话甚...
人生世间,数十年即成古人。此数十年中,若不努力修持,则前途之险,不可言喻。既发心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实为多劫善根所致。然须坚定其心,只期愈入愈深,愈修愈切。万不可...
净土五经,为净土法门之根本,详观其序,大意自知。(三编卷二复真净居士书) 前日接手书,知汝少年发心修净业,不胜欣羡。昨本欲复,以有人客未暇。今为寄净土五经一本,此净...
印光大师谈戒杀,放生,吃素。 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 杀生不异杀佛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佛视一切众生皆是佛,故梵纲经云,我是已成佛,汝是未成佛,若能如是信,戒...
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之八 印光大师全集链接http://www.culcn.cn/zt/ygds/ 8、论经典 如其天姿聪敏,不妨研究性相各宗,仍须以净土法 门而为依归,庶不至有因无果。致以了生脱死之妙法,作...
念佛法门,乃律、教、禅、密、诸宗之归宿,人、天、凡、圣、成佛之捷径。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小知见人,均谓是愚夫愚妇之法门。岂知华严会...
《净宗专修指南》——识别正邪 印光大师文摘 恒云居士编辑 道安法师鉴定 印祖言,住持佛法之人,若不依佛制,即是魔类,况彼魔子是魔王眷属,完全不是佛法乎!今之此种,到处皆...
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之八 19、论富强 中国之贫弱,由于不依礼义,依礼义何至贫弱。试问贫弱之因,何一不是贪赃受贿以利外人乎。汝未认清病源,便谓药不见效,可谓智乎。外国之强...
...
印祖对不能往生之疑的开示: 复朱德大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
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不断惑业,得出轮迥。即此一生,定登佛国。末世众生,根机陋...
印光大师应对灾难法语 即灾殃翻为善导,转热恼直下清凉 (因邻火延烧,物屋一空,其妻惊骇病故,遂心神迷闷,如醉如狂) 《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
(一) 1 我们修念佛法门的,人人都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去得了吗?实在说,去得了去不了,不要问别人,问自己。如果你烦恼不能排除,妄想不能放下,你这一句佛号念得不得力...
复孙艺民居士书 世间聪明子弟,于情窦开时,其父母兄师不为详示利害,以致由手淫与邪淫送命者居大半。能不即死,也成残废,无可成立。汝既深受其害,当常存严恭寅畏之心。不令...
印光大师两篇重要开示语译前言 印光大师是近代著名高僧,弘一大师谓为“三百年来一人”者。他一生自行化他、开示做人和学佛的总纲领是: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欲令全备,非世法佛法一肩担荷不可。世法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佛法必须戒杀护生,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以此自行,复以化他。必...
倘汝年己将至古稀。来日无多。若欲广读大乘经论。则无此精神。无此智识。又复无此光阴。唯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是为无上第一胜妙法门。当死尽偷心。一肩担荷。...
来自灵岩的法音 见愚居士选集 【来自灵岩的法音】自序 【来自灵岩的法音】新编序 弘愿与佛心 灵岩遗风 光明善导 净宗之门 至心之道 信愿心海 自力与他力 迷妄与魔心 名号与念佛...
净土法门法师讲述 公元2001年9月29日 台北国际会议中 印光大师求生净土开示: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老实念佛 求生净土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
净土是特别法门 如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看印光大师全集链接http://www.culcn.cn/zt/ygds/ (请您将此内容推荐给志同道合的学佛同修——功德无量) 1、佛为什么要说净土法门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
一、念佛三昧含义和特征 增广文钞卷一复高邵麟居士书二:故我佛世尊,及历代诸祖,皆令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者此也。待其念佛得证三昧,则百千法门,无量妙义,咸皆具足。古人谓已...
娑婆世界,是一大冶洪炉。能受得烹炼,则非世界中人矣。不能受得烹炼,则烹炼之大冶洪炉,反为毒器,为苦具。是在各人能自得益耳。同室之人,固宜于闲暇无事时,委曲宛转,开...
伟大的觉者释迦世尊,其所说的一切大乘显密的尊贵经典,悉皆是依据万法唯心之理,法道符合于究竟实相,经历三世而不改易,举凡十法界咸皆遵行。使令众生归回根元复明本心,作...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九界众生,舍此则上无以圆成佛道。十方诸佛,离此则下无以普度群萌。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若论大...
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之事,悉皆以此回向西方。不可唯以念佛回向西方,其余功德,另去回向世间福报,则念不归一,便难往生。须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
印光大师往生前说的一句话 (1940年11月)初四的早晨一点半,印光大师从床上坐起来讲:「念佛见佛,决定生西」。这个讲的很简单,八个字,「念佛见佛,决定生西」。讲的多肯定,...
佛法宏旷,唯成佛方可歇手,欲决得往生,正不妨恳切念佛,常行追荐。即佛经所谓虽知罪性本空,而常悔先罪,不说已得清净,莲池谓年中常须追荐先亡,不得谓已得解脱,逐不举行...
印祖一生教化三十二字箴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深信切愿,持佛名号。 印光大师一生对弟子教化的言语很多,他的大弟子德森法师把它归...
(一)印光大师教导求子育子 求子之道,人多背驰。汝欲得身体庞厚,性情贤善,福慧寿三,通皆具足之子,须依我说,方可遂心。(求子三要:第一、保身节欲,以培先天。第二、敦伦...
善恶因果皆是自业识所感,非佛设 阅来书, 知汝聪明尚不彻底, 故以儒佛之因果, 与世间王法之赏罚同论, 则似有理, 而实无理矣。世间赏罚, 约人情为定。因果, 乃心识所感召, 儒释无二...
1.当月经时,可少礼拜 女人从十二三岁.至四十八九岁.皆有月经。有谓当月经时.不可礼拜持诵.此语不通情理。月经短者.二三日即止.长者六七日方止。修持之人.必须念念无...
又现在见佛之志,可谓真切。然此事颇不容易。当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期一心不乱,为决定主宰。于未得一心前,断断不萌见佛之念。能得一心,则心与道合,心与佛合。欲见即...
有位居士经常请经书送给别人。印光大师对她说:“你有这份心很好,因为请佛书送给别人是一件好事。但是有一件事比请佛书送人还重要。” 这位居士听了,用很疑惑好奇的眼光看着...
今代为答曰,吾已遍研教理,普亲诸圣,故能如是。岂寻常所谓研究亲近者哉。何以言之。净土法门,释迦弥陀之所建立也。文殊普贤之所指归也。马鸣龙树之所弘扬也。匡庐,天台,...
1.印光大师一声吼,顿开佛子极乐门——警惕一种“念佛人的通病”! 我(王慧常)由是念佛常行精进,遂觉居家如狱,身系若囚,设不摆脱,何能专心致志,乃谒师(印光法师)求出...
戒杀放生之事,浅而易见。戒杀放生之理,深而难明。若不明其理,纵能行其事,其心决不能至诚恻怛。其福田利益,亦随其心量而致成微浅。倘遇不知者阻诽,遂可被彼所转,而一腔...
回向是重要的修行法门,关于回向,《大乘义章》卷九之中,曾提出三种回向,即(1)菩提回向:谓回自己所修一切善法,以趣求菩提的一切种德。(2)众生回向:谓深念众生,故愿回自己...
印光大师净土开示84题 1.佛为什么要说净土法门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大事因缘者,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直下成佛而已,岂有他哉。无奈众生,根有大小,...
又汝已皈依佛法,当须晓得世间事事无常。若不极力念佛求生西方,则随业轮回于三途六道中,何可底止。此子之去,益当知一切事皆不可倚靠,唯有西方阿弥陀佛,乃我等一切众生之...
1.生平 印光大师(公元1861—1940年),讳圣量,别号常惭愧僧,陕西郃阳人。幼随兄读儒书,颇以传承儒家圣学自任,应和韩欧辟佛之议。后来,病困数载,始悟前非,顿革先心,出世...
印光大师《文钞》里面这种例子很多。我是早年初学,老师指定这个功课让我们自己学习。曾经有一个人,这修禅的,用了不少年的工夫,禅宗《五灯会元》里面有一千七百条,叫公案...
学佛之人,先以知因果慎独上下手。既能慎独,则邪念自清,何至有所不如法处。若有,则当力令断灭,方为真实行履。否则学在一边,行在一边,知见愈高,行履愈下,此今学佛自称...
自制大悲水驱虫的简易方法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卓智立居士书四》 接手书,备悉。汝所附问之事,实为贵地沐佛法之渐。以贵地人以橘为出产,倘能以至诚心持大悲咒,咒...
凡属危险大病,多由宿世现生杀业而得。而有病之人,必须断绝房事,方可速愈。欲灭宿现杀业,必须戒杀吃素。又复至诚念佛,及念观音,则必可速愈,且能培德而种善根。倘怨业病...
劝人念佛修行,固为第一功德。然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母祖妣,皆当劝之。倘不能于家庭委曲方便,令吾亲属,同得不思议即生了脱之益。便为捨本逐末,利疏而不计利亲。其可乎哉...
自己改恶修善,一心念佛。凡一切亲故并有缘之人,亦当以此教之。其反对之人,当作怜悯想,不可强制令行。按牛头吃草,万万做不得。若曰我一心念佛,诸事不理。不唯与世法有碍...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三昧”的修法 (一) 欲摄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别种念想。 第二,要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则妄想自...
“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很多人知道这句话,无论是学佛的还是不学佛的。 我就在各种场合听见过别人说这句话,甚至,在酒桌饭局上也有人以此为由,劝人喝酒.吃肉。但这句...
末世众生,欲了生死,非仗佛力,决难如愿。至于各宗法门,俱应研究。而智识浅鲜,世务纷繁之人,何能兼顾。欲学余宗,必须净土已得大通,了无疑惑,方可。 若净宗不通,一学余...
念佛人可以自杀以求早点往生吗? 念佛之人,不复作生死业,然宿业未尽,何能即得往生。若厌世心切,竭诚尽敬,专志念佛,求佛垂慈,早来接引,则亦有之。若自戕其生,以期往生...
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发切愿,(即愿)专持佛号。(即行,信愿行三,为念佛宗旨。)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专注于...
如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看印光大师全集链接http://www.culcn.cn/zt/ygds/ 售香之罪福 鬻香一事,最易培福,亦最易造业。制造不精洁,装璜竞新异,以佛菩萨像印作仿单,及印于香盒之上,又以...
印光大师痛斥男带观音女带佛 正信佛教里面,不建议任何人佩带佛菩萨形象,君不见,真正出家众,都没有佩戴佛菩萨形象的,正信《大藏经》也没有写说可以随便佩带佛菩萨形象的。...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其余法门,小法则大根不须修,大法则小根不能修。唯兹净土一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之则观音势至文殊普贤,不能超出其外;下之则五逆十恶,阿鼻种性,亦可预入其中。使如...
摘录于《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等著作。 持咒以不知义理,但只至诚恳切持去。竭诚之极,自能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其利益有非思议所能及者。(正)复张云雷书二 持咒一法,但可...
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有信愿,无论行之多少浅深,皆得往生。无信愿,即到能所两忘,根尘迥脱之地步,亦难往生。以真证到能所两忘,根尘迥脱之实理,便可自力了生死,...
修行净土,有决定不疑之理,何必要问他人效验。纵举世之人,皆无效验,亦不生一念疑心,以佛祖诚言可凭故。若问他人效验,便是信佛言未极,而以人言为定,便是偷心,便不济事...
人生在世,先须以利人为心。汝之寡姨孀娣孤侄等,可怜可悯,正是汝培植福田处。不得意存烦怨,则正是行菩萨道。倘心存烦怨,则不但与菩萨道不合,且与自己天职性分不合矣。至...
念佛宜念六字。或先念六字,至将毕则念四字。始终念四字,颇不宜。以南无二字,即皈依、恭敬、顶礼、度我等义。人每图快图多,故多有念四字者。常闻有人主张专修之益,只令人...
18、论事须适宜 夫念佛一事,当随各人力量,随便出声默念。大声小声,皆无不可。何得一向大声念,致令伤气受病耶。然汝此大病,虽由伤气而起,实无量劫来业力所现。以汝精进念...
(语虽拙朴,义本佛经。若肯依行,其利无穷。)(民国二十一年)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于此不信不修,可...
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 印光大师述 般若念佛会编辑 序 印光大师乘愿再来,单提正令,嘉惠后学。而机薪即尽,后人逐汇其嘉言,以使万流蒙益。其中尤以佛教出版社所编‘印光大师全...
文章来源:渭南日报 合阳县南部有一座东西横亘的乳罗山。“山不出头”是合阳的一大特色,这乳罗山实际上是一条土岭。山的东峰有建于唐代的罗山寺。寺南十里,金水沟畔,有个村...
台湾佛教的净土宗,受到印光大师的影响可说非常大,煮云老法师的影响层面主要是属于通俗性的,还不算太大。然而像忏云、妙莲等老法师,乃至已往生的李炳南老居士等,对印光大...
一切法门,皆仗自力了生死。念佛法门,兼仗佛力了生死。仗自力了生死,非一生两生能了。证初果人,尚须七生天上,七生人间,方证四果,四果则了生死矣。未证初果之人,升沉不...
意淫对人的身体危害甚大。 中医名著《景岳全书》中说:“心为君火,肾为相火,心有所动,肾必应之。” 《太上感应篇直讲》中说:“因人身的精,散在三焦(指心肺、脾胃、肝肾...
第一、《增广卷·南浔极乐寺重修放生池疏》 第二、印光法师放生语录(弘法輯) 第三、印祖文钞戒杀吃素放生文选目录(慧明蓮友輯) 第一、《增广卷·南浔极乐寺重修放生池疏》 戒杀放...
念佛人,宜行、住、坐、卧,心常忆念。平时须于洁净处,衣冠整齐时,或出声念,或默念皆可。唯睡眠,及大小便,倮体澡浴时,只可默念,不宜出声。若遇刀、兵、水、火灾难,则...
问:常淹死人的地方,怎样避免再淹死人? 印光法师答: 然溺人之处,常有人溺,即所谓求“替死鬼”者。当于其处,立一木标,上用极厚白洋铁板,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字要...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一定的。修行到功夫深了,难免没有魔来。魔有内魔,有外魔;外魔易退,内魔难降。如不能降,必要着魔;不但修功走失,亦且危险甚虞。若论降魔,约有四...
印光大师开示:八十四题B 51.请问永明禅净四料简的含义?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者。其人彻悟禅宗,明心见性。又复深入经藏,备知如来权实法门。而...
临终时的三件大事 (原名: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释昌臻法师译白话于乐至报国寺 1993年12月) 人生最悲惨的事情就是死,可是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免掉死。因此,要想自利利他的人...
印光大师精要法语 壹、 安心篇 一、特别法门 二、仗佛慈力 三、念佛胜易 四、普劝众机 五、信愿专修 贰、 实修篇 一、选择称名 二、称名仪则 三、诸事用心 【壹、安心篇】 一、 特...
摘自《印光大师全集净土法要》 通身放下,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念时须心中念得清楚,口中念得清楚,耳中听得清楚。即不开口,心中默念,亦须字字句句听得清楚,以心一起念,即...
光以五十八年之阅历,知净土一法,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之总持法门。余诸法门,虽则高深玄妙,而博地凡夫,谁能现生亲证,而得其实益。唯信、愿、念佛、求...
孝顺之为道,其广大含容一切众生而无外也。可以如同经线成就苍天、如同纬线持守大地,轨范圣人型塑贤者,中国过去的先王修之以成就至善之德,释迦如来乘之以证得觉悟之道。是...
答,禅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门所谓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宗门语不说破,令人参而自得,故其言如此。实即无能无所,即寂即照之离念灵知,纯真心体也。(离念灵知者、...
学佛必须专以自了为事,然亦须随分随力以作功德。 若大力量人,方能彻底放下,彻底提起。中下之人,以无一切作为,遂成懒惰懈怠。则自利也不认真,利人全置度外。流入杨子拔毛...
女人临产,每有苦痛不堪,数日不生,或致殒命者。又有生后血崩,种种危险,及儿子有慢急惊风,种种危险者。若于将产时,至诚恳切出声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不可心中默念,以默...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钝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
为在家弟子略说三归五戒十善义 后附:凡夫居士白话译文 为在家弟子略说三归五戒十善义 (本文摘自《印光大师文钞》卷四) 悲哉众生!从无始来,轮回六道,流转四生,无救无归,...
净土法门,唯信为本。信得及,五逆十恶皆能往生。信不及,通宗通教,未曾断惑者,皆无其分。(增广文钞卷一书一第八五页‘复周智茂居士书’) 唯净土一法,专仗佛力,以故不论...
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 嘉言录题词 净土大法门,其大无有外,如天以普覆,似地以普载。等觉欲 成佛。尚复作依赖,逆恶将堕狱,十念登莲界。普被九界机,咸皆勤 顶戴,畅佛度生心,...
不伤虫蚁、使虫蚁远离的妙法——(印光大师开示)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卓智立居士书四 接手书,备悉。汝所附问之事,实为贵地沐佛法之渐。以贵地人以橘为出产,倘能以...
印光祖师:老实念佛求生净土,一气不来定向地狱受苦 如果想要自己的欲望心不贪着外事境缘,专一念佛。并且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等。也没有什...
人生世间,祸福互相倚伏。唯视当人之用心何如耳。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不善用心者,富贵荣华,悉是堕落之因。汝母守节抚孤,受苦多年,实为今日修持净业求生西...
解脱的基础与净土法门.doc 编写此书,是为让广大佛友们提供一个综合性的小册子,目的就是介绍修行佛法的基础与方法。所列内容均按修学佛法所应有的顺序来编排,读经须知事宜→...
善导和尚系弥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其宏阐净土,不尚玄妙,唯在真切平实处,教人修持。至于所示专杂二修,其利无穷。专修谓身业专礼,(凡围绕及一切处身不放逸皆是。...
当前,修弥陀法门,念“阿弥陀佛”的信众很多。而同是净土的药师法门修者极少,有的佛教信众甚至连“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圣号闻所未闻,真是佛教之悲。本师释迦牟尼佛大慈大...
一、赞净土超胜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修证者,益宜挹其高风。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
在家人念蒙山,有何不可,此系普结孤魂缘者。小则蒙山,中则焰口,大则水陆,同是一事。常结孤魂缘,则常吉祥矣。人不敢念者,意恐招鬼。不知鬼与人混处,无地无鬼,即不招鬼...
来源:香港佛教月刊611期 作者:慎言 印光大师是现代著名高僧,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大师一生常以书信法语开示弟子,告诉弟子往生净土的修证方法和为人处世的道理。通过书信法...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对应读典籍一一指出,包括诸经、论等。在“与徐福贤书”中又指出:“有此诸书,净土众义,可以备知。纵不遍阅群经,有何所欠。倘不知净土法门,纵令深入经...
印光大师对邪淫的开示 印光大师(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 业障重,贪瞋盛,体弱心怯。但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诸疾咸愈。 《普门品》谓若有众生,多于淫欲瞋愚痴,常念恭敬观世...
莲宗十三祖印光大师示念佛修持方法 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即皆有佛慧。但以贪、嗔、痴、等杂糅其中,则佛慧便成众生知见矣。今既知佛慧本具,务于居心、动念、行事处检点,不令...
佛在世时,一老人欲投佛出家,五百圣众,观其八万劫来,毫无善根,拒而不纳。其人在祇园外号哭,佛令召来与之说法,即证道果。五百圣众,莫明其妙,问佛。佛言,此人于无量劫...
净土法门,谛理甚深。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由其大小不二,权实一如。以故上自等觉菩萨,下至逆恶凡夫,皆须修持,皆得成办也。末世众生,善根浅薄,匪仗佛力,将何所恃。倘能...
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之九 谕在家善信 乙 论家庭教育 人家欲兴,必由家规严整始。人家欲败,必由家规颓废始。欲子弟成人,须从自己所作所为,有法有则,能为子弟作榜样始。此一定...
执委欲心不贪外事,专念佛。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头上,挂到眉毛上。心常念曰,我某人从无始来,...
印光法师复李少垣居士书二 接手书,及自知录,知居士与诸公慕道之心,至真且切。惜乎未知修行之懿范,遂将凭空妄造之胡说巴道,当作至宝,(指自知录)而欲流通,以企人人皆得...
(出自《印光大师净土开示八十四题》) 念佛之法,各随机宜,不可执定。然于一切法中,择其最要者,莫过于摄耳谛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行住坐卧,均如是念,如是...
念佛人以真切之信愿,持万德之洪名。喻如杲日当空,行大王路。不但魑魅魍魉,划踪灭迹。即歧途是非之念,亦无从生。推而极之,不过曰,念至功纯力极,则全心是佛,全佛是心,...
佛愍众生无力断惑,难了生死,故特开一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之横超法门。无论断惑与否,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此是正行)及修行众善,回向往生,(此是助行)无一不得生者...
保胎以绝欲为第一义。故保产心法,首戒交媾,妇一有孕之后,切戒交媾。所以昔人有孕,即另室,不与共寝,恐动欲念也。大抵三月以前犯之,则欲念起而子宫复开,多有漏下胎动诸...
印光大师:通身放下,彻底靠倒 印光大师有两句话,他说:通身放下,彻底靠倒。 通身放下,就是要老实,要认识到自己是个造罪的凡夫,这样,就会把自己那个高慢的心完全放下,...
印光大师开示:佛教治病的方法 -------------------------------------------------------------------------------- 日期:2010-3-29 14:38:30 发布:游客12345678910111213 评论:0 点击:10 佛为大医王,普治众生身心...
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文(印光大师) 伏以观音大士,誓愿洪深,法界有情,等蒙摄受。善根未种未熟未脱者,令其即种即熟即脱。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良由大士...
末学偶遇一本80年代编印的小册子,是印光大师的法语,阅之觉得相当受用。其内容对初学佛者和有一定深度者皆适宜,今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愿有缘人有所收获,法喜充满。阿弥陀佛...
印光大师:《欲海回狂》普劝受持流通序 作者: 释印光 本站发表时间: 2009-05-29 天下有极惨极烈,至大至深的祸害,动辄让人丧身失命,而有人却偏偏喜欢去做,以身殉之,至死不知...
净土法门,自庐山远公开宗,近迄于红螺资福,历代弘扬净土教者,代不乏 人。然时久弊生,大化渐衰,净土一宗,亦趋式微。至清末民初,有印光大师出, 莲风溥被,如丽日中天,...
又修净土者,当提倡因果。在上智之人,固本乎伦常,了知其所当为,与其所不当为者。对中下之人,若不将因果之说,详细剖明,报应事迹,昭然揭示,何以警其操行,而束其身心。...
/转载 净土一宗发展到近代已是十分衰微,或以为此仅为愚夫愚妇求生福报之法门,或以参念佛者是谁,成有禅无净之法门。净土教理闇而不明,念佛法门杂而无统。印光大师有感于此...
(1) 立志如山,守身如玉 兹有江苏太仓吴紫翔居士,念世祸之日亟,彼新学派,提倡废伦废节,专主自由爱恋,如决江堤,任其横流,俾一班青年男女,同陷于无底欲海漩澓之中。遂发...
至于修行净土,有决定不疑之理。何必要问他人之效验。纵举世之人,皆无效验,亦不生一念疑心。以佛祖诚言可凭故。若问他人效验,便是信佛言未极,而以人言为定。便是偷心,便...
印光大师开示 -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老实念佛 求生净土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
●凡极难医之病,均以念观音为治。果虔诚,必有奇效。(文钞三编复卓智立居士书七) ●观音大士,唯以寻声救苦为事。从古至今,其蒙感应而离苦恼者,何止百千万亿也。而载籍所...
后世人业重,情窦早开。十一二岁,便有欲念。欲念既起,无法制止。又不知保身之义,遂用手淫。如草木方生芽,而即去其甲,必致干枯。聪明子弟,由此送命者,不知凡几。即不至...
作者:狮子姐姐 几年前生了一场病后,我开始接触到另一个空间的人和事。 我把我的日常经历与灵界的接触都写在这儿。 有兴趣知道或想了解的朋友,欢迎你进来,陪我一起经历奇妙...
凡学佛之人,有一必须注意之事,即切戒食荤,因食荤能增杀机。人与一切动物同生天地之间,心性原是相等,但以恶业因缘,致形体大相殊异。若今世你吃它,来世它又吃你,冤冤相...
净土法门法师讲述 传心法要·附录二 印光大师开示心要: 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信愿念佛 求生净土 敦伦尽分,“敦”是诚恳和睦的意思,“伦”是指人伦;“敦伦”就是人与人之间和睦...
因果之事,重迭无尽,此因未报,彼果先熟。如种稻然,早种者早收。如欠债然,力强者先牵。 古有一生作善,临终恶死,以消灭宿业,次生便得富贵尊荣者。如宋阿育王寺一僧,欲修...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 (法宣法师白话译) 一切的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是由于迷失真性追逐妄想,违背觉性合于幻尘,将全体的如来智慧德相转变为烦恼恶业。因此恒久以来...
摘自钱穆先生的《晚学盲言》 余在对日抗战时,曾一度返苏州,时印光和尚在灵岩山。寺僧尽散,一伙头工人随侍。 除夕,印光赏以数百文。晚餐后,伙头告,当回家。印光言,汝今...
汝已持名,而心不归一,以业障深故。念时,要心存敬畏,念起于心,声出于口,音入于耳。要使句句听清楚,从朝至暮,无用心事,则常念。大声,小声,心中默念,都要听。 以心一...
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 如想了解更多内容请看印光大师全集链接http://www.culcn.cn/zt/ygds/ (请您将此内容推荐给志同道合的学佛同修——功德无量) 1、信愿与念佛之关连 念佛一法,乃仗...
放生光一向不主张于佛菩萨诞期,及各朔望好日期放生。此事已成铁案。捕生者特为放生者多捕,则买而放者,亦多有因放而捕来耳。然人情多好名,此各日放生则有名。又人情多以因...
佛与众生心体是一,而心之相用则天渊悬殊,由相用悬殊故,其所受用者,亦复天渊悬殊也。 佛则唯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渡脱众生为怀,了无人我彼此之心,纵度尽一切众生,亦不...
极好的摄心念佛法:十句成片三三四 我们如何把这个点状的功德,把它开展成一个成片呢?这个就要“净念相继”了。这当中,印光大师提出一个方法,就是“十句成片三三四”。我们...
念佛之人,不复作生死业,然宿业未尽,何能即得往生。若厌世心切,竭诚尽敬,专志念佛,求佛垂慈,早来接引,则亦有之。若自戕其生,以期往生,则便成枉死鬼矣。以彼工夫未到...
阿弥陀佛于往劫中,发四十八愿,度脱众生。有一愿云,若有众生闻我名号,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誓愿度生。若众生不求接引,佛亦无可奈何。倘志心...
食肉一事,大是怪事,但以习行即久,不知其非,凡以为礼。故祭天地,祭祖宗,奉父母,待宾客,皆以肉为表示诚孝恭敬之物。世间圣人,不说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理,亦随顺俗...
佛之所以成佛,常享真常法乐,众生之所以堕地狱,永受轮回剧苦者,皆不出因果之外。凡人欲治身心,总不能外于因果。 现在人徒好大言,不求实际,辄谓因果为小乘法,实为大谬。...
●又女人临产,必须出声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决定不会难产。即难产将死,令彼念,则即刻便可安然而生。此话要与一切人说,使其悉知。则世间便无难产,及因难产而母子俱死之事...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 直指人心者, 当逊其奇特。十念一念, 即登不退, 历劫修证者, 当仰其高风。普被上中下根, 统摄律教禅宗。如时雨之润物, 若大海之纳川。...
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问,夫妻,儿女,皆是前生所作之业之所感召。若有大功德,则会过于前生所培。若有大罪过,则便不及前生所培。是以要认真修持,以转前业也。汝...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德,皆须回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而生死未了,福愈大则业愈大,再一来生,难免堕...
印光大师开示—临终三大要 钟茂森博士主讲 (共一集) 2008/9/28 华严讲堂 档名:52-298-01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今天继续来举行「修行与生活座谈会...
问:世俗专认念佛为送死,念观音为保生,以故修净土未精者,及年未老者,临终多因恋世,念观音。助念者,往往徇其意,或从其家属之意,因亦助念观音,不念佛。果病愈,固无憾...
此经(编者按:大佛顶首楞严经)为对阿难多闻,及娑婆闻性最利之机,故文殊选择,唯取观音。而净土念佛法门,普逗十方三世一切众生之机,故列于弥勒之后,观音之前(指说的先后...
令友某君,对于佛学种种情见。及复阁下书,虽数百言。只因因果,空有,事理,性相,混乱。致于金刚,于净土,悉皆不依佛祖诚言生信。妄自违理究理。欲为出格之大智慧人,不肯...
文/唐湘清 ——为纪念印光大师百龄圣诞而作 一、前言 人生佛教的口号,并不是印光大师喊出来的。可是在印光大师的遗教中,充满了人生佛教的意义。凡是人生一切重要的问题,印光...
印祖关于惭愧的开示《涅槃经》云:“佛言: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无惭愧者,不名为人...
常听佛号有大功德,念佛功德非常殊胜!《印光法师文钞》 最近江苏省无锡念佛的人很多,因为有一位厨师时常为打佛七的寺院烹煮素菜,虽然他没有参加佛七,可是每天耳濡目染,听...
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之八 15、论秘传 今之各外道,无不以秘传引动无知者入彼教中。将愿入时,必须发誓,以后若反其教,则得如何如何之恶报。实则多多都是骗人之法。而以发誓之故...
三归五戒十善四摄六度 印光法师、茗山法师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现代大德印光法师和茗山法师的讲述,语句通俗易懂,是进入佛门必须经过的步骤,也是学佛必不可少的基本知识。 内容包...
吾秦长安子弟,多玩促织。有兄弟三人,年皆成童,于月夜捉促织于坟墓间。忽见一少妇,姿色绝伦,逐同往捉之。其妇变脸,七窍流血,舌拖尺余,三人同时吓死。次日其家寻得,救...
《譬喻经》说:从前有夫妻二人,祷天求子,妇即怀娠,生四种物,一是旃檀米斗,二是甘露蜜瓶,三是珍宝锦囊,四是七节神杖。这个人叹道:“我本意是求子,没有想要这些东西。...
宴客之用酒,亦可从减。何以故,以酒为罪媒。凡诸不如法事,皆由酒为助发。凡诸有利益事,皆由酒而破坏。(文钞三编卷二复卓智立居士书三) 香烟之害,甚于洋烟。光已深悉其毒...
当云净土法门,修有专圆。由众生根器不一,致诸祖立法不同。善导令人一心持名,莫修杂业者。恐中下人以业杂致心难归一,故示其专修也。永明令人万善齐修,回向净土者。恐上根...
临终助念有哪三大要点? 印光法师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
印光大师:如何排版印刷佛教类书籍 大觉世尊,于无量劫,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流通常住法宝,普度一切众生。 《佛学丛报》一书,直使佛法流通中外,含识...
印光大师对戒杀放生的开示 戒杀放生之事,浅而易见。戒杀放生之理,深而难明。若不明其理,纵能行其事,其心决不能至诚恻怛。其福田利益,亦随其心量而致成微浅。倘遇不知者阻...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风水好不如心好 印光法师开示:风鉴家固能令人趋吉避凶,然劳而多费。《周易》是教人趋吉避凶之书,乃逸而无费,以唯在进德修业,改过迁善处注意。不在改...
二十七 须知念佛一法,乃佛一代所说一切诸法中之特别法门。其道理超出一切禅教律密之上。一切法门欲了生死,必须断尽烦惑,方有了生死分。若烦恼惑业未断,任凭你见地高,工夫...
愚痴者,非谓全无知识也。乃指世人于善恶境缘,不知皆是宿业所招,现行所感;妄谓无有因果报应,及前生后世等。一切众生,无有慧目,不是执断,便是执常。执断者,谓人受父母...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由逆境看破世相随悟净缘 (因邻火延烧,物屋一空,其妻惊骇病故,遂心神迷闷,如醉如狂。) 印光法师开示:《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
印光法师文钞选读 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至于业障重,贪瞋盛,体弱心怯,但能一心念佛,久之自可诸疾咸愈。普门品谓若有众生,多于淫欲瞋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之。...
(1)印祖论如何善处逆境 与海盐某夫人书(代悟开师作): 身乃招苦之本, 厌乃得乐之基。 宿因厚而现善浓,则多劫之重报,转而现生轻受。 罹灾戾而猛修持,则娑婆之痛苦,即是...
现今世道人心,坏至其极。凡圣贤所传述之道,德,仁,义,孝,慈,廉,节,均废弃之。凡古昔所不忍见闻,不肯挂齿者,均极力提倡,期其一致进行。而男女自由恋爱,裸体相抱跳...
印光大师:世人以肉行孝,乃无知之人之作为。(文白对照) 作者:释如诚 复章以铨(quán)居士书一 今为汝取法名为慧全。能依佛智慧而修净业,即为慧全。方可以自铨所应修之法...
学佛之人,夜间不可赤体睡,须穿衫袴。以心常如在佛 前也。吃饭不可过度。再好的饭,只可吃八九程。若吃 十程,已不养人。吃十几程,脏腑必伤。常如此吃,必 定短寿。饭一吃多...
印光大师:当为儿女培福,不当为积财 【原文】 富贵人家子弟,多不成器,其源由于爱之不得其道,或偏与钱财,或偏令穿好衣服。钱随彼用,则必至妄吃致病。若为彼存以生息,余...
死生真是大事啊,如何能不因此而悲痛呢!知道生死的可悲,就要求了脱生死的方法.这样,可悲的事情就转为可乐的事情了.若不求了脱生死的方法,只是长嘘短叹,又有什么用呢!...
印光大师法宝语录 (一) 1、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 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名為「通途法门」。 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以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者,名為「特...
复永嘉某居士书三 弥陀经当依蕅益要解。衷论诠释,多有任己见,违经旨处,不可依从。佛为九法界众生说法,岂可以己之智力不能,而遂断以决无此理。其一日七日之释,显是以己量...
印光法师文钞选读与高鹤年居士书 南五台山,乃千三百年前,观世音菩萨,现比丘身,降伏毒龙,所开之古道场也。亦莲宗八祖,云栖莲池大师,中兴莲宗之发源处也。明嘉靖时,有性...
不可怕死 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方,岂可今日要死,且不愿死,既贪恋尘境,不能放下,便因贪成障,净土之境不现,而随业受生于善恶道中之境便现。境现...
初心念佛,未到亲证三昧之时,谁能无有妄念?所贵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喻如两军对垒,必须坚守己之城郭,不令贼兵稍有侵犯。候其贼一发作,即迎敌去打。必使正觉之兵,四面合...
阅经念经须知 佛教中把释尊所说的一切教法总称为「佛经」,佛法是诸佛菩萨经过累世修行甚至不惜舍弃头目脑髓而求证彻悟的殊胜智慧,一切佛经所在即为有佛,而且有无量诸天神祇...
印光大师答:念佛人为什么也会惨死 【问】:今有一疑问,请求老法师慈悲开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经多年。因为信佛之人,为十方三世诸佛之所护念,天龙八部,大力神王,常随拥护...
印光大师:向鬼神祈祷,即为邪见,即为违背佛教 译文: 世间人生病或者有危险灾难等等不幸,不知道念佛修积善业,却妄想祈求鬼神的加持,于是,以至于杀害生命祭祀鬼神,不过是...
编者按:印光大师为净土念佛法门第13代祖师,是西方三圣之一的大势至菩萨(净土始祖)再来,是民国时代著名的四大高僧之一。 所不可稍有更张者, 信, 愿, 行三之宗旨也。若用禅家...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述皈依三宝及香敬由来 印光法师开示:皈依三宝,有佛世之三宝(此即所谓住持三宝)。有佛后之三宝。佛世:佛即释迦佛,法即四谛等法,僧即随佛出家之人。...
所谓十念计数,就是当念佛的是时候,从第一句到第十句,必须念得分明,还要记的分明.到第十句后,再重新从第一句计到第十句,不能二十,三十那么计.随念随记,不能用念珠,只用心来记.如果...
印光大师:在家修持净土应注意事项 汝盖未悉心详阅《文钞》。纵阅,亦只泛泛然过目而已。 (一)所言先从十念进行,不知十念一法,乃为极忙之人所设。以终日无暇,但只晨朝十...
印光法师:净土法要——居士功课应专修净土 印光法师说:佛说经咒甚多,谁能一一遍持。古人择其要者列为日课,早则《楞严》、《大悲》、《十小咒》、《心经》,念毕,则念佛若...
印光大师:多积阴德 昔人有云,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其义本于孔圣赞易。文言曰,积善之家...
净土法门法师:胡小林念佛用印光大师十念法效果显著 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 底下几句就讲得很清楚了,「故于所居舍宅」,宿舍住宅,「无有执着,故云复无住着家室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五百页,我们从第一行第二句看起。这一段讲的是一心专念阿弥陀佛。 「又若执持名号,不问闲忙,不拘动静,行住坐卧,皆...
诸大乘经,带说净土者,多难胜数。而楞严经大势至念佛圆通章,实为念佛最妙开示。众生果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念,岂有不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近证圆通,远成佛道乎哉。故将此...
印祖悲诫:丧心病狂弃佛力 最后一段印光大师的开示。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卷下净土指要云:“世有好高务胜者,每每侈谈自力,藐视佛力。不知从生至死,无一事不仗人力,而不...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精义 吾人心性,与佛同俦;只因迷背,轮回不休! 如来慈愍,随机说法;普令含识,就路还家。 法门虽多,其要唯二:曰禅与净,了脱最易! 禅唯自力,净兼佛力;...
印光大师:小麦最滋补 慎吃冷食 小麦最滋补 先后天衰弱,当以善于保养为事。若欲靠食物滋养,食素人宜多吃麦。食麦之力大于米力不止数倍。光吃了面食,则精神健壮,气力充足,音...
印光大师赞叹释迦牟尼佛:甚矣!佛恩之广大周遍而无有穷尽也! 甚矣佛恩之广大周遍而无有穷尽也。何以言之,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作佛。但以迷而未悟,遂致反以佛性功德...
念佛不纯一,必须制心不令外驰,久久自会纯一。成片者,纯一无杂念之谓也。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三第488页,复马契西居士书四) 【感谢龙石为本站数据质量管理平台提...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勿争门庭调和法门 印光法师开示:天台、贤首开法之人,或是古佛应世,或是菩萨示生,不得以此轻彼,以彼轻此。纵所说不全同,而各有所见,并非妄说。彼妄...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轮回六道,互为父母、兄弟、妻子、眷属,互生。互为怨家对头,循环报复,互杀。佛于诸大乘经中,屡为劝诫,而见闻者少。即得见闻,而信受奉行者更少。于...
印光大师开示:修持次序,当以开本知见为先导,信愿念佛为正行,万善庄严为助修 佛法大无不包,细无不举,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登地菩萨,尚不能穷源彻底,况具足惑业之博地凡...
印光大师:念佛时见到瑞相怎么办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以心若归一,见佛见境界,皆不至妄生欢喜。遂致得少为足,便成退惰。不见佛不见...
印光大师:阅经之态度 今人视佛经如故纸,经案上杂物与经乱堆,而手不盥洗,口不漱荡,身或摇摆,足或翘举。甚至放屁抠脚,一切肆无忌惮,而欲阅经获福灭罪,唯欲灭佛法之魔王...
增广文钞卷二复江西端甫黎居士书 又悟开师宿根固深,好胜心切。始则专意禅宗,藐视净土。后预通公法会,从兹渐生信心。但负性狂妄,志愿则高不可扳。色力尪嬴,行持则远难相应...
蛋不可食。邪见人云、无雄之蛋可食、此切勿听信。又蛋有毒、以鸡常食毒虫故。(出自《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 问:受菩萨戒优婆塞,吃蛋类或补酒(少许养身用)有无犯戒?(...
印光法师文钞选读与方远凡居士书 世间人之病,多多都是自己造者。即如令严 ① 之病,乃不知慎口腹,贪食水果凉物之所致者。及乎有病,不能从善养上令恢复,而一味靠医生转移。...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对放生的误解 印光法师开示:放生一事,原为感发同人戒杀护生之心,实行自己恻隐不忍之念而已。世人多矣,心行各异,纵不能全皆感动,即感动一人,彼一人...
印祖一生教化三十二字箴言 (弘化 2007年第2期)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深信切愿,持佛名号。 印光大师一生对弟子教化的言语很多,他的...
印光大师:安胎保胎的禁忌 保胎以绝欲为第一义。故保产心法,首戒交媾,妇一有孕之后,切戒交媾。所以昔人有孕,即另室,不与共寝,恐动欲念也。大抵三月以前犯之,则欲念起而...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救人病苦回向往生 印光法师开示:古德云:“不为良相,必为良医”,以其能济世救人也。无知之人,专志求利,于贫者则不介意,于富贵者则不令即愈,以期多...
医药为治病之本, 而大医王之法药, 又为治业之本。病由业生者多。由外感内伤而得者, 药能治之。由业而生者, 药不能治, 唯法药能治之。能兼世药法药以治诸疾, 则若自若他, 俱获实益...
印光法师:净土法要——念佛之法应缓急适宜 印光法师开示:所言大佛字旁之对,今为一联,不知可用否。迷悟情空证自性,圣凡见尽显唯心。若作八言,则云,迷悟情空,圆明自性,...
印光大师 天是大父,地是大母,一切男女都是接受天地的孕育恩泽,而为天地的子女承受育养,既然都同是天地的子女,就应该把一切男女,当作是自己的同胞兄弟姊妹一般,去爱护他...
一位居士向印光大师请教有关于舍利子的灵验事迹,大师说: 「光绪二十一年春天,我到阿育王寺礼拜舍利,在那里居住了将近三个月。那段期间,我常常随着朝拜者观看舍利。当时舍...
所言俗务纠缠,无法摆脱者。正当纠缠时,但能不随所转,则即纠缠便是摆脱。如镜照像,像来不拒,像去不留。若不知此义,纵令屏除俗务,一无事事。仍然皆散妄心,纠缠坚固,不...
极乐四土,带业往生者,居同居。断见思惑者,居方便。破无明者,居实报。无明净尽者,居寂光。又实报,约所感之果报说。寂光,约所证之理性说。本属一土,讲者冀人易晓,故以...
人生世间,寿夭穷通,皆有一定,皆无一定。其一定者,儒者谓之命,谓之天所赋者。夫天,乃大公无私,何以所赋者高下悬殊,万有不齐乎。岂天亦有厚薄轻重之偏私乎。儒家不言三...
诸恶业中,唯杀最重。普天之下,殆无不造杀业之人。即毕生不曾杀生,而日日食肉,即日日杀生。以非杀决无有肉故,以屠者猎者渔者,皆为供给食肉者之所需,而代为之杀。然则食...
印光大师: 统救大苦小苦之法 轮回之苦如大地,此苦如微尘。众生心量小,故见小而不见大。汝于小苦生恐怖,求说救苦之法,何于生死大苦,绝不介意乎。我今为汝说一统救大苦小苦...
一赞净土超胜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修证者。益宜挹其高风。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如时雨...
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印光大师文钞》为修行人解答了几乎一切疑问,建议佛弟子多看多研读,定有很大收获。 修行人必须以念佛为正行其余为助行--印光大师 接手书,知修持...
广东十五岁少年学习“印光大师十念法”之体会 南无阿弥陀佛! 惭愧末学陈品良,岭南(吴川)人氏,现年十五,就读初中。万幸于(零九)己丑年秋,遇(名称删除,学佛网编辑)...
《西方确指》摘要分享 【印光大师首肯并推荐之净土奇书《西方确指》】 净土法门法师按语:《西方确指》这一本书很特殊。它是从哪里来的呢?是驾乩扶鸾出来的。诸位要晓得,正...
印光大师论念佛圆通与闻思修 莲台居士 印光大师非常重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赞叹弘扬不遗余力,不仅将此章与净土四经参而为五,选定为《净土五经》,而且在对弟...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但由迷悖自性,以致轮回生死,无有了期。如来欲令复本心性,随顺机宜,说种种法。然欲仗自修持力,于现生中,做到真穷惑尽,以出轮回而了生死...
复吴敬仁居士书 手书备悉。欲国民富庶,当从提倡因果报应起。人能知因果,自不作越理犯分之事。亦不肯务求华美,以耗费有用之金钱,为玩物丧志之弃掷。数十年来,以人民之脂膏...
印光大师:念佛仪轨及念佛方法 印光于十八日奉上芜函及拙钞,不知曾收到否?不意阁下亦于兹日复示手教。其同心相感欤,抑偶然符会尔?所云念佛仪轨,须分同众、独修两种。若同...
印光大师:幽冥钟由来 娑婆世界,以音声作佛事,丛林法器,唯大钟为第一。以其发瞆振聋,启人天之耳目,通幽彻显,实恶趣之救援。《增一阿含经》云:若打钟时,愿一切恶道诸苦...
人生在世,谁都避免不了疾病和死亡.当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应该放下万缘,一心念佛.如果气力跟不上,就只念阿弥陀佛四个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往生西方.除了这一个念头之外,心中不...
十念记数念佛法和十念法门的区别(印光大师) 十念记数念佛法的妙处 若论念佛法门,唯以信愿行三法为其宗要。三法具足,决定往生。若无真信切愿,纵有真行,亦不能生。况悠悠...
印祖开示:净土宗旨——信、愿、行 凡修净业,以决志求生西方为本。而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所言信者。须信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极乐之乐,乐无能喻。娑婆之苦,所...
修持净土念佛法门,应当以信愿行为宗。信,就是应当笃信佛力。弥陀如来在因地中,发四十八愿,愿愿度众生,其中有念我名号,不生我国,誓不成佛。而今因圆果满,所以如今我念...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两舌。七不恶口。八不悭贪。九不瞋恚。十不邪见。 此中前三名身业。中四名口业。后三名意业。业者,事也。若持而不犯...
印光大师文钞附录 印造经像之功德 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佛法化导于世间,全仗经像住持,而后灯传无尽。以是之故。凡能发心,对于佛经佛像,或刻或写...
印光大师:释大乘经,不得引小乘经中之义为之诠释 相别数月,企慕实深。适接来函,并所注二经,如觌法颜,感愧无极。光以业障深重,目等生盲。虽常时忏悔,业仍如故。谨将《普...
佛为大医王,普治众生身心等病。世间医士,只能医身 。纵令着手成春,究于其人神识结果,了无所益也。汝 既皈依三宝,发菩提心,为人治病。则当于医身病时, 兼寓医心病法。何...
「《要解》云: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见思烦恼没断,「随其或散或定」,定是定课,像早晚功课,定课,散是定课之外,念佛。定课不要替自己定得太多,定得太多做不完生烦恼...
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 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上承古佛祖师之血脉,下契近代众生之根机,言言归宗,字字见谛,诚为一大光明藏所流现的诚谛法语,允为当代众生亟须研讨服膺之宝藏。印...
有位居士写信给印光大师,他提出猛兽、毒蛇、蝗虫之类都是害虫,危害这些虫可以说是为民除害。大师针对此言论,进行了严厉的驳斥: 猛兽、毒蛇、蝗虫之类都是因为感应到人心凶...
印光法师:净土法要——常应礼忏并回向之义 印光法师开示:佛经教人常行忏悔,以期断尽无明,圆成佛道。虽位至等觉如弥勒菩萨,尚于二六时中,礼十方诸佛,以期无明净尽,圆证...
译文:《印光大师永怀录》 一般来说,从事餐饮行业的人因为杀业太重,不容易修行,不过诚心也能有感应。北京阜城门内大街有一家名叫九如春的饭店,生意很兴旺。一天晚上,饭店...
印光大师一句让人目瞪口呆的话 印祖文钞中有一篇《示周余志莲女居士法语》,开篇第一句就是: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 感觉这是一句非常让人目瞪口呆、没有脾气、无计可...
◎能成就他人往生,待至自己临终,必大有成就自己往生者,切勿以不关己而忽之。平常当与家中眷属,说其临终助念之利益,与预先洗澡换衣,并对之哭泣之祸害。当请一本饬终津梁...
净土法门法师:如果想摄心,可以用印光大师三个清楚的方法 (第一个念的清楚,第二个听得清楚,第三个记得清楚) 台湾的同胞们,特别是净宗同学,要认真念佛,二六时中不要把...
倘肯志诚念佛,求生西方,生前死后,均有不可思议之利益。大难临头宜能逢凶化吉。 若止靠人求延生,不知求阿弥陀佛,于自己寿终时,接引往生,则是见小而失大。倘肯志诚念佛,...
印光大师:答俞大锡居士问(文白对照) 原文 : 紫柏老人云,梦中作得主,则临终作得主,是梦境甚关紧要。乃上床欲睡,亦曾默念,至梦时,仍是纷乱与念佛无关,甚且有吃荤之时,...
印光法师:净土法要——念佛尽孝深思而力行 印光法师开示: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以在家人身在世网,事务多端。摄心参禅,及静...
果肯志诚常念,必蒙其加被。纵大劫难逃,大家同归于尽,念佛之人,当生西方。 现在时局危险,当令一切人,同念佛,及观音圣号,以作预防。果肯志诚常念,必蒙其加被。纵大劫难...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无净土,铁床...
印光大师:念佛一法,当依净土经论为准 念佛一法,当依净土经论为准。末世众生,业重障深,依《观经》修观,尚难成就。是以莲宗诸祖,多皆专主持名。以持名易故,相续即生。至...
●凡极难医之病,均以念观音为治。果虔诚,必有奇效。(文钞三编·复卓智立居士书七) ●观音大士,唯以寻声救苦为事。从古至今,其蒙感应而离苦恼者,何止百千万亿也。而载籍...
章以铨居士提出,猛兽毒蛇蝗虫之类,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应当扑杀,为民除害。大师针对此言论,作了严厉的驳斥:“它们伤害人类,是由于人心凶恶;假如对它们念佛,又教大家...
印光大师示华权师病中法语(民国二十一年)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若气促,则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一心求佛...
印光大师当年在世流通最多的三样书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332集(净土法门法师) 受苦无间,这个苦还不是真的苦,真的苦是什么?你不能见佛,你见不到佛,你闻不到法。换句话说...
手书备悉。 誉我过甚,令人不安。光之为人,心直口快。不过誉人,不受人誉。年虽八十,一无所知,故止以念佛为自了计。但以业重,绝无所得,由有六十年之阅历,所说不至误人耳...
Ó¡¹â´óʦ£ºÏº½´×î¶¾£¬Íò²»¿É³Ô ËùÑÔ³ÔËØ£¬ÔΪÃõ±ËÍ´¿à£¬ÑøÎÒÈÊ´È£¬ÓÍÓëÈ⣬Óкηֱð¡£ÈâÌÀÒ൱²»Ê³¡£È»ÖÚÉú¸ùÐÔ²»Ò»£¬Äܳ£ËØ£¬Ôò...
录印光大师代王弘愿阿阇黎作重刻龙舒土文题词并序 众生心性。与佛同俦。由迷背故。轮回不休。如来慈愍。随机说法。普令含识。就路还家。无奈根性。万有不齐。非出格人。决难出...
印祖开示:临终见佛.乃自心所感之佛 问.有云见佛者.乃心佛.非西方佛。若然.则往生时.心佛现前乎.抑弥陀佛来接耶。 廿二答.临终见佛.乃自心所感之佛.不得只归于自心...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正行;信愿行三,乃念佛法门宗要。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信愿行三,具足无缺,决定往生。得生与...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美满人生的修养 印光法师开示:人生世间,贵守本分。凡一切人,发颠发狂,乃至常生悲观,常欲自杀者,皆系不修实行,欲得大幸福,事事如意,财色名位,皆...
与世人应酬,唯以忠恕为怀 当主敬存诚于二六时中,不使有一念虚浮怠忽之相。及与世人酬酢,唯以忠恕为怀。则一切时、一切处,恶念自无从而起。 ——印光大师 “当主敬存诚于二...
善导“专修净业”,可名表专一心。永明“万善圆修”,何名遮专一心?直是一错到底。当云:“净土法门,修有专圆。由众生根器不一,致诸祖立法不同。善导令人一心持名,莫修杂...
净土法门,绝无口传心授之事。任人于经教著述中自行领会,无不得者。莲宗九祖,非各宗之一一亲传,乃后人择其宏净功深者而称之,实则尚不止九十也。光出家后,发愿不收徒众,...
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以菩提心为根本;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为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之实义;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下手最切要之功夫。由是而行,再能以四宏誓愿,...
光阴迅速,时序更迁。刹那刹那,一念不住。此殆造物出广长舌,普为尔我一切众生说人,命无常,荣华不久。急寻归路,免受沈沦之无上妙法耳。(杂著四一) 生死大事,须当预办。...
要想摄住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常都好象是在佛前一样,不敢起别的妄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里念的清清楚楚,口里念的清清楚楚,这样,妄想自然渐渐消灭了.即使是默念,也要听.因为心一...
印光大师:佛法真相 僧众既少倡导,儒者绝未一阅佛经,一觐高僧。徒守昌黎曲说,以佛为异端,害世害道。以致社会庸人,同声附和。遂成驱僧夺产,毁佛灭法之恶现象。而道德沦丧...
印光法师:劝人念佛不丢人 《礼》云:“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印祖云: “唯佛学幽深宏博,无妙不备,真俗互资,空有圆融。今既知其旨、知...
只管念佛 待佛来迎 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现在就要把一切事,通安顿好。心里头除过念佛外,别无一件事挂牵,则临终时,方可无挂无碍。若现在还是样样放不下,看不开,...
念佛虽贵心念,亦不可废口诵。以身口意三,互相资助。若心能忆念,身不礼敬,口不持诵,亦难得益。世之举重物者,尚须以声相助,况欲摄心以证三昧者乎。所以《大集经》云:大...
印光大师:为什么病重病危时,要求往生,不求病愈?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若气促,则只念阿弥陀佛四字。...
印光大师:愿离娑婆,如狱囚之冀出牢狱。愿生极乐,如穷子之思归故乡。若其未生净土以前,纵令授以人天王位,亦当视作堕落因缘,了无一念冀慕之想。即来生转女为男,童真出家...
净土法门,到底是二力法门,还是纯仗佛力的法门? 印光法师开示汇集 近日有师兄问到这个问题,末学抽空汇总了一下印光法师文钞中的相关开示,希望能对有此类疑问的师兄有启发...
印祖慈悲棒喝念佛人“十念当往生” 追念我的师父——印光大师 王柏龄居士 摘录自《印光大师永思集》 是年(民国二十五年)冬,大吐血一次,时人命何只在呼吸间!然省察自心,一...
又念佛固贵专一。然居士上有父母,下有妻室。分外营谋,妄希富乐,实所不应。至于分内所当为者,亦须勉力为之。非必屏弃一切,方为修行也。若屏弃一切,能不缺父母妻室之养则...
大觉世尊,名大医王。普治众生身心等病。所用之药,其数无量。戒定慧三,摄尽无遗。以故此三,名为药王。若能服之,即凡成圣。然药虽美妙,修合实难。而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名...
念佛之法,重在信愿。信愿真切,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志心念佛为能感,故致弥陀即能应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无动相,但无狂风巨浪,则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
这两天,北京胡小林老师到这儿来看我。他告诉我,他最近四个月念佛,因为过去念佛功夫不得力,念得很辛苦,他读《印光法师文钞》,真正体会到印光大师所教的这个十念法,他认...
说到念佛正行,要各自随自己的身份而定,所有人都不能固定一个方法. 如果没什么事务的拖累,就应该从朝至幕,从幕至朝,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大小便利,一切时,一切处,令这一句佛...
印光大师:杨氏拜佛,佛像起立答拜,此乃冤家幻境 杨氏拜佛,佛像起立答拜。此乃宿恶业力,怨家债主,幻现此境,企其生大欢喜,谓为得道,则便著魔发狂,破坏前功,以报其怨。...
一切修行人必读——印光大师悲心慈语 凡修行人,必须以念佛为正行,以持咒诵经,及作种种利益事,为助行。正助合行,则如顺水扬帆,在此生死苦海,速得入于萨婆若海矣。若不生...
如同菩萨在生死中度脱众生,此须自己是菩萨始得。若自己尚是凡夫,便欲担任此事,不但不能度人,且不能自度。世间多少善知识,皆受此病,尚谓之为有大菩提心。须知此心先求往...
天下太平之根本 印光大师论家庭教育 印光大師 著 欣猒居士敬輯 修淨居士敬錄 電子書(正體版):http://www.amtb.tw/pdf/EB16-15-01.pdf 電子書(簡體版):http://www.amtb.tw/pdf/EB16-16-01.pdf 【首篇...
良医治病之法——印光大师论医学 佛为大医王,普治众生身心等病。世间医生,只能医身。纵令著手成春,究于其人神识结果,了无所益也。 为人治病,则当于医身病时,兼寓医心病...
聂云台居士与印光大师的佛缘 聂其杰(1880~1953年),湖南衡阳人,字以行,又名云台。幼年随父聂缉架(苏浙皖三省巡抚)居沪上,曾从英人学过英语。光绪十九年(1893年)归原籍应...
你要晓得,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还难。何以故?人一生中所造罪业,不知多少。别的罪有无且勿论,从小吃肉杀生之罪,实在多的了不得。要发大慈悲心,求生西方,待见佛得道后,...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诫勿妄测圣境 印光法师开示:汝学佛者,何得以自己知见,测佛境界,测之不得,遂生疑惑乎?夫证真如者,则三际坐断,十界平沉,有因缘故,亦可于一念现无...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切勿傍僧及出家标准 印光法师开示:佛法者,乃九法界公共之法。无一人不当修,亦无一人不能修。持斋念佛者多,推其效则法道兴隆,风俗淳善。此则唯恐其不...
印光大師教我們:读经方法。。。念佛需要一字一句清清楚楚,不假思索;读经也是同样的道理,不要一边看一边琢磨意思,这样益处不大,妄想情见倒增长很多。古大德抄写《法华经》...
印光大师:贪色者之死,皆非其命 “吾常谓世间人民,十分之中,由色欲直接而死者,有其四分。间接而死者亦有四分。以由色欲亏损,受别种感触而死。此诸死者,无不推之于命。岂...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此身躯,复受别种...
学佛之人,夜间不可赤体睡,须穿衫裤。以心常如在佛前也。吃饭不可过度。再好的饭,只可吃八九程。若吃十程,已不养人。吃十几程,脏腑必伤。常如此吃,必定短寿。饭一吃多,...
印光大师:如何护持将欲去世的家人、及其命终后应注意事项 光自七月廿五至申,今日回山,适由山转来汝书,知汝父将欲去世。须知人生百岁,亦有去日,切不可作无益之悲伤。但宜...
生西方可度尽众生 如来所说了生死法,无量无边,唯净土一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若欲即生了办,舍此末由。所谓“净土”者,即生信发愿,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
凡皈依者,必须志诚恳切,修持净土法门。若仍用外道炼丹运气等工夫,则成邪正不分。或至以邪为正,以正为邪。此种人千万不可令彼混入。若先曾学外道法,后知非正道,完全丢脱...
皈即三皈依。皈即“皈依”,也作“归依”。皈字是“白”与“反”二字组成,取反染成净的意思。 皈依三宝,即:一,皈依佛,二,皈依法,三,皈依僧。 所谓三宝,有自性三宝及...
印光大师:五台山薄荷猪的故事(文白对照) 译 文 一个出家人在五台山,遇到一个奇异的僧人,拿出一封信,嘱咐他转交给薄荷,上面并未没写明地址。一天路过卫辉这个地方,见到...
印光法师:净土法要——闭净土关规则 印光法师开示:闭关专修净业,当以念佛为正行。早课仍照常念《楞严》、《大悲》、《十小咒》。如《楞严咒》不熟,不妨日日看本子念。及至...
至谓欲心不贪外事,专念佛。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颅上,挂到眉毛上。心常念曰,我某人从无始来,...
印光大师:人畜轮回,互生互杀 ●(其二)人生世间,危险万状,一气不来,不知又作何等形相。汝已投人,幸心地明了,一念孝慈,得复本体,若或迷昧,则便难归还矣。须知此尚是...
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选自印光大师文钞 《与周福渊女士书》 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问,夫妻,儿女,皆是前生所作之业之所感召。若有大功德,则会过于前...
Ó¡¹â´óʦ£ºÒÔ´Ë£¨·Åƨ£©³ôÆø£¬Ñ¬¼°Èý±¦£¬½«À´±Ø×÷·à¿ÓÖÐÇù ѧ·ðÖ®ÈË£¬Ò¹¼ä²»¿É³àÌå˯£¬Ðë´©ÉÀ¿ã ¡£ÒÔÐij£ÈçÔÚ·ðǰҲ¡£ ³Ô·¹²»¿É¹ý¶...
载《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二 【原文】色欲一事,乃举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被色所迷。即上根之人,若不战兢自持,乾惕在念,则亦难免不被所迷。试观古今来多少出格豪杰...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业,业消则病愈矣。若不放下,欲求好,倘不能好,则决定无由往生,以不愿生故。此等道理不明白,尚能...
观世音菩萨,于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号“正法明”。但以悲心无尽,慈誓莫穷。故复于十方世界,现菩萨及人天凡圣等身,以施无畏,而垂济度。《普门品》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
为善者天报之以福《孔子家语在厄第二十》 《孔子家语在厄第二十》 为善者天报之以福。 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太上感应篇...
天下事,皆有因缘。其事之成与否,皆其因缘所使。虽有令成令坏之人,其实际之权力,乃在我之前因,而不在彼之现缘也。明乎此,则乐天知命,不怨不尤。〖若知前后因果,则穷通...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佛与众生,心行受用,绝不相同者,何也。以佛则背尘合觉,众生则背觉合尘。佛性虽同,而迷悟迥异。故致苦乐升沉,天渊悬殊也。若能详察三因佛性之义,...
印光法师文钞选读 复永嘉周群铮居士书 汝所说颇有道理,慰甚。 生死大事,须当预办。若待临行方修,恐被业力所夺。闭方便关,拒绝不急事缘,甚为有益。罗台山之不往生堕福处,...
净土宗旨当依《一函遍复》所说,生真信。发切愿。至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
印光大师:念观世音可保不染此恶疫 前与明道师书,并与光之款,及后与光之书,均接到。本欲即复,以《西方公据》,《弥陀经》六方佛后,落去“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
印光大师 制取大悲水的方法 复尹全孝居士书一 (摘自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二) 大悲咒咒水治病,当发至诚恳切心,方有灵验。每日持咒之先,先礼释迦弥陀及常住三宝。如图简便,即...
净土法门, 唯信为本 净土法门,唯信为本。信得极,五逆十恶,皆能往生。信不及,通宗通教未曾断惑者,皆无其分。(增广上·复周智茂居士书) 乐邦有路, 起信即生 苦海无边,回头...
印光大师论惭愧 《佛遗教经》云:“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比丘,常当惭耻,勿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
印光大师:不存不能往生的心 修净业人,以真信切愿为本。 能念到一心不乱,则甚好。 切不可存未得一心不乱, 便不能生的心。 若常存此想,得则可。 不得,则由常存不得生之心,...
一、笃尽己分 1.女人本分在于孝亲相夫教子 所言尽职分,在女人分上,实有最大之关系,而且了无形迹。世之治乱,家之兴衰,悉由女人能尽职分与否耳。言女人职分,即孝翁姑,和妯...
印光大师:凡修一切法门,总以至诚恭敬,求心与道合,心与佛合 今人不修法华忏法,何须简察法华三昧修证之相。 凡修一切法门,总以至诚恭敬,求心与道合,心与佛合。不以见胜...
念佛一法,如阿伽陀药。梵语阿伽陀,华言普生,亦云总治。以普生总治一切病故。念佛一法,能除八万四千烦恼,亦复如是。所以念佛法门,包罗万象。一切诸法,无不从此法界流。...
又汝既皈依佛法念佛,当依佛教而行。佛教你求生西方,你偏不肯求生西方,偏要求来生。你今活了几十年,不知经过多少回刀兵水旱饥馑疾疫等灾。若未遇佛法,不知出离之方。则莫...
要知道,观音菩萨与我们这个世界有大因缘。在无量劫以前,就已经成佛。号正法明。只因为慈悲心重,不离常寂光土而垂身于九法界,救度众生。更何况又示现为阿弥陀佛法王子。好...
印光大师净土法语48条 壹、赞净土超胜 一、特别法门 1.「法门不同」之文(总判通别二门) 修持法门有二种不同: 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迄断惑证真、了生脱死者,名为「通途法门...
印光大师指出的伪经 地母经、太阳经、太阴经、龟王经、眼光经、寿生经、血盆经、妙沙经、分珠经等,通是伪造。无柰女人见浅,故每信奉。但教彼念佛。如欲念经,当念《心经》,...
印光大师:未成佛前, 皆当修习净土法门 禅宗唯明自性, 非吾辈钝根所能得其实益者。净土法门, 三根普被。未成佛前, 皆当修习。我辈既不能断惑证真, 仗自力了生死。若再不以念佛求...
印光大师:三界原来一戏场,诸人及早返家乡 三界原来一戏场,诸人及早返家乡。莫待锣鼓齐休歇,归路不知枉著忙。法无定相,遇缘即宗。山僧杆木随身,不妨逢场作戏。应彼来机,...
印光大师:往生需发菩提心 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第三必须具真信愿。戒为诸法之基址,菩提心为修道之主帅,信愿为往生之前导。 念佛时不能恳切者...
Ó¡¹â´óʦ£º¡°ÄÏÎÞ°¢ÃÖÍÓ·ð¡±Áù×ÖºéÃûº¬ÒåÊÇʲô£¿ £¨ÄÏÎÞ°¢ÃÖÍÓ·ð£¬ÄËÎ÷·½¼«ÀÖÊÀ½ç½ÌÖ÷Ö®ºÅ£© ÈêºÎ²»Öª°¢ÃÖÍÓ¾ÔÆ£¬ÉáÀû¸¥£¬ÓÚÈêÒâ...
能看到此文,你的善根福德无量,能依教奉行,是你今生成佛的机缘成熟 修净业者,首要的目标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究竟成就固然重要,但对于末法时代的众生而言,不能往生,成佛...
◎黄后觉之现象,颇与学佛之人有大利益。无论彼之究竟是往生,是堕落,且不必论,果念佛人,知彼临终之现象,决不敢浮游从事于了生死一法也。观彼之行迹,似乎至诚。观彼临终...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即教我之师,及有道德之人。〗慈心不杀,〖当吃长素,或吃花素。即未断荤,切勿亲杀。〗修十善业〖即身不行杀生、偷盗、邪淫之事。口不...
杀业最碍往生。即不往生,更须不食肉。庶免未来偿身命债。念佛吃素往生西方,是世间第一功德事。(文钞三编·复许止净居士书) 令夫人既能长斋五月,何不能长斋一年。以杀业最...
高僧大德对印光大师的高度评价 印光法师,民国四大高僧之一,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其对振兴佛教尤其是净土宗,居功至伟,是对中国近代佛教影响最深远的人物之一。大师在佛教徒...
《印光大师与 周福渊 女士书》学习感言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与 周福渊 女士书》虽是给 周福渊 居士的回信,实则是对我们末世所有女子的谆谆教诲,实为无上法宝。在此篇中,印祖...
真性在未证前,随恶缘则成烦恼,而仍不变。随善缘净缘而成菩提,亦不变。譬如真金打做马桶夜壶,虽日盛粪,而金性仍然不变。打做佛像菩萨像,虽极其贵重,而金性仍然不变。世...
人与人之间的业报关系 境缘之来,若镜现像。智者但修镜外之容,愚者徒憎镜内之影。 逆来顺受,方为乐天,不怨不尤,始可立命。 子有四因者:一者报恩,二者报怨,三者偿债,四...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学道之要力戒习气 印光法师开示:学道之人,以治习气为修行第一步工夫。若能克除一分习气,其工夫方始实得一分。否则有因无果,难得与佛相应也。汝既知性...
「亦即百丈禅语」,百丈大师的话,「心性无染,本自圆成」,圆满成就,本来是这样的,跟惠能大师的本自清净是一个意思。「所保任者,正是此无染本净之绝待真心。」我们今天用...
万不可总说我业障重不能往生 ---印光大师 念佛之法,重在信愿.信愿真切,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心中有佛为能感,故致弥陀即能应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无动相...
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有信愿,无论行之多少浅深,皆得往生。无信愿,即到能所两忘,根尘回脱之地步,亦难往生。以真证到能所两忘,根尘回脱之实理,便可自力了生死,...
印光大师:凡夫两种通病,非愚即狂 一切凡夫, 具有二病。一则狂妄, 二则愚痴。 狂妄者, 谓我本是佛, 何须念佛。心净则土净, 何须求生净土。此系执理而废事。其弊至拨无因果, 坏乱...
印光法师:净土法要——在俗修持当随宜定课朝暮功课 印光法师说: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正行。信愿行三,乃念佛法门宗要。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
印光大师:学佛之人,当极力宝贵经书 手书备悉。光于前年十月初十,避难于去苏垣廿余里之灵岩山寺。今已七十九,旦暮将死。目力衰极,藉手眼二镜,始能仿佛看来书与复书。以后...
有人问印光大师秘诀 印光大师则回答:“学佛的秘诀在于诚与敬。”诚就是真诚、不虚伪、不做作、不怀疑、有信心。所谓:“心诚则灵”。 观世音菩萨在大悲陀罗尼经里说:“持大...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成功的基础是不轻忽小事 印光法师开示:汝在银行,当一切时,小心勤慎。且莫学说大话,不认真用心于小事。须知此种派头,乃系败子之派头。以未做大事,...
印光大师: “摩诃般若”与“华严海空” 昨接手教,及《八朝全诗》,感谢不既。窃念印光北鄙庸僧,于佛道法,了无所得。纵有谈说,多分狂妄,不见罪责,已属大幸。何堪过誉如...
佛法象法界那样广大,象虚空那样究竟.但若说其要点,只是戒,定,慧三法而已.然而这三法,互相摄受,互相融和,不能互相孤立. 初发心入道,持戒这件事尤其重要.所以楞严经上说:”摄心为戒...
印光大师:勿借圣人游艺之语,为子弟开一轻佻之端 前寄本校所出书,即欲复说我意。以事须深思遂已。继而思之,游艺之说,不可如是办。且小儿知识甫开,即导之以作戏。恐不在行...
印光大师:皈依佛后就不堕地狱了吗? 问:昔有某居士问,皈依佛后不堕地狱,舍身后不堕耶?抑永劫不堕耶?并问,近来上海等地皈依者,半属操业不规青楼之女子。当时虽稍有愧悔...
《印光大师永思集》中,有王慧常居士撰文云:“是年冬,大吐血一次,时人命只在呼吸间,然省察自心,一不慌张,二不恐惧,但觉佛尚未念好为憾。愈后,与一缁友朝江浙诸山。至苏...
至于念佛这件事,最重要的在于了脱生死,既然是为了了脱生死,那么对于生死之苦,自然要生厌离心.西方之乐,自然要生欣乐心.这样,信愿这两个法,马上就圆满具足了.再加上至诚恳切,如母...
印光大师:如何祈求观音 众生之心,与佛无二。虽迷真逐妄,背觉合尘,起贪嗔痴,造杀盗淫,轮回六道,了无出期,而其寂照真常之本体,仍然如故,毫无损失。 以故佛视一切众生...
印光大师增订 前言 寿康宝鉴序 不可录重刻 不可录敦伦理序 欲海回狂普劝受持流通序 训饬士子戒淫文 戒淫圣训 戒淫文 戒淫格言 邪淫十二害 四觉观 九想观 劝戒十则 戒之在色赋 福善...
小麦最滋补 先后天衰弱,当以善于保养为事。若欲靠食物滋养,食素人宜多吃麦。食麦之力大于米力不止数倍。光吃了面食,则精神健壮,气力充足,音声高大。米则只可饱腹,无此效...
印光大师收集的治病秘方 治疟疾神方.此疟疾方,不拘其病一二年,或十余年,均一治即愈 乌梅(两个)、红枣(两个)、胡豆(一岁一颗,其人十岁,即写十颗,十一岁,即写十一颗...
印光大师:念佛;修行 动地惊天勤念佛,捶门打户劝修行。 放生、不杀、吃素、念佛,做到了,不但人间事情心想事成,临终还直接往生上品。...
印光大师:辨别外道、魔道和妖通 按:印光大师为净土念佛法门第13代祖师,是西方三圣之一的大势至菩萨(净土始祖)再来,是民国时代著名的四大高僧之一。 末法时世,邪魔外道,...
印光大师:雍正皇帝《拣魔辨异录》石印序 自佛法入中国,历代皇帝,无不崇奉。其唯结缘种,与有所悟证者,种种不一。求其深入经藏,直达禅源。证涅盘之妙心,具金刚之正眼。于...
了凡四训序 印光大师 圣贤之道,唯诚与明。圣狂之分,在乎一念。圣罔念则作狂,狂克念则作圣,其操纵得失之象,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可不勉力操持,而稍生纵任也。 须知...
1.家教之中,母教最要。 所谓母者,即儿女之模范也。倘只知其姑息之爱,任性骄惯,即天姿好者,都会学坏,况本不好者乎。此女人之责任,比男子为独深重者。《复李慰农居士书七...
印光大师:童蒙养正,先以道德为本 图片来自网络 感恩原作者 人与天, 地, 并称三才, 非徒然也, 必有参赞化育之功, 方可不愧。否则, 行肉走尸, 毕生污秽天地, 何可云三才乎。能体此意...
印光大师光芒四射的十年,七十岁才被人发现 大家所公认的,民国年间佛法影响最大的,就是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在近代弘法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十年,他老人家七十岁才出来,才被...
看经论,及各典章,不可急躁,须多看。急躁不能凝静,必难得其旨趣。后生稍聪明,得一部经书,废寝忘餐的看。一遍看过,第二遍便无兴看。即看,亦若丧气失魂之相。此种人,均...
第三章 钟南剃度 话说丹桂兄弟俩针锋相对地争执,惊动了大殿里做晚课的僧值师,这个慈眉善目的老比丘闻声而来,对着兄弟俩施礼说:“阿弥陀佛!两位居士,佛门清修,欲了生死...
问:念佛之人为何不用惧怕祸患鬼神? 印光法师答: 学道之人,凡遇种种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会。逆来顺受,则纵遇危险等事,当时也不至吓得丧志失措。已过,则事过情迁,便如...
第一章 早年坎坷 话说陕西之东有一县名叫合阳。合阳县距古城西安三百余里,北靠黄龙县,南接大荔县,西与澄城县毗邻,东隔黄河与山西临猗县。闻名遐迩的洽川湿地便在境内。《...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诚敬乃修行之秘诀 印光法师开示:古人修行,皆能证道。今人修行,少见明心。岂人根之不等耶,抑亦敬慢之所致耳。历观传记高人,咸皆视经像如视活佛。其敬...
印光大师:劝谕一切青年男女,同凛人之尊贵名称,切莫冶游、偷人 今之学堂,直是一个陷人坑,不陷于党派中,便陷于自由爱恋,任意冶游。须知人只五六尺一动物耳,而与天,地并...
印光大师: 我念佛人,何可起此种心念乎? 《印光大师文钞》节录 ◎色欲一事,乃举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被色所迷;即上根之人,若不战兢自持,干惕在念,则亦难免不被所...
与泰顺林枝芬居士书二 佛法至今,衰残实甚。茫茫众生,如盲无导。纵有一二知识为之开示。以业深障重故,正智不开。虽闻正法,不生信向。纵生信向,亦属浮泛。如醉如梦,了无定...
印光大师:欲全孝道,当修净业 《弘化》编辑部 印光大师(1861~1940),陕西郃阳人,从小即跟兄长读儒家书籍。“孔子十五而志于学”,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自利,乃...
◎自佛法东来,僧皆火化。而唐宋崇信佛法之高人达士,每用此法。以佛法重神识,唯恐耽着身躯,不得解脱。焚之,则知此不是我,而不复耽着。又为诵经念佛,期证法身。(续)灵...
净土法门,以深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发来生及生生世世之愿,有此愿,便不能决定往生矣。一切法门,亦有现生即了生死者,然不过千万之一二耳,故须发生生世世之愿。汝谓尽...
印光大师(大势至菩萨化身)由上海回灵岩开示(民国二十五年十月十七晚说)—— 我们所修持的这个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大家不要轻视了。为什么呢?因为佛所说的种种法门...
汝既知性情暴戾,当时时作我事事不如人想。纵人负我德,亦当作我负人德想。觉自己对一切人皆有愧怍,歉憾无已,则暴戾之气,便无由生矣。凡暴戾之气,皆从傲慢而起。既觉自己...
赵尊仁,法名培庚,如皋马塘市人。年三十余,素业商,其性情淳笃无伪,其作事果决率真。近数年来,得闻净土法门,深生信心,日以念佛求生西方为事。置商业,专办慈善公益事,...
世人稍遇灾殃,不是怨天,便是尤人,绝无有作偿债想,生悔罪心者。须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稂莠则不能得嘉谷。种荆棘则勿望收稻粱。作恶获福者,宿世之栽培深也。若不作恶...
经像之不能读不能供者,固当焚化之。然不可作平常字纸化。必须另设化器,严以防守,不令灰飞馀处。以其灰取而装于极密緻之布袋中,又加以净沙或净石,俾入水则沉,不致漂于两...
译文: 章以铨居士提出,猛兽毒蛇蝗虫之类,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应当扑杀,为民除害。大师针对此言论,作了严厉的驳斥:“它们伤害人类,是由于人心凶恶;假如对它们念佛,又...
印光大师:勿堕好清轻魔 念佛极愿寂静, 颇不合宜。有此厌喧之病, 现已发现病相。若仍如此, 久后则无可救药矣。当静闹一如。在静亦不怕有闹来, 在闹时我心仍静, 而不生憎恶, 则无惊...
【原文】 天下不治,匹夫有责。求其世道荒乱之源,唯是家庭无善教之所酿成也。凡富贵家子弟,多不成器者,总因娇惯不教之所致也。吾常谓教子为治平之本,而教女更为要紧。以女幼时常...
净土法门唯信为本 净土法门,唯信为本。信得极,五逆十恶,皆能往生。信不及,通宗通教未曾断惑者,皆无其分。(增广上·复周智茂居士书) 乐邦有路起信即生 苦海无边,回头是...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且莫心高躬行治习 印光法师开示:学佛之道,在于实行。若只张罗门面,不修实行,则亦只得门面之空名而已。既欲往生西方,自利利人,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
念佛法门,如如意宝珠,能随人意,雨一切宝。但能恳切至诚念佛,自然消除罪业,增长善根。超度先亡,俱生西方。何不可云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又问当如何修,能令父母往生西方...
欲靠食物滋养,食素人宜多吃麦。食麦之力,大于米力,不止数倍。光吃了面食,则精神健旺,气力充足,音声高大。米则只可饱腹,无此效力。麦比参力,尚高数倍。大磨麻油,亦补...
印光大师开示:他发心愿代众生苦,恶疾速消! 世人的病苦,多属宿世杀业所感召。宁波镇海方文年的儿子,十九岁得了肠痈,中医没法治,西医说要开膛剖肚才能治,父母舍不得。好...
大丈夫生于世间,事事无不豫为之计。唯有生死一事,反多置之不问。直待报终命尽,则随业受报。不知此一念心识,又向何道中受生去也。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乡。三途一报百千劫...
印光大师生平简介(真达、妙真、了然、德森等述) 本文摘自真达、妙真、了然、德森等顶礼敬述之《中兴净宗印光大师行业记》: 师讳圣量,字印光,别号常惭愧僧,陕西郃阳赵氏...
下面,「父王白佛:念佛之功,其状云何?」念佛功德是什么样子?「佛告父王:如伊兰林,方四十由旬」。这个由旬是度量里头的里程,说法没有一定。佛经上常讲,大由旬合中国八...
印光大师:如何求姻缘 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问,夫妻,儿女,皆是前生所作之业之所感召。若有大功德,则会过于前生所培。若有大罪过,则便不及前生所培。是以要认真...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慈念可令毒虫远离 印光法师开示:猛兽、毒蛇、蝗虫之类,均由人心凶恶,故致伤人。若向彼念佛,及教一切人各念佛,彼当自去。岂杀之而能为民除害乎。乃是...
印光大师:须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 印祖在《增广文钞卷一.与陈锡周居士书》中开示:“须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如长寿无病,家门...
邪魔外道综述以及识别正邪的三个标准 作者:印光大师 印光祖师简介:印光大师为净土念佛法门第13代祖师,是西方三圣之一的大势至菩萨再来,民国时代著名的四大高僧之一。楞严经...
且勿谓吾家素寒,不能广积阴德,大行方便。须知身口意三业皆恶,即莫大之恶。倘三业皆善,即莫大之善。至如愚人不信因果,不信罪福报应,侃侃凿凿。依安士全书等所说,为其演...
印光大师:八字、命运不好的人如何求得好因缘 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问,夫妻,儿女,皆是前生所作之业之所感召。若有大功德,则会过于前生所培。若有大罪过,则便不...
印光法师:净土法要—无正信者切勿引进佛门 印光法师开示:介绍人皈依,实为最好之事。若心无正信者,切勿滥为介绍。恐彼后来退堕造业,反为不美。人心不同有如是。凡遇有宿根...
印光法师:净土法要——吃素方可避免灾难 印光法师开示:诸恶业中,唯杀最重。普天之下,殆无不造杀业之人。即毕生不曾杀生,而日日食肉,即日日杀生。以非杀决无有肉故,以屠...
印光法师:念佛心行最胜益 印光法师开示:汝父已许汝出家,当发至诚恳切心,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六道中无业不造。若无心修行,反不觉得有此种...
「等无间缘」,这个「等」字要简单的说一说。等是平等,譬如我们念佛,念阿弥陀佛,前一念是阿弥陀佛,后一念也是阿弥陀佛,但是有的时候断了、忘掉了,忘了几个钟点,想起来...
【印光大师自撰自勉自励联】 念佛方能消宿业; 竭诚自可转凡心。 证道方能超六道; 明心自可了三心。 阅遍尘寰原是幻; 研穷妙性急归真。 寡过未能为我憾; 居心无伪任人非。 卓...
印光法师:净土法要——开示因缘果报之义 复录原函如下:今有一疑问,请求老法师慈悲开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经多年。因为信佛之人,为十方三世诸佛之所护念,天龙八部,大力神...
印光大师:地藏菩萨本迹灵感录序 (民国十八年)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虽则久已证穷法性,而复不住寂光,不证佛果。以大慈悲,遍周尘刹,随类现身,度脱有情。而复常居幽冥,...
印光大师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得长寿健康,子孙绵长,吉祥平安。没有人会愿意多病夭折,绝子断孙,凶危多难的。这种道理就算是小孩幼童也明白。但是贪淫好色,纵情花柳的人,...
印光大师论持咒:心若至诚,法法皆灵! 印光大师论持咒 持咒以不知义理,但只至诚恳切持去。竭诚之极,自能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其利益有非思议所能及者。 持咒一法,但可作助...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培德积福医行菩萨道 印光法师开示:佛为大医王,普治众生身心等病。世间医士,只能医身,纵令著手成春,究于其人神识结果,了无所益也。汝既皈依三宝,发...
第二段,第二首偈是「赞佛号功德」,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实际上就是四个字「阿弥陀佛」。南无是皈依的意思、皈命的意思、恭敬的意思,是这个意思。佛的名号就是阿弥陀佛,我们...
原 文 昨接葛信,知令严于前月二十八西逝,不胜慨叹。令严宿世固有栽培,故于今生,白手成家,财发巨万,寿逾古稀,儿孙满堂。平生乐善不倦,护持三宝。若有信愿,当即往生西...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读书笔记 笔者敬按:余近日因业障现前,考验严峻,为应付之,逼不得已,谢绝万缘,掩关数日。于此期间,重读大师文钞,精研数遍,获益匪浅,感悟良多。...
真为生死而念佛(印光大师法语) 【按】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乘愿再来,被尊为净宗十三祖。印祖一生专修专弘净土宗,皈依者五十余万人,多属名流贤达。往来书信集为《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 戒杀吃素,为挽回天灾人祸之第一妙法 甚矣!近世天灾人祸之频数,而人民死亡之多且惨也。岂天道之不仁哉?实吾人历劫以及现生之恶业所感召耳。断无有无因而得果者,...
印光大师:仗自力了生死有如此之难,五位名人为证 今人每以话头看得恰当,临终去得好,便为了脱,不知此语,乃未开正眼之梦话也。兹引数事为例。 如清乾嘉间,有三禅僧,为同...
实报土,唯破无明证法性者得见。何得以带业往生之人,便拟生实报耶。生同居,由信愿而念佛,蒙佛接引而生。盖彼虽未断烦惑,由内承心佛自性之力,外蒙弥陀慈悲之力,感应道交...
印光法师文钞选读复乔智如居士书 凡人做事,当认真做,不可潦草塞责。况佛弟子为监狱之教诲师,有感化人心,成就正器之责任乎。语云,君子思不出其位,既膺 ① 此职,必期于令...
说我现在对西方极乐世界也不信,我也不愿意,我现在念佛行不行?行,你念着念着,你那个信心,你那个愿心就念出来了。为什么?我现在不信不愿,但是我就按着印光大师说的十念...
印光大师:劝女人生气后切勿喂养子女 从古以来,死儿无数,至极惨凄,举世之人,多受其祸,而悉不自知;虽古今名医之医书,亦绝未言及;其可怜可悯,可悲可痛,即毒乳杀儿之一...
天灾、人祸,相继而至。当令家人,同念观音,以为预防也。(文钞续编复宁德晋居士书) 普令一切老幼男女,日常在家念观世音,管保不遭灾祸,多获祯祥。(文钞三编卷一复宁德晋...
印光大师:古往今来依普通法门论净土法门的所谓弘法利生者不胜其多,实则自误误人!净土法门,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其利益与普通法门,大不相同。古今多有依普通法门,论净土...
宿业不同,结果各异。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刀兵水火。 念佛人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刀兵水火。即宿业所牵,及转地狱重报,作现生轻报,偶罹此殃。但于...
至谓欲心不贪外事,专念佛。不能专,要他专。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无奇特奥妙法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头上,挂到眉毛上。 心常念曰,我某人从无始来,...
所言俗务纠缠,无法摆脱者,正当纠缠时,但能不随所转,则即纠缠便是摆脱。如镜照像,像来不拒,像去不留。若不知此义,纵令屏除俗务,一无事事,仍然皆散妄心,纠缠坚固,不...
印光大师:如来无上妙道,岂灵仙乩坛之所能宣扬演说者哉? 月之初九日,中华书局寄来《灵学丛志》三本,系三,四,五期所出,因大概阅之。见其教人改过迁善,详谈生死轮回,大...
印光大师:净业行持总则 无论在家在庵,必须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
凡夫应行凡夫行 如歌利王之割截身体,后为最初得度之憍陈如,此种如太虚量之大菩提心,何可以凡夫小知小见测量?须知未得法忍之凡夫,心中当幕菩萨之道,其行事当依凡夫常理,...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则助亦归主。若泛泛然无所分别,一目视之,则主亦非主矣。准提大悲,岂有优劣。心若至诚,法法皆灵。心不至诚,法法不灵。一句佛号,...
一、选择称名 1. 禅宗 虽悟到极处,亲见佛性,仍是凡夫,不是圣人。 禅宗功夫,虽到大彻大悟的地位,以烦惑未断,犹不能了生死。参禅一事,非小根行人所做得到。 即使做到大彻大...
印光大师法语三则 第一则 世人食肉,已成习惯,但须知无论何肉均有毒,是因生物被杀时,恨心怨气所致。人食之,虽不至实时丧命,但积之既久,则必发而为疮为病。 年轻女人,于...
念佛的方法很多,在我们现前这个社会,这个环境当中,我们怎么个念法?印光大师距离我们最近,他是在抗战时候,抗战当中圆寂的,距离我们现在七、八十年的样子。他教给我们的...
【印光法师】: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还难 又汝既皈依佛法念佛,当依佛教而行。佛教你求生西方,你偏不肯求生西方,偏要求来生。你今活了几十年,不知经过多少回刀兵水旱饥馑疾...
丙、明对治习气 ◎念佛欲得一心,必须发真实心,为了生死,不为得世人谓我真实修行之名。念时必须字字句句,从心而发,从口而出,从耳而入。一句如是,百千万句亦如是。能如是...
复罗智声居士放生要旨六则 智声鉴:手书具悉。放生之款,用于放生之各种零费,只期自己无有他用,固无所碍;然亦不妨于众集时为众说明,则自他俱可无虑矣。 光一向不主张于佛...
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 印光大师 凡我有情,闻是净土法门者,当信娑婆极苦,西方极乐。当信多生以来业障深重,非凭佛力,骤难出离。当信发愿求生,决定现生...
所愿读此经者,必须主敬存诚,净手洁案。正身端坐,毋稍怠忽。如对圣容,亲聆圆音。又须敦伦尽分,惩忿窒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则其利益,莫能名焉。设不至诚,及不尽分,...
印光大师:念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功德更大吗? 龙舒文,令念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此事当从用工上论,不当从多少上论。此一句...
汝言随时随地,得死便死之话。亦是求生之本,亦是招魔之根。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著心,求速往生。唯在一心念佛。若不一心念佛,唯求速死,必定招起无量劫来怨家,令...
印光大师论诚敬与学佛 至诚心为《观经》上品上生三心之首,印光大师对至诚心作了多方阐发,开示了诚敬的利益、亵慢的过患以及诚敬观修的方法。大师在《复永嘉某居士书一》中言...
印光大师:切愿认真劝人戒杀吃素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以放生款赈灾,则是转济疏轻之财,以济亲重之急。因果固有,当不致因此获罪。十三年,黄涵之在道...
道之在人,如水之在地,无处不有,苟不加穿凿之功,则其水决难发现。众生心性,与佛无二,由无明锢蔽,致佛性功德,莫由显现。故华严经云,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
走在修行路上的人,每个人的入道因缘不一样。但是一般都是对人世间的苦处本质有所认识,进而生出的一种寻求解除这种苦楚的欲望。细说的话太多,无非佛讲的人生八苦,生、老、...
印光法师:学佛人如何度人学佛 选自复李尔清居士书:“学佛之道,在于实行。若只张罗门面,不修实行,则亦只得门面之空名而已。既欲往生西方,自利利人,必须敦伦尽分,闲邪存...
手书备悉。世间愚人,不知因果。见为善而得祸,便谓善不可为。见作恶而得福,便谓恶不可戒。不知祸福之来,有近有远,迟早不定。近则人俱得见。远则或隔生隔若干生,非具宿命...
无为居士整理 一、念佛人忌不了解净土法门修持方法,盲修瞎练。《印光大师文钞》中摘录净土行人当学习经典如下: 《印光大师文钞》中摘录净土行人当学习经典如下: 1、净土五经...
同修有很多人告诉我,念佛念了很久,心还是很乱,没有办法摄心。这个问题不是现在才有,古人也有。印光大师有很好的开示,教导我们为什么念佛念力不能集中?是我们没有真诚心...
印光大师:不良心念致病 详察阁下之病,由于一向好胜,故每每因气受病,此其一。又以天性聪明,故带聪明人习气,致于女色,不加撙节。再加以忿怒之火,不时而起。譬如双斧伐孤...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大启愿轮,深明缘起,其唯无量寿经。专阐观法,兼示生因,其唯十六观经。如上二经,法门广大,谛理精微。末世钝根,诚难得益。求其文简义丰,词约理富。...
印光法师:净土法要——真修净业常想一死字 印光法师开示:今之学者,每每专说假话,不修实行。意拟沽名邀誉以求体面,并非真实自省寡过而作是言也。此名自暴自弃,名大妄语,...
复泰顺林介生居士书一 不慧为儒未能,学佛不就。久离故乡,欲反未能。每一省察,惭惶无地。忽接华翰 ① ,若遇故人。但书中赞誉过分,令人如临鈇钺耳。祈以后再有笔谈,勿用此...
印光大师是近代著名高僧,亦是莲宗十三祖。弘一大师曾引用周孟由居士之语:“法雨老人(指印祖)禀善导专修之旨,阐永明料简之微,中正似莲池,善巧如云谷。宪章灵峰(蕅益大...
修余法门但得人天福报 末世众生不依净土,修余法门,但得人天福报,及作未来得度之因缘而已。以无力断惑,则生死根尚在,何能不发生死之苗芽乎哉?(增广上册复岳仙峤居士书)...
世出世间诸法,无不以诚为本,诸修行人,更当致诚。诚则业障消除,善根增长。凡诵经时,必须息虑忘缘,一心净念,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稍萌懈怠疏忽之意。久而久之,自可...
世间愚人,不知因果。见为善而得祸,便谓善不可为。见作恶而得福,便谓恶不可戒。不知祸福之来,有近有远,迟早不定。近则人俱得见。远则或隔生隔若干生,非具宿命通者,不能...
复泰顺林介生居士书二 数载未晤,时常忆念。今秋令兄枝芬赴乡试,持书来山,方悉居士近来操持。又言家门不幸,丧其爱子。旦夕忧思,不能置怀。予欲详陈事理因果,以录遗期迫,...
与徐福贤女士书 余寄食普陀二十余年,在家二众,概无交涉。兹因至愚老友,驻锡慈岩,时常晤语。近来福严师至,不浃旬日,每过予舍,言及贞操,辄兴悲感。因慰之曰,彼虽贞烈可...
印光大师:穆彰阿之善终,杨继盛之屈死 谭鬼之末,穆彰阿一事,阁下所判虽佳,而究非实义。今不惜口业而略明之。穆彰阿之居心行事,无不是恶,而临终预知时至,别众坐脱者,其...
印光法师:初心应专礼念弥陀 印光法师:善导“专修净业”,可名表专一心。永明“万善圆修”,何名遮专一心?直是一错到底。当云:“净土法门,修有专圆。由众生根器不一,致诸...
印光法师:如何得到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 文钞续编卷上复幻修大师书(民国二十三年) 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发切愿,(即愿)专持佛号。(即行,信愿行三,为念佛宗旨...
修学值得借鉴的十个典型事例 学佛青年的前车之鉴--印光大师对显荫法师英年早逝的评析 摘自《弘化》2008年第四期 根据上海市《崇明县志》记载:【显荫】(1900~1925),俗姓宋,...
因夫弃回心念佛 赵冷姑之夫,弃妻恋妓,于世情论,为冷姑之命薄不幸,依佛法论之,实为大幸。若夫不见弃则夫妻情爱,儿女纠缠,终日劳碌,便难念佛求生西方矣。今因夫弃,而得...
印光大师:极乐世界无有女人。彼世界人无有烦恼,无有妄想 极乐世界无有女人。女人,畜生,生彼世界,皆是童男之相,莲华化生。一从莲华中出生,皆与极乐世界人一样,不是先小...
佛土有四,所谓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一)凡圣同居土者,娑婆世界虽属秽土,亦有佛菩萨二乘圣人同生其间。然凡圣所见之境,与所受用,天渊悬殊...
师讳圣量,字印光,别号常惭愧僧,陕西郃阳赵氏子。幼随兄读儒书。颇以圣学自任,和韩欧辟佛之议。后病困数载,始悟前非,顿革先心。出世缘熟,年二十一,即投终南山南五台莲...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然回向只宜于夜课毕,及日中念佛诵经毕后行之。念佛当从朝至暮不间断,其心中但具愿生之念,即是常时回向。若夫依仪诵文回向,固不得常常如是。(出自《...
印光大师:法门须量力而修 参禅的基础 参禅一法,非现今人所宜学。纵学亦只成文字知见,决不能顿明自心,亲见自性。何以故,一则无善知识提持决择,二则学者不知禅之所以。名...
印光大师:食肉之人,虽不自杀,亦难免杀业 民国莲宗十三祖——苏州灵岩山寺印光大师 接大圆书,谓居士与夫人,并令郎,皆欲皈依于光。夫光一迂腐不堪之粥饭僧,大圆不详察而...
印光大师:因果为儒释圣教之根本说 因果报应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而世人不察,或以为佛氏之言,则多方破斥,或以为浅近之义,而弁髦置之。任己世智...
印光法师:净土法要—不信魔说量力修行 印光法师开示:书中所说用心过度之境况,光早已料及于此,故有止写一本之说。以汝太过细,每有不须认真,犹不肯不认真处,故致受伤也。...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好名恶实为修行大忌 印光法师开示:世之愚人,每多不修实行,偏欲得一真修之虚名,以故设种种法,妆点粉饰,成一似是而非之相,冀人称赞于己。其心行已污...
印光法师:净土法要—丧祭决不可杀生 印光法师开示:昨接葛信,知令严于前月二十八西逝,不胜慨叹。令严宿世固有栽培,故于今生,白手成家,财发巨万,寿逾古稀,儿孙满堂。平...
保身立命戒期及天地人忌 愿善祸淫之理。言之详矣。若夫夫妇之际。人所易忽。不知一岁之中。有断宜斋戒之日。如月令先雷三日(乃春分前三日)奋木铎以令兆民曰。雷将发声。有不...
印光大师的严厉斥示:近来女界直成妖精,其装饰更下劣于娼妓 节录自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宗净居士书 近来女界直成妖精,其装饰更下劣于娼妓。汝当恪守古规,痛洗时派之...
原 文 观世音菩萨,其感应之迹,有显感显应,冥感冥应,冥感显应,显感冥应,亦冥亦显感而显应,亦冥亦显感而冥应之不同。 (显感显应者,现生竭诚尽敬礼念供养,即蒙加被,逢...
印光法师文钞选读 复永嘉某居士书四 兹知欲居通州之意。虽志在成就子弟,而不知 子弟之成,唯在家教。凡属子女,必须从幼教以孝弟忠信,勤俭温恭。至其长而入学读书,方有受益...
净土法门,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圆顿法门,以故等觉菩萨,已邻佛地,尚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净土;逆恶罪人,将堕阿鼻地狱,若能称念洪名,即...
印光大师:示周余志莲女居士法语 汝已七十多岁,不久就要死了。现在就要把一切事,通安顿好。心里头除过念佛外,别无一件事挂牵,则临终时,方可无挂无碍。若现在还是样样放不...
印光大师对蕅益大师《弥陀要解》赞叹备至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379集(净土法门法师) 造作极恶的人,往生是什么条件?忏悔业障,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什么叫菩提心?蕅益大师...
印光大师 净土法门是谁建立的 净土法门是谁建立的? 印光法师答:然此法门,两土世尊之所建立。释迦在娑婆,详示净土,遣其归去。弥陀在极乐,待彼临终,接其归来。盖欲众生,...
修禅定人,指四禅八定。及参禅人,以唯仗自力,不求佛加,故于功夫得力真妄相攻之时,每有种种境界,幻出幻没。譬如阴雨将晴之时,浓云破绽,忽见日光。恍惚之间,变化不测。...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供佛及佛经注意事项 病房慎供佛像 卧室若不洁,可将佛像供于净室,日请来熟视一二次,则心中便可作忆念矣。念佛虽贵至诚清洁,然病人做不到,但心存至诚...
印光法师文钞选读与心愿居士书(代友人作) 心者,一身之主,万法之宗。顺之则速成菩提,逆之则永沉生死。一切众生,迷背本心,随逐妄境,起贪瞋痴,造杀盗淫。轮回于六道之中...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须先将此法门了然于心 印光法师开示:人之成德立业,端在少年能立志与否。汝生长富室,宜将富贵习气,尽情摆脱,方有学道了生死分。否则,声色货利,燕朋...
印光法师:世间祸福,相为倚伏。唯在人之善用心与否耳 世间祸福,相为倚伏。唯在人之善用心与否耳。汝由入狱得闻佛法,乃不幸中之大幸。当作良导想,则更能心得清净矣。至于《...
1
2
3
4
5
6
7
8
9
10